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60萬打80萬,長平之戰55萬打45萬,誰更厲害?

時間 2021-05-30 14:29:19

1樓:trees

當然淮海戰役了,不論戰場寬度和深度,戰略戰術的多樣,都比長平戰役大得多。戰爭的發展使得戰爭形態總是越來越複雜的,對參戰人員素質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的。

2樓:路過成都

論戰果,肯定是長平之戰大,冷兵器時代45萬人全軍覆沒,可以說是世界冷兵器史上頭一號。淮海戰役殲滅80萬人中的55萬,在熱兵器時代根本排不上號。

論戰術,妥妥的淮海戰役,到現在為止,有不少研究淮海戰役中的戰術文章。而長平之戰到現在幾千年了,少有人研究其中的戰術。原因是趙括太蠢了,被白起乙個小計謀就引進了包圍圈,然後把自己活活餓垮,趙括所有的操作都只能當反例,沒啥值得研究的

3樓:後知後覺

跨時空的比較,有點兒類似關公戰秦瓊,都是關乎國運之戰。

先說不同點:

1. 長平之歷時較久,前後一年零九個月,或長至兩年。淮海戰役從48年十一月初,到49年一月,一共三個月不到。

2. 獲得勝利雙方的區別,秦趙長平之戰前,秦對趙就有優勢,最後秦獲勝;而淮海戰役之前,國民黨佔優勢,最後獲勝的是劣勢方共產黨。

3. 對待俘虜,秦取得戰爭勝利後,坑殺20萬趙國降卒,而解放軍則就地吸收國民黨降兵,讓他們成為解放戰士。

先了解一下長平之戰:

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 ,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占長平,並且坑殺趙國20萬降兵。此戰,是秦、趙之間的戰略決戰。

戰爭中,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急於求勝,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獲得戰爭的勝利。

關於淮海戰役,可以參看我的文章https://

zhuanlan /p/36

192107

相同點:

1. 戰術:雙方採取的戰術類似,秦是趁趙脫離堅城進攻,對趙軍進行分割包圍。

2. 都是關乎國運之戰,長平之戰後,山東諸國,再也無力抵抗強秦,秦統一天下成早晚的問題。淮海戰役後,國民黨在長江以北軍事力量被消滅殆盡,攻守易勢,國民黨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

淮海戰役為什麼會贏?

揍是大懶魚 其中乙個原因,國民黨的士兵不懂得為誰而戰。你以前在家種地種的好好的,被抓了壯丁,在軍營裡飽受長官的大罵。突然聽說自己老家的地主已經被打倒,自己家裡已經分了地,投降了還給路費回家。再看看這邊的長官在花天酒地,自己穿的跟乞丐一樣,天寒地凍每天在吃土豆。敢問哪個士兵願意死戰到底,死戰到底又有什...

如果淮海戰役,許世友代替粟裕會是乙個什麼樣的結果和局面?

onio 許世友的軍事水準 放在水滸裡他就是李逵一樣的人物,通過整天哥哥來哥哥去湊了個大頭目做。打越南,一塌糊塗。不是國力上壓倒性的優勢和前線將士用命,恐怕越南兵真在南寧吃早餐了。粟裕放在水滸是不合適的,水滸人物沒有乙個配得上他。 這問題根本不用假設 兩個人都是歷史上活生生存在過的人 要是老許真有這...

《亮劍》淮海戰役中,粟裕用五噸炮彈換下李雲龍。以當時榴彈炮炮彈的標準,五噸炮彈究竟有多少?

不正常的兔子 用遊戲來理解比較好一點,在 戰爭雷霆 這個遊戲中,蘇聯的佩8轟炸機可以攜帶一枚5噸的炸彈。這就是5噸彈藥,一架飛機一次投彈的量,可以說少得可憐了。 48年9月華野攻打濟南,集中10個跑團500餘門火炮,最多時每分鐘打出1800多發炮彈。整個濟南戰役期間華野共打出75以上大口徑炮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