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哪國的文化水平最高?

時間 2021-05-05 23:34:26

1樓:空城舊憶

春秋時期,文化水平最高的是魯國;到了戰國初期,魏國則是七雄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國家,隨著魏國的衰落,齊國稷下學宮的建立,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國家。隨著五國伐齊,齊國的衰落,戰國後期,秦國成為七雄中文化水平最高的。

2樓:

春秋之魯國,戰國之齊國,都是出了名的有文化。齊魯以文化而著稱,齊國自然也把這一點當做國家的門面之一。後有稷下學宮招攬天下士子共通共融,文風鼎盛。

然而可惜的是,齊國具有良好的文化土壤,雖有百家爭鳴之舉,卻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強國之策。

楚國一直被傳統諸侯國邊緣化,視為南蠻,但楚地卻衍生出了特有的楚國文化。隨著後世大一統的實現,荊楚文化憑藉先秦時期長久影響的地域優勢,成為了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楚文化在先秦時期,還是被正統諸侯國明裡暗裡的瞧不上的,頗有點夷夏大防的意思。

3樓:蝦仁豬心

戰國七雄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當時天下的學術中心是周王畿,準確地說,是洛陽。

研究春秋戰國歷史,很多人都選擇性忽略了周王畿,彷彿其不存在一般。誠然,周王畿軍事實力是不行,天天被人氣在頭上拉shi,但是在文化和經濟方面,周王畿確實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孔子大家都知道,至聖先師,很多人也以為曲阜當時文化昌盛冠絕海內,其實不然。孔子學術生涯的關鍵點是「入周問禮」,「周」也就是洛陽。而入周問禮的另一參與者,也就是孔子的學術導師,也是大名鼎鼎,就是老子。

4樓:偶爾心碎

當然是宋國、魯國。

這兩國不在戰國七雄之內。

七雄文化水平最高的不好說,最低的一定是燕國。

燕國不但武力最差,文化也最低,暈死。

5樓:赧黎是妖孽啊

齊,畢竟稷下學宮在那。在早點就是魏,有河西學派。戰國七雄文化水平應該都不如周王室,老子在王室圖書館幹活時把藏書整理的井井有條,天下文人士子都跑來求學

6樓:訫立史

僅就戰國時期而言,應該是齊國,戰國時期的齊國不僅繼承了春秋時期的齊、魯文化,同時又吸收和引進了陳、楚文化,造就了乙個時代的思想文化高峰。

如果說齊國代表的是北派文化,那麼,可以與之分庭抗禮的是楚國的南派文化,楚文化有其自身的特點,對後世的漢民族的文化形成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可能是後世對儒家尊崇的原因,其影響力稍遜於齊文化。

7樓:弒君者趙盾

戰國那一定是齊國,稷下學宮把齊國抬到了乙個不屬於他們的高度。荀子、申不害、孟子、鄒子都曾進入稷下學宮講課,《管子》、《晏子春秋》、《司馬法》、《周官》都是在此編纂而出的,稷下學宮的偉大之處也並不是單單網羅了天下的人才入齊,更是成了齊國的百家講壇,從制度上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時代,貧苦窮人也能接受百家思想的薰陶,逐漸走上歷史舞台。

8樓:梅百玉

`這個問題有新意,不過把好不易(《準理學判斷》、《你不能用今天的文明去要求古人》、《你還原不了真相,即便還原他也不是良知論(準哲學、準理學)》、《如何對待歷史資料》、《準理學基本原理與其它一切資料》、《準理學資質》)。

戰國七雄,按時間順序來看,實力的變化?

香酥辣 乙個有趣但是不太嚴謹的回答 230 秦滅韓。七國中最弱者,三晉小弟,沒有影響天下的事件 228 秦虜趙王遷,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七國中的後期ADC,三晉後老大,與秦國對拼時因強搶中單的資源 齊割讓河間之地於趙 導致中單不支援,被秦國一波打穿,gg 225 秦滅魏。七國中的打野,三晉前老大,不...

為什麼戰國七雄中的魏國和南韓沒有存在感?

因為這些齊魯,荊楚,燕趙,等等,都是別人起的稱謂,而不是自稱。那麼是誰,給這些地方取了這些名字或者外號的呢?答案當然是歷史上一直佔據話語權的中原!那麼,中原是那裡呢?中原就是 沒有存在感 的魏韓之地 自己,是不會給自己取外號或者代稱的,對吧。 王靖海 帝國時期使用的秦 齊 晉 楚 趙 燕 吳 越等區...

為什麼戰國七雄中只有南韓歷代沒有作為國號的?

靜靜時光 韓 這個國號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西周初年,當時周王封他的兒子為韓侯,封地在韓。但這個韓在西元前757年被諸侯國晉給滅了。韓 再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是戰國時期,西元前457年,韓 趙 魏三家分晉。當時韓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裡面實力最弱的國家,在夾縫中求生存。西元前230,秦國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