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楊修是構陷嗎

時間 2021-05-30 00:12:05

1樓:最終教條

雞肋事件前,楊修應該處於可殺可不殺之間。我估摸曹操有點厭惡這人愛耍小聰明裝逼,但是也有點喜歡捨不得,畢竟這麼單純的逗比留著有時候心情好當個寵物不是。

另外一條,事情已經發生,幾萬將士的性命比楊修的人頭更重要。當時那種情況要採取補救措施,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借楊修人頭一用了。殺了楊修,就是對全軍說明,楊修說的話其實是放屁,根本沒有這回事,劉備的細作也容易摸不清真假,但是如果他把整件事上奏,我估計劉備營中高手應該能看出端倪。

但是至少軍心可以穩定住,放心,那些老大粗的兵哥哥沒那麼多心眼,要眾軍士都能看出裡面的門道,就該給曹操發一面九年義務教育標兵的旌旗了。少數能看出門路的聰明人也不怕,他們會懂得看破不說。

2樓:idtye

曹操殺楊修不是因為雞肋事件,曹操是擔心死後楊修鼓動曹植搞事找藉口殺了楊修(1),典略補充到是曹植失勢後依然頻繁聯絡楊修引發曹操猜忌,以洩密和勾結諸侯罪名殺掉楊修,當然雞肋事件很大可能算到洩密罪上(2),雞肋事件明顯是曹操不想在漢中繼續打了(3)。

1.三國志武帝紀: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2.三國志陳思王傳引典略:植後以驕縱見疏,而植故連綴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絕。

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修臨死,謂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其意以為坐曹植也。

3.三國志武帝紀引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

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

「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3樓:范范

曹操殺楊修一部分是因為楊修總是揣測自己的心思。要是下屬揣測的好,捧捧曹老闆也就罷了。楊修非要拿出來顯擺,所以就殺了。雞肋和一人一口酥都是這樣,猜測老闆意圖,沒有給老闆面子。

另一部分原因是曹操收拾弘農楊氏,尤其是曾任東漢三公的楊彪。曹操之前有將楊彪下獄讓滿寵拷問。但是滿寵認為楊彪名滿天下,又沒有確切罪證。所以楊彪逃過一劫。

《三國志滿寵傳》「故太尉楊彪收付縣獄,尚書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並屬寵:「但當受辭,勿加考掠。」寵一無所報,考訊如法。

數日,求見太祖,言之曰:「楊彪考訊無他辭語。當殺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內,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竊為明公惜之。

」太祖即日赦出彪。」但是曹老闆稱魏王之後,楊彪這個漢室老臣就有點礙眼了。弘農楊氏是漢朝名門望族,威望極高,要是有意阻擋魏代漢那就只能剷除了。

同樣是漢室老臣,孔融就被全家全家問斬。既然明著搞不了,就搞他兒子楊修吧。

楊彪其實心裡很清楚,所以後來曹操問起的時候,他說了那句著名的老牛舐犢的典故。

《後漢書楊彪傳》「積十年。後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

」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操為之改容。

第三個原因是立嫡之事,我個人認為曹老闆還沒有無聊到連已經敗下陣來的曹植幕僚都要搞死。那丁儀兄弟怎麼直到曹丕上位才被整。曹丕這種明顯大權穩穩的,何須老爸幫忙。

收拾楊修隨時都可以,為什麼非要在這個時候,這個理由比較牽強。那麼楊修到底在立嫡事件中犯了什麼罪呢。我們先看兩篇記載。

《三國志曹植傳》「十九年,徙封臨菑侯。太祖徵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

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

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並前萬戶。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

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

《典略》「植後以驕縱見疏,而植故連綴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絕。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修臨死,謂故人曰:

「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為坐曹植也。修死後百餘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初,修以所得王髦劍奉太子,太子常服之。及即尊位,在洛陽,從容出宮,追思修之過薄也,撫其劍,駐車顧左右曰:「此楊德祖昔所說王髦劍也。

髦今焉在?」及召見之,賜髦谷帛。」《曹植傳》裡說的很明確,在曹植幕僚中楊修是排在丁儀兄弟之後的。

丁氏兄弟沒死,楊修整死了。可見輔佐曹植不是罪。但曹植任性,老是喝酒誤事。

幕僚們又都無法勸阻曹植,而反觀曹丕經營自己的形象很完美,曹操開始青睞曹丕。之後曹植犯了很重的罪,夜闖司馬門,這是要掉腦袋的。曹操震怒,連坐了公車令,楊修作為曹植的幕僚自然也受到了牽連。

曹操一定很不滿楊修等幕僚沒有勸阻曹植。這是第一罪。

從此曹植開始失勢,曹丕被立為世子,一向精明的楊修開始疏遠曹植了,但是曹植畢竟是曹操的兒子又無法完全疏遠,楊修也自知自己的處境很尷尬。而《典略》記載的曹丕繼承大統後,追憶楊修就很有玩味了。楊修可是曾策劃構陷曹丕於死地,但曹丕怎麼又突然追憶起楊修了。

原來之前楊修還給曹丕送過王髦劍。這個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楊修似乎有巴結曹丕的意思。所以送劍可能發生在曹植失勢之後,楊修想擺脫曹植,投靠曹丕。

楊修與建安七子關係很近,而曹丕也很建安七子關係很好,所以兩人不是說完全敵對。

那麼曹操殺楊修的理由就很明顯了。你楊修既然是曹植的幕僚,那像丁儀兄弟一樣忠於曹植也就算了。你又嘗試巴結立嫡的對手曹丕,兩邊都押寶,你當我曹家是你家後花園想進就進,我的兒子們都是你的玩伴,想親近誰就親近誰。

楊修就是深入立嫡事件太深了,而且已然無法脫身。楊修明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才說「自己死的已經很晚了」。這是第二罪。

最後,曹操殺楊修是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這種老早之前的事情定罪的。明顯是直指楊氏與四世三公的袁氏之間的聯姻關係。(楊彪的妻子是袁術的族妹)這種東漢士族領袖一直是被曹操所厭惡的,是阻擋魏代漢的重要阻礙,曹操在剿滅袁紹後就開始算賬了,只是楊氏是在自己死之前才收拾。

總結,《三國志》評價楊修之死是「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所以這個終始之變,如果只是參與到幫助曹植奪嫡就死,不太能說的過去。因為曹植已經敗了,楊修再能折騰也阻止不了曹丕繼承大統,其他人都沒事,只有楊修死了。

肯定是楊修兩邊都搞小動作,才引得曹操極為不滿,加上太精明了會左右自己的繼承人,肯定要除。而楊修作為楊彪的兒子也是有很大關係,楊家的威望是真的會影響到魏代漢。殺了楊修,楊彪立馬老實了。

還有就是頻繁猜測曹老闆心思,引起領導不滿,馬屁拍馬蹄子上了。

所以219年在漢中,曹老闆正被劉備搞的焦頭爛額,楊修這邊又來揣測丞相心思,成了導火索。曹操聯想到之前楊修的各種事情,就讓左右叉出去殺了,正好拿來穩定軍心。一代神童楊德祖終究是死在太過聰明和姓氏之上。

曹操臨終前為什麼殺楊修留司馬懿?

諸葛貓 首先看一下史書記載。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三國志記載了這兩條記載說曹操殺楊修的理由,當然這是明面上的。那麼另一些原因呢,我推測,還有三點。1.楊修的父親是楊彪,資歷夠,聲望也不用說,而且說是當時漢...

曹操後悔殺呂布嗎

天使與惡魔 怎麼可能後悔,呂布是會打仗,但他的性格是短板。隨著形勢越來越穩定,就更不需要他這種人。最致命的是他的身份,作為一方諸侯,接觸過權力的人,是不可能久屈人下。相比當時的豪強諸侯,曹魏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是 陳登,徐州世家豪傑,淺水之龍。他活著的時候,跟曹操更是合作關係,把孫策為首的東吳集團按的...

為什麼懂曹操的楊修死了,但郭嘉卻沒事?

Emma Leung 首先是楊修家世顯赫,萬一楊修像當年袁紹跟隨何進那樣,怎麼辦?其次是楊修選擇了曹植。既然決定要曹丕上位,曹操就得把曹植的強大幫手全部剷除。楊修又聰明 家世顯赫,還是曹植的人,曹操可能不殺楊修嘛。但凡楊修少佔一樣,也不至於被曹操惦記,你看丁家兄弟。最後楊修確實是認不清事實,他選擇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