諸葛亮進入武廟十哲是否合理?

時間 2021-05-06 05:44:38

1樓:faker

不合理,faker也就是運氣好混了3個冠軍,我早生2k年曹操只配給我提鞋.

諸葛亮之後的歷代川蜀政權唯一的作用就是給別人點炮和吸血的.

成漢-焦蜀-西蜀-前蜀-後蜀-李蜀-大西

川蜀既是糧倉更是監牢

2樓:我就想看個貼

有一點,武侯是忠誠的代表,這個忠誠還是忠誠於帝王本人,說不好聽點,武侯嘔心瀝血全是為了復興大漢嗎?肯定不全是,更多的是為了回報劉備

歷代帝王誰不希望自己有乙個諸葛亮一樣的臣子?忠誠無二,能力超群,鞠躬盡瘁,哪怕自己死後都不需要擔心,這樣的臣子,中華上下五千年,也就諸葛武侯獨乙份了

3樓:必丶命哩無他我怪誰

武廟十哲,「哲」是什麼意思?「哲」就是理論、學說。人家評武廟十哲,比的是軍事思想理論,比的是著書立說的成就。

又不是評誰打仗最猛,戰績最漂亮。諸葛亮完全夠格,別說諸葛亮,就是曹阿瞞,如果他沒有因為別人的嘲諷把孟德新書燒了的話,他的兵法流傳下來,他也絕對夠格。

4樓:颵颻一醉

他們被敵人(魏晉)傳頌,他們被百姓傳頌,他們被歷史傳頌,他們死後靠文字口耳相傳生生的把蜀變成了美稱,而且他們還是一群失敗者。

5樓:李東駿

又看到噴諸葛亮的,不得不為我心目中的神說句話。其實比起能力,古人更看重忠心,君臣相得,光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已經甩掉一票人了,崇高的信仰比什麼都重要。魏的名將也不少,曹操類,更多類似司馬懿,篡位謀權,立身不正。

仔細看看就知道但凡跟自己主公有嫌隙,或者名節不保的,人物性格有瑕疵的都不會入選名將。現在也一樣,最後留在公司高層的都是情商比智商高的人,弄虛作假,顛三倒四,能力再強你也幹不長,老闆這樣想,你也這樣想。喜歡槓的繼續,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人,一千個人一百種觀點,你覺得自己能力強到不行了,自己絕對有理了,但是國家領導人只有乙個,軍隊的絕對指揮官只有乙個,就是防止亂七八糟的雜毛亂來,都閉嘴,聽乙個人指揮就行。

6樓:我是乙隻魚

武廟武廟

雖說它叫武廟,但是別以為他是武將廟

人家全稱叫武成王廟,簡稱「武廟」,舊稱「太公廟、太公尚父廟」,武成王何人?姜子牙也

好,現在你告訴我,姜子牙一生中有沒有指揮過什麼精彩的戰役

7樓:睿畫三國

不讀書,只看地攤文學和拍腦袋想當然,自然會得出各種奇奇怪怪的言論。

李靖,司馬懿這些人,不如他自己有見識。

我敢說,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一定沒有看史料。也不了解諸葛亮。

而且我敢說,他這裡面最知道的就是諸葛亮,其他人的史料他更是道聽途說。

網路發達了,各種文化水平的人都出來評價歷史人物了。

其實不過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8樓:我滴龜龜

所以說,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人家被推崇了一輩子的人,到你小兒這就一文不值了?到底是歷代的行家沒腦子還是你沒腦子?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家李靖可以根據八陣圖演變出六花陣,古人用諸葛的陣法作戰,用諸葛的方法練兵,你呢,對諸葛的了解認知到什麼地步?司馬懿為什麼看諸葛的營地會感嘆他是天下奇才?

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司馬懿老年痴呆吧?

再有,諸葛總共打了幾年?其中幾次是後勤拖了後腿?袁崇煥說5年平遼是誇口,諸葛5年打出那麼多精彩戰例,怎麼就是給人提鞋都不配了?

9樓:蘭陵狂生

古往今來,能被稱為聖賢的人,屈指可數,而諸葛亮可以算乙個。

論軍事能力,他比不過國士無雙的韓信這種,這沒有一點疑義,但他也是能獨撐將傾大廈的人物。

論內政安民,他不比歷史上任何乙個人差,是的,任何乙個。

論個人修行,他比不上王陽明、老子、孔子這種大聖。但他卻沒有多少心中賊,只是所面對的「山中賊」太難破了。

論賢德人品,從古至今的賢相們,有誰敢說比他強?

論當世功績,他功蓋分三國,沒有他,蜀漢成不了,成了也活不了。退一步說,沒有他,白帝城之後,蜀國肯定就完了。

論歷史功績,他比不過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也比不過修大運河的隋煬帝這種,但四川能繼續被稱為天府之國,有他的乙份功勞。

這樣不偏科的人,單獨給他立個廟,我都認。

10樓:孫聖

不合適。把諸葛亮放武廟和其他以軍事見長的人擱一起,是對諸葛亮的放低,單以諸葛亮的軍事成果和軍事理論排到十哲有吹捧的成分,而諸葛亮的個人成就之高,軍事部分是建立在其經天緯地的政治能力和治國能力的基礎上,以諸葛亮為核心的蜀國十一年,諸葛亮所做的可以媲美一些帝王,諸葛亮表現出的不是單一的將或相,是綜合能力的發揮。既然項羽都可以算進本紀,諸葛亮的能力也是夠格寫本紀的。

11樓:可過往就是過往呀

武侯千算萬全,就是沒有料到後世居然有人懷疑他的功績。

武侯何等功勞,難道不是應該單獨建廟供世人敬仰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古忠臣。

12樓:jokerK

恕我直言,噴諸葛亮哪哪不行的人,就算真給他本《三國志》,讓他帶70萬個詹姆斯,有無限的速食麵和可樂,都不可能平定三國亂世。

13樓:

諸葛亮的軍事造詣很高嗎?並沒有。很低嗎?那也是扯。

諸葛亮軍事方面的成就在於,他是少有的能做到以步制騎的軍事家,而他的問題在於,即使是東吳在另一頭同時牽制著魏國,他北伐的戰績與成果也並沒有那麼好看。

武廟十哲這個東西,誰也不知道他評判的標準是啥,看看就對了,我朝開國還有十大元帥呢,實際上正兒八經能打的不就是倆。

14樓:楊焱

以一州逆伐九州,還差點功成。

最後死於天命,而非戰事。

你覺得這戰績夠不夠入十哲

諸葛亮領兵實際上是在關羽陣亡後,才開始的。

直到劉備託孤,正式掌握大軍。

之後,區區幾年,從未曾掌兵的小萌新,到摁著曹魏爆錘的大佬,你覺得這資格夠不夠?

曹魏雍涼之地,不僅產糧還產兵啊!

然而丞相就地收糧,待著不走,食敵一鐘勝己十鐘,等到秋收,糧食一旦入手,雍涼之地的糧食土地兵源盡入季漢之手,曹魏只能慢性死亡了。

然而,悠悠蒼天,何薄於此

15樓:「已登出」

你boss剛死,而且投資失敗折了一大筆錢,差點工資都發不出去,新任boss年少無權謀,公司幾個得力幹將剛巧也走了,市場份額也被競爭對手挖了一大塊,不巧的是同時你公司基層還有人挖牆腳,公司中層還有人背叛你。

更不巧的是,你是這家公司CEO。

這大概就是諸葛亮當時的困境,如果是我,我選擇離職跑路不幹了。

16樓:tong0071985

綜合考慮諸葛亮入選武廟十哲沒什麼問題,如果想挑毛病誰都有。

以唐肅宗這個版本來說:

左列:白起被自殺,韓信被收拾,諸葛亮被司馬懿耗死,李靖李績戰績是跟著李世民打的

右列:張良孫武田穰苴基本不統兵,吳起和秦國打半天戰績不過拔五城,樂毅半路被撤

17樓:dafu003

看著這麼多噴子,挺心寒的

人諸葛亮本來定位就是蕭何曹參的工作,因為季漢人才凋敝,不得不攬了張良韓信的工作,還幹出來了牛批的成績

這種民族光輝也能被黑,真心無敵了?

18樓:我是紅左

對古人多點溫情和敬意

亮黑們再蹦噠也改變不了諸葛亮進武廟的既成事實。

改不了事實,就改合理性?

傻認豬心,很666

而且這類問題毫無意義,逝者已矣,合不合理絲毫不減丞相的光輝。

說實話,我們的高度真的可以隨意評價這些偉大人物麼?

議論大人物會讓自己很爽,褒貶大人物爽上新境界。

爽了,完事了,剩下的就是空虛。

所以多搬磚頭,少BB。

這才是韭菜的覺悟

19樓:

不就是覺得諸葛亮戰績不行嗎?先瞧瞧這幾位再說吧!

(項梁)以(張)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司馬穰苴)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

把張良和司馬穰苴踢了怎麼樣?

還有孫武,也就在本傳里吹吹牛了。

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倒是看看《伍子胥列傳》啊:

闔廬立三年,乃興師與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吳反二將軍。

四年,吳伐楚,取六與灊。五年,伐越,敗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將兵伐吳。吳使伍員迎擊,大破楚軍於豫章,取楚之居巢。

九年,吳王闔廬謂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對曰:

「楚將囊瓦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闔廬聽之,悉興師與唐、蔡伐楚,與楚夾漢水而陳。

吳王之弟夫概將兵請從,王不聽,遂以其屬五千人擊楚將子常。子常敗走,奔鄭。於是吳乘勝而前,五戰,遂至郢。

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吳王入郢。

至於吳起,也是呵呵了。

(吳起)將而攻齊,大破之。

於是魏文候以(吳起)為將,擊秦,拔五城。

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

伐齊之戰可有其它史料印證?

攻下五座城就上天了,不知道諸葛亮是個什麼級別:

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吳子兵法》和《漢晉春秋》同為孤證,陰晉、鹵城二戰皆不論。

別吹什麼「運籌帷幄張子房」「依法治軍田穰苴」「千古兵聖孫武子」「一生不敗吳亞聖」,搞得跟沒人吹諸葛亮似的:

吳大鴻臚張儼作默記,其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書曰:漢朝傾覆,天下崩壞,豪傑之士,競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世霸主。

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或曰,兵者凶器,戰者危事也,有國者不務保安境內,綏靜百姓,而好開闢土地,征伐天下,未為得計也。

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徵,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

時人評價的含金量不是高多了?

結論:諸葛亮成為十哲之一沒什麼不妥的。

諸葛亮是否和關羽有點不合?

雨露 關羽和諸葛亮一起鎮守荊州的時候,兩個人配合了一段時間,而且應該配合得挺好的。那個時候諸葛亮應該展現了一些治理政務方面的才能,能夠很好的配合關羽。關羽和劉備很好,劉備又很喜歡諸葛亮,再加上諸葛亮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所以關羽肯定和諸葛亮關係不錯。畢竟是劉備看重的人,愛屋及烏。 麥香核心紅豬 按三國志...

諸葛亮是否是戰爭狂人?

作為乙個北方人,站在魏晉核心區居民的角度,蜀漢就是個流亡政權,打不過曹魏流竄至四川。諸葛亮在四川整天覬覦中原地區,不斷發動戰爭。其死後天下逐漸太平,最終劉禪放棄抵抗,國家統一。建議各位觀眾不要盲目站在蜀立場,站在中國立場,蜀漢與當今臺偽政權無異。 清風一縷浮萍遠 不是,收復失地怎麼能說是戰爭狂人,三...

諸葛亮未能興復漢室,是否愧對劉備父子

半似月 主觀講,諸葛亮自覺愧對昭烈父子 昭烈父子也應該自覺愧對諸葛亮 客觀講,雙方都無愧對方,這對君臣千古無二,劉備遇不上諸葛亮,赤壁之前大概就歸屬曹操了,諸葛亮遇不上劉備,或者空老山林,或者上限是個陸遜。 阿瞞瞞 摸著良心說,諸葛亮真的沒有愧對劉備父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蜀漢本身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