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川慶喜?

時間 2021-05-29 22:22:56

1樓:

慶喜並不是一位一般意義上的亡國之君。首先,他本身絕不是一位無能之人,早在第確定第十四代將軍人選時,公武兩家中就各有很多人因他的才學名望而支援他。後來德川家茂出任第十四代將軍,在井伊直弼等人的影響下,風雨飄搖中的幕府一心致力於穩固自身統治,可以說把各個勢力都得罪了,是慶喜努力斡旋於各方之間,特別是與朝廷之間,延續著幕府的命數。

家茂早逝後,面對一團亂麻的局面,他自己都不想幹了,但還是被推舉為第十五代將軍。上台後,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也無力回天。這時阪本馬龍向他提出大政奉還,本意是以退為進,換取德康家在新政體下繼續延續影響力。

他同意了,但後來發展卻事與願違,在小御所會議中依舊受到了長薩同盟的排擠。他明白,幕府與德川家已經不屬於這個時代了,於是選擇了退讓保全,盡力勸阻那些希望以武力一決勝負的家臣、武士,但還是沒能阻止他們同朝廷打了一仗,結果大敗。逃回江戶後,在幕府依然有可觀實力的背景下,主動開城投降官軍。

所以,可以說德川慶喜是一位明智、懂得審時度勢又不貪戀權勢的人,在當時西方列強環伺的環境下,他從日本國家利益的大局角度出發,主動退讓,盡最大可能避免了日本陷入大規模內戰,而不是僅僅計較於一家一時之得失,為日本的近代化轉型做出了他所能做的貢獻,這一點和歷史上一般的亡國之君是有很大不同的。從德川家族的角度來說,逆潮流而動殊死一戰,最後的結局也未必會好,慶喜這樣做,反而最大程度的保全了德川家族的財富、血脈和體面,要知道當時長薩同盟可是摩拳擦掌打算東征以武力消滅德川一家的,沒想到反而被慶喜大政奉還將了一軍,之後江戶也是不戰自降,便沒有理由對德川家進行殺伐了。於公於私,他都做到了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後世對他的評價都是積極正面的。

2樓:股權

日本人可能是因為沒什麼亡國經驗所以不覺得投降有什麼可恥的。

慶喜公評價高,黑船事件評價也高,麥克阿瑟評價也不低啊。

這些事情擱在中中國人身上那是什麼?

阿斗趙構,鴉片戰爭,偽滿洲國。

這些妥妥的國仇家恨,日本人好像接受度挺高的。

3樓:von Spicyburg

站在普世價值的角度,大政奉還、江戶開城自然是有積極意義的,所謂順應時代潮流云云。但這個視角最最無聊,君不見維新派當年舉著尊攘大旗又曾作下多少齷齪,何來那麼清晰的正邪之分。身在其位須謀其職,從當時德川家的立場來說慶喜公是非常失職的。

上位時雖然難言一手好牌,但離爛到開局不久就要棄牌認輸還差得遠。大政奉還玩了小聰明反被岩倉擺了一道,鳥羽伏見輸了就該在大阪整頓軍勢重新來過,結果薩長豎了個御旗就擔心自己成為朝敵拋下部下自行逃回江戶,導致觀望的盟友失去信心紛紛重新站隊聯盟瓦解。就算此時幕府仍然還是有相當實力的,結果江戶還來了個不戰而降。

慶喜公自己是得了善終,封了個爵位拍拍照淫淫詩逍遙得不得了。如果秀忠公有知大概早就後悔沒把靠譜的私生子會津線納成御四家了。

4樓:倪敏行

畢竟是水戶藩出來的,有一些尊王思想,卻又成了將軍,此人有點小聰明,大智大勇則差得遠,對德川家的未來,有自己的算盤,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不是乙個合格的領袖和政治家。

一、幕府將軍比起薩長聯軍而言,誰更具合法性?薩長不聽幕府調動,擅自出兵上京,已經是違背武家法度了,慶喜若拒絕「大政奉還」令,把孝明天皇之死栽到薩長和岩倉頭上,開動鼓動宣傳機器,以清君側為名,擺脫自己政治上的被動地位,如何?

二、有了前一點,伏見鳥羽之戰臨場軍事指揮不那麼水的話,雖不能擊敗薩長聯軍,也可予以敵人重大打擊,然後召集人馬從容進行戰略撤退,準備江戶決戰,慶喜卻帶上容保悄悄逃到江戶。

三、奧州各藩尤其是會津,實力不容小覷,再說朝廷和其他各藩也並非鐵板一塊,薩長也並非無敵,完全可以一戰。他卻在江戶開城投降。

5樓:柳澤保明

志大才疏,大愚若智的典型,在幕府和朝廷裡最後都搞得裡外不是人,逃回江戶的時候連大奧的門都進不去,說起來聰明得是家康再世,其實氣度連北條高時都不如。

6樓:

保住了貴族頭銜。至今德川家依舊是五攝家之外的頭號貴族。孫女德川喜久子嫁給了昭和天皇的弟弟,也算是得到了天皇家的認可。

他家的後人德川冬子,是東京大學歷史學女教授,在研究幕府時代「她家」的歷史,曾經和小和田雅子競爭過德仁太子妃。德川家逐漸在日本的影響式微,但慶喜這樣做順應潮流,有積極意義啊。

7樓:

不請自來,德川幕府滅亡從13代將軍家定時就已經埋下了根源了。面對這種數千年來未有的變局即使是明君也不一定會有什麼合理的措施應對,更何況是據說有嚴重精神智力問題的家定公呢。再者幕府船大難掉頭,一時無法像薩長等西國諸藩一樣及時西化,又要站在前台同時承受朝廷攘夷的壓力和洋人開國的武力威脅。

如果不攘夷,那和會和有強藩撐腰的朝廷直接對抗,何況鎖國令正是百年前的將軍家光所頒布的,自己政權合法性就會受到威脅。若是堅持攘夷,不但無法吸納先進的技術文化,還會直接導致列強對於日本的戰爭爆發。家定去世前又出現了一橋派和紀州派的後繼之爭。

此時幕府內部為了爭奪權力已經出現了分歧。家定去世後,家茂被認為是合格的君主,但依舊無法平衡攘夷與開國,幕府和西國強藩以及朝廷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到了第二次長洲征伐的時候幕府的滅亡就已經是必然了。

8樓:Louis Lully

「攘夷!攘夷!看著你們這幫攘夷派的蠢貨幫著貪得無厭的公家為難將軍家,我就來氣!」

慶喜公真正的做到了「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慶喜公真心認為日本沒了他家就不轉了,你們啊!根本沒執政經驗,把國家交給你們肯定亂啦!就大政奉還吧,到時國家出問題你們跪著求我回去執政!!

題外話,即便一些討厭日本的人,還是高度評價明治維新!而我是比較喜歡日本的,卻對明治維新不屑一顧!論君主能力,明治天皇不如泰國的朱拉隆功,論大臣能力伊藤博文不如李鴻章。

明治維新能成功真心是狗屎運

9樓:周光波

隆裕、載灃,面對內憂外患豪雄四起大廈將傾風雨飄搖的局面,也不是沒有做過符合自己身份的努力,清帝退位與大政奉還,都算是在歷史舞台上較為體面的退場方式吧——溥儀後來所作所為是另外一碼事了。

如何評價德川家康?

松蝴蝶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他精力旺盛,60多歲還生了一兒一女,據說他晚年時喜歡喊少女同睡一張床,背後原因竟然是為了健康!日本戰國時代的 三英傑 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小織田信長2歲,比他多活了12年 德川家康小織田8歲,小豐臣6歲,卻比他倆都長壽,活到了75歲。長壽有他努...

如何評價德川家光?

三心兩意 我家光幹了這十幾年也沒有什麼別的,大概三件事 乙個,修訂武家諸法度,確定參勤交代的義務.第二個,撲滅由境外勢力操縱的島原之亂.第三個,重視三農問題,頒布慶安御觸書.如果說還有一點什麼成績,就是完善了鎖國令,避免了被紅毛教hpyb的危機,這個對日本的命運有很大的關係. 征夷大將軍 敗家子,政...

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的關係如何?

火山哥 家光挺嫉妒弟弟忠長的,父母偏愛弟弟,做哥哥的位置差點不穩。德川秀忠去世以後,家光馬上懲罰弟弟,忠長後來就自殺了。家光跟父親秀忠親密程度肯定沒有弟弟關係好。 Phantom Kid 萌新來答乙個。本萌新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他們的關係好壞,只能揣測和腦補一下 他們的關係顯然不算好,但要說有多麼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