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雍正王朝》中年羹堯這個人物?

時間 2021-05-31 18:51:19

1樓:莉莉要早睡

不知道真實歷史中的年羹堯怎麼樣,只來說一說電視劇集演繹的年羹堯吧。

電視劇集中的年羹堯是雍正潛邸時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然而他是乙個有野心、有權術、有將才的家奴,他對於事業和權位的渴望超過了他對於雍正的忠心,這是他和李衛的很大的不同,也是他成王敗寇命運中的必然。

他私自決定血洗江夏鎮、他回京先去拜八爺再去拜雍正,以及他殺孫嘉誠,一步一步,讓他在權勢膨脹的路上「忘乎所以」。但是不忘乎所以的年羹堯就不會死麼?也不盡然。

作為雍正和八爺黨政治博弈中的乙個鋒芒畢露的走卒,他的死也是一種必然,甚至是以己之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治軍嚴苛能打勝仗麼,打了勝仗收斂鋒芒就能挽回什麼麼?一把劍就是一把劍的使命,出了劍鞘沾染了那麼多鮮血也別指望能q清清白白的再回去了。

年羹堯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命運和歸宿,大丈夫生的轟轟烈烈,要死也死得轟轟烈烈。他肆意的享受生活、享受排場,甚至雍正奪兵權後一次次的貶官、痛罵他也淡然視之。

但是,當最終的審判來臨,當李衛帶來雍正的上諭(沒有開啟,不知道內容是什麼,是繼續的痛斥和撇清,亦或是臨別的贈言和一點點的愧疚)和一尺白綾的時候,年羹堯的眼淚還是很有衝擊力,一種凌遲結束的釋然、一種主奴恩盡的結束。

也許年羹堯的命運,就像雍正問張廷玉的那句話:「年羹堯就真的必須死嗎?」,官場老手張廷玉給了乙個很體面的回答時,雍正碰落的那杯茶。

2樓:隨會在秦

乙個頗有心計的四王爺的門人。

大概前幾集,在治理黃河決堤之後,他回到京城,在早朝的時候,老八趕在老四前面為他表功。年羮堯事後愣是要去老八的府上,拜老八一下。

回想一下坎兒因為被老八的門人管家利用,醉夢裡說了一些老八都已經了解透徹的無關緊要的話,就被老四府裡的太監害死,年羮堯這在老四府裡算是什麼罪?

老四也不容易,真心跟隨他的大臣,也就只有年羮堯,可這個人,也最終變了。張廷玉只是為公做事,沒有專門袒護他。別說田文鏡,在老四還是親王的時候沒什麼卵用。

因此,在江夏鎮事件之後,老四只是訓斥年羮堯一頓,並幫助他善後。從後面的劇情看,老十三似乎是主動抗了罪責。

最能體現他心計的,莫過於在九子奪嫡的最緊要關頭,他竟然幾乎變節,投靠老八。他對老四的忠心,別說跟老十三比,就是狗兒坎兒鄔思道也比他強千萬倍。

他是狠人,是聰明人,是能幹的人。也是個頗會投機取巧的人。

在劇中,他和隆科多一主外一主內,兩人性格特徵又極其相似。電視劇集裡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少不了這種角色。

為什麼《雍正王朝》中血戰沙場,見慣生死的年羹堯被賜死時痛苦流涕?

胡鐵 年羹堯當然見慣生死,但那些都是別人的生死,他事先知道他們要死,就是他要他們去死。而對自己的死,他完全意外。在被貶謫的一路上作威作福,看城門穿黃馬褂,都是在對雍正做出姿態,如同桀驁的兒子在被父親責打時,不敢反抗,只能怒目斜視 骨子裡還是不認為皇帝會要他的命,就像兒子不會相信父親會真的打死他。雍正...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麼任命年羹堯為大將軍,而拒絕主動請纓的老十三胤祥?

以及,duck不必搞太多陰謀論。如果看過李衛當官第二部第一集,就會知道雍正本人就給出了答案,貌似是這個亞子 就是把西北給了年羹堯,也不會讓十三去,因為雍正就他乙個貼心弟弟了。然後雍正繼續放狠話,如果年羹堯敢反,他就御駕親征。但他四力半,品,你細品。 高讚真能扯啊,能別把什麼都厚黑嗎?帝王也是人。李衛...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請年羹堯吃飯提三個請求,為何年羹堯全部否決?

小茹娛 實際上疑團是很多的,歷史上那麼多功高震主的例子在那,他是念過書的,回京述職,卻要那樣的排場 雍正說了三件事,他全部否掉。氣得雍正回去找年妃 卸甲 那一刻的年羹堯就如後來雍正後來奪他軍權時,聖旨裡寫的那樣 被豬油蒙了心,被惡魔吞噬了靈魂 歷史上很多事情是真的。但是年羹堯究竟是怎麼想的,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