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元璋起義不被稱農民階級的侷限性,而太平天國失敗稱其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時間 2021-05-05 23:19:55

1樓:袁曹學紅樓夢

朱八八屬於例外,屬於bug級別。

階級侷限性算是慣例,一般情況。一般認為,洪秀全和李自成都算是有大才,很優秀,十分優秀,十分傑出,但是又沒有優秀到逆天的地步,所以才會「一招錯」,「一失足成千古恨」。洪秀全從才學來看應該是比李自成優秀,但是他在自我約束和道德方面不如李自成,而他面對的滿清這個敵人太狡猾奸詐了,是晚明這個腐朽愚蠢的封建王朝無法比擬的。

教員本來也是地主階級出身,但是他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同理,總理也是沒落官僚地主階級出身。馬克思本人還是猶太人出身,在歐洲,猶太人的刻板印象可是奸商,放高利貸的!

歷史上總有個別人能成為bug,能成為bug的,就是所謂的雄才大略,天選之子,軍神,千古一帝,讓後世膜拜上千年乃至數千年。

當然,朱八八也有自己身上的農民侷限性,家天下思想過於強烈,他建立的明朝具有某種程度上的開歷史倒車,退化到半奴隸制社會的性質。

2樓:孤鴻

因為能力不同、結果不同。

舉個例子:朱元璋起義的成功是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你覺得彆扭嗎?

農民階級受階級的侷限主要表現在:

①從經濟上看,農民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目光短淺.(朱元璋不是;楊秀全、楊秀清是,具體行為自己搜一下就知道了)

②從政治上看,農民階級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朱元璋不是;楊秀全、楊秀清有看起來可行綱領,但是他們不施行)

③從思想上看,農民階級沒有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朱元璋不是;楊秀全、楊秀清可能有但是一定沒實施)

④從組織上看,農民階級很難形成統一的堅強的領導核心.(朱元璋不是;楊秀全、楊秀清不是,這兩乙個政權領導,乙個神權代言人,而且太平天國內鬥是滅亡的主因)

3樓:太行一棵草

不強調農民階級的侷限性的話,怎麼體現無產階級的先進性啊?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失敗是,是因為農民階級侷限性,辛亥革命失敗了,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的的軟弱性,那麼中國革命只能由最為先進、革命最徹底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領導了唄。

4樓:求索

成者王侯敗者寇,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朱元璋處於元末,封建社會,和元朝、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比,談不上什麼先進性侷限性。而太平天國已經是近代歷史的範疇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標,最終也失敗了,但是太平天國還需要和後來成功的革命者比較,所以就顯現了其農民階級的侷限性了。

5樓:淮風吳雨

農民具有的是歷史侷限性。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客觀存在的歷史條件,在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的歷史程序中,中國傳統農民代表的是落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農民不能帶領中國步入新社會。這就是農民的歷史侷限性。

拿兩個所處時代不同的群體比較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6樓:陵淵羨魚

朱元璋牛就牛在他突破了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有很多人階層上公升一層都難以勝任,最低到最高,僅此一例。

農民,將軍,皇帝,都能勝任。

需要在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磨礪,脫胎換骨,談何容易。

7樓:某車

什麼叫侷限性,就是腿腳不利索,別人都在往前走,你也往前走,但跟不上,只能原地打轉

朱元璋那時候大家都是農民地主,齊頭並進,誰也沒落後,這就叫符合當時條件

洪秀全那時候人家已經資本主義,他還美滋滋搞封建王朝那一套,這才是所謂「侷限」

另外,朱元璋起義,想的就是從農民變成地主頭子,實際幹的也就是圈地當皇帝的事,想的事跟幹的事互相匹配,這叫知行合一

洪秀全太平天國,想著走《資政新篇》裡的資產階級路子,實際幹的卻是老農民老地主那一套,匹配不上,這才叫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8樓:龍園勝雪

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都失敗了,歷史評價也沒說他們失敗是因為農民階級侷限性。歷史為何評價太平天國具有侷限性呢?因為晚清時期,我們中中國人的使命不是要推翻清朝然後建立乙個新的封建王朝,而是帶領中中國人民走出泥潭,建立乙個與以往任何時代都不同的現代化的新中國。

農民階級本身文化不高,歷史注定這樣乙個任務不可能由農民階級來完成。馬後炮說到底一下,資產階級也有侷限性,中國的未來只有無產階級沒有侷限性

9樓:彎彎生產建設兵團

個人認為就是你手裡有沒有人才。有人才你可能就沒有侷限性,但是沒有人才你乙個泥腿子,沒侷限性就怪了。

朱元璋真是個特例。元朝的異族身份和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就決定了朱元璋獲取人才的難度比較低。

而太平天國和之前農民起義一樣,無法獲取知識分子階層的支援,無法獲取人才。這就導致了要政治綱領沒政治綱領,要執政方針沒執政方針,要戰略目標沒戰略目標。都是沒有長遠打算,能搶一票是一票。

說到底,人家知識分子有上公升階梯的話,誰會和你去造反?去玩命?

10樓:好人好夢

因為朱元璋成功了,所以就沒有神馬所謂的農民階級侷限性。而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了,後人就必須給扣上一頂「農民階級侷限性」的帽子。

11樓:眨眼之間

初創時期,一幹高層就把原始股分完了,拿什麼忽悠後來者為其賣命?緩稱王啊!就像楚漢戰爭關鍵時期,劉邦的一紙命令根本叫不動韓信、彭越、英布這些大佬,關鍵時候還是得利誘。

要讓別人做什麼,得先看你能給什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996是福報,那玩意兒不好使。

12樓:一共十三畫

朱元璋那個時代,朱元璋只要做到改朝換代給百姓分點田地就可以了。所以朱元璋及其集團的本領就完全夠用了。表現出來就是明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最終完成一統,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而太平天國時,農民要反帝反封建,反抗外族、滿清、地主、買辦的壓迫。太平天國領袖集團的鬥志、意識、能力上的缺陷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13樓:王天心

因為我們不能只看個人的奮鬥,也要看歷史的程序。馬克思給我們描繪了歷史程序就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在朱元璋時期,小農經濟還沒有發展到盡頭,所以歷史給他的任務就是封建社會。他也盡心盡力的完成了歷史任務,所以在當時他並沒有什麼侷限性。

但是到了洪秀全時期,當時世界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變革時期,歷史給了新的任務就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可是,由於中國的封建主義國情,出不了由大資本家支援的洪秀全,只能出大地主支援的洪秀全,所以才會說有侷限性,其實不是洪秀全的侷限性,是中國國情的侷限性在那呢。

到了幾十年後的中國,資本主義力量依舊薄弱,所以辛亥革命其實是由資本主義力量發起,主力卻是封建社會大地主承擔的,所以中國的國情也沒有得到改變。

此後,中國的亂象可以看成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之爭。

14樓:

朱元璋就其所處的時代和起義的使命而言,沒什麼侷限性。

朱元璋是典型的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這個農民起義和2023年來的農民起義沒有差別,都是為了乾掉老地主,自己做新地主,換湯不換藥。頂多加上乙個趕走異族壓迫(蒙元)的任務,為了這個宗旨,他的農民起義是能夠完成使命的,也就沒什麼侷限可言。

但太平天國不是這樣。

太平天國已經不只是簡單的農民起義,而是帶著反帝反封建反壓迫的性質,是一定程度上承擔起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這就不是純粹農民階級能幹得成或者幹得徹底的。

因為反帝反封建反壓迫的民主革命,本質上是一種現代性的運動,而中國的農民階層,彼時還處在前現代階段,他們不可能自覺承擔起這種超越自身階級使命和發展階段的任務。它的失敗,也就被認為是一種必然,是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打破這種侷限性,完成反帝反封建反壓迫的使命,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都做不到,因為他們自身先天的軟弱性妥協性,說白了發育不良,實力太弱,不夠強。所以哪怕辛亥革命完成了,但帝國主義還在,買辦還在,大地主大官僚資本都在。

這個使命的達成,有待於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工農階級為主體力量,民主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聯合的革命。

也只有共產黨的革命,才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地主階級一掃而光,打破了千百年來農民起義的舊圈圈,徹底進入現代社會。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為主體力量的革命能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呢?

因為他們自身有著更巨集大的使命和目標,那就是社會主義乃至於共產主義,而民主革命只不過是通向這條路的乙個小小絆腳石罷了。遠大前程還在前面,既然清理小絆腳石的這個小任務沒人完成,那我就順手清理了吧。

農民起義失敗真的是因為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蔡春傑 農民起義這個詞應該是最近乙個世紀才出現的,因為中國歷史上所謂農民起義領頭人沒有乙個是地里刨食的正經農民。而且偶爾成功了也輪不到農民吃果子。就是純粹的工具。 戴漢君 乙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把自己的土地給弄沒了?1 被搶奪 2 不善經營 豐年不積蓄,災年只能賤賣土地。在所有 失去土地的農民 中,第...

為什麼西方沒有成功的農民起義,而且農民起義這麼少?

毅曾卜變 因為冤有頭,債有主。只想如果你是乙個農民,你在西方的話,因為賦稅過重,你反抗的物件是你的領主。因為他們是制定你的稅率和收取你稅收的人。而大多數農民的直接領主通常都是騎士子爵男爵等這些下層貴族。這些領主他們的封地通常只有乙個縣,鎮那麼大。每個領主的政策和稅率都會不一樣,其他領主下的農民並不會...

為什麼每個朝代的農民起義中第乙個起義的都失敗了?

可愛凱 乙個王朝即使在是最後的日子裡也是不好惹的,為了維護統治,他會無所不用其極,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第乙個起義軍。一 前期起義,時間越長隊伍越大,威脅越大。二 乾掉第乙個可以給後來者乙個榜樣,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所以第乙個起義軍會面臨最兇猛的攻勢。另外,第乙個起義軍往往是由草根帶領,缺乏應有的戰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