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以逼父退位,殺死兄弟的方式得到皇權,是否影響了其歷史地位?

時間 2021-05-29 22:17:42

1樓:歲七夸父

我是夸父君。

每個成功人士,背後難免都會有一段黑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的確是一位好皇帝。

在位期間,他虛心接納百官意見,朝中一度湧現了、一批敢於直言皇帝過失的諫官,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魏徵了。

魏徵絲毫不顧及李世民作為皇帝的威嚴,有時候竟然在朝堂之上,與李世民爭執,搞得李世民下不了台。面對這樣剛直不阿的臣子,李世民還將其視為自己知過錯的「一面明鏡」。

除了魏徵,還有「房謀杜斷」這樣運籌帷幄的謀臣。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各有長短,李世民也是多方利用兩人的長處,治理國家。

國家內政方面,李世民帶領唐朝走入了乙個新的階段,在歷史上留下了「貞觀之治」的美名。

在軍事外交上面,李世民的功績確實很大。

侯君集、李靖、程咬金、李績、尉遲敬德等武將,追隨李世民四處征戰,攻滅東突厥、薛延陀,讓高昌、龜茲、吐谷渾、高句麗等四方民族屈服於大唐的威名。

因而,李世民也被尊稱為「天可汗」,四方少數民族紛紛來賀。也正是李世民卓越的軍事外交功績,奠定了大唐後續一百多年的輝煌——天下之民紛紛朝賀,只為目睹一眼長安的繁華。

然而,這樣一位功成名就的帝王,依然擺脫不了他的一段罪名——玄武門之變,誅殺手足宗室,隱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子嗣均被殘忍殺害。

而且,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李世民竟然將他們的妻子、女眷納入自己的後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元吉的妻子楊氏,被李世民納為妾室,還為李世民生下了乙個子女。

這些有悖常倫的事情,就是李世民的「黑歷史」,時至今日,依然被一些人所唾罵。

但有一句詩句,我們也不得不考量一下:「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帝寶座的角逐中,誰又甘心讓出皇權呢?這是一場只有生與死的鬥爭,幾乎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在真實的歷史中,李建成、李世民均是優秀的人才。

而李建成作為大哥,並且才智、德行均受到群臣愛戴,所以當了太子。

而李世民,則是因為卓越的軍功,逐漸成為李淵諸子中、璀璨的明珠。再加上李淵對兒子的厚愛,李世民的地位也與日俱增,最終到了可以與李建成一爭雌雄的境地。

這是李淵造成的乙個敗筆,對兒子的愛、賞賜沒錯,但是在帝王家,如果不能平衡好諸子的權勢力量,那麼宗室內鬥、血腥殺戮的事情就難以避免了。

根據相關史料顯示,作為秦王的李世民,豢養的一批謀士、武將,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一直慫恿李世民陰謀奪位、殺掉李建成等人。

這就是李世民本人不得不面對的乙個問題,秦王府收攏了眾多人才,他們圍繞著李世民,渴望其登基帝位,從而獲得功名、財富、權力——面對他們,李世民也是無力可退,只能在這場權力爭鬥中,越走越遠。

最終,玄武門之變爆發,諸將領血洗齊王府、太子府,甚至試圖斬殺一切勾結太子、齊王的親信、勢力。

塵埃落定,榮登帝位的李世民,看著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的大唐,卻隱隱有了一些心病——

傳說,李世民害怕兄弟們的鬼魂半夜來索命,就讓尉遲恭與秦瓊擔任守衛,保護自己的安全。後來尉遲恭、秦叔寶年事已高,無力再做守衛,於是就將兩人的畫像貼在門上。這就是現在大家過年貼門畫的由來。

2樓:嘟嘟

歷史評價乙個皇帝好壞,是以他的成就就來看的,乙個人成功了,私德就不重要了。如果乙個人失敗了,那私德就會被無限放大,比如隋煬帝。所以沒什麼影響,

3樓:火鳥

可能是這麼個路數:這國家應該這麼治理,可我爹和我兄dei非得那麼治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唐走向錯誤的方向,我得把他倆抹下去我自己來辦這事。

說真的有時候我看我們老闆辦事就是這心情。

4樓:

前面乙個唐太宗的黑,說話措辭真的太惡劣了,實在看不下去了,句句都是結論性的惡評,回答問題拜託結合史實來說明,李世民到底怎麼罪惡滔天了,不是靠一張嘴亂放炮,行麼。

5樓:咯咯

這種問題樓主看看歷代史評不就知道了,基本沒有大影響,除了現代網文不停歇的揪著玄武門不放,大部分史學家更願意研究唐太宗作為帝王的文治武功,他的歷史地位是基於此,不管史家如何評價玄武門,都不影響他們認可唐太宗是個明君。倒是今天某部分人念念不忘玄武門,意圖以此將其拉下來。

6樓:M3小蘑菇

有,但不大

如果李世民是個詩人,看上兄弟些的詩想要據為己有,兄弟不同意,於是他殺了兄弟,那麼他的名聲會很臭

但他是皇帝,帶領初唐從強令環列的情況下發展壯大,成為全世界黑暗時代冉冉公升起的明星之一

所以他殺兄弟的影響就被人為低估了

朱棣也是如此

因為大部分人知道乙個安定而強大的國家,給自己帶來的好處遠比詩文重要

7樓:小鳥加林查

皇帝,不是道德楷模,不必十全十美,他只要在當政期間的政績舉世矚目,讓他所領導的國家不被外敵所辱,甚至更進一步就行。至於他怎麼上位,他有幾個妃子這種,誰在乎?他不上位,哪有那麼強大的唐朝根基?

別提李建成,38歲還只是皇太子而且並不處於桿位!他如果真的實力堪比李二,那李淵還猶豫什麼?他猶豫的只是是真的把皇位傳給長子,還是傳給二兒子,乙個是禮法,長子為尊,乙個現實:

次子龍鳳之姿。猶豫不決,首鼠兩端。李建成二次害世民不死,被反殺而已。

別說李建成不會殺李世民,事實上歷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都被乾掉了,這是隱患,李世民不但功高震主,而且還是直接威脅者!所以我很反感一些歷史發明家,刻意去美化乙個失敗者道德如何高尚!

8樓:毗沙門殿下

不能拿私德衡量君主這種說法有毒。中國古代是家天下,天道人倫尊卑秩序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傳統道德的崩塌無疑會引起社會上下全面的逆亂,無序惡性競爭將導致惡幣驅逐良幣,最終因內耗而亡國,秦朝就是前車之鑑。

把玄武門政變描寫成殺少數人而利天下,不過是李世民歪曲歷史的結果。在大唐剛剛建立,天下由亂而治的時候,李世民卻同室操戈,他殺兄逼父篡奪皇位,這種行為無疑是在製造內亂,招致外侮,禍害國家,可謂十惡不赦。

李世民當時不殺人就會被殺這種說法,完全無視了他其實早就是乙個野心昭彰的謀篡者的事實。他就可以謀篡,別人就不該提防,這是什麼邏輯!玄武門政變反映的絕非僅僅是兄弟矛盾,而是謀篡者和統治者的矛盾。

作為皇帝的李淵和作為皇太子的李建成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他們代表的是國家利益,而李世民則代表一小撮貪得無厭、企圖以犯罪手段博取潑天富貴的亡命之徒。

而人們津津樂道的所謂「貞觀之治」,也不像史書描繪得那麼美好。李世民在位「濁亂彝倫」 ,「武事黷,刑獄濫」 ,「繁工役,好戰鬥」,逼得百姓水深火熱紛紛自殘。他還不聽大臣勸諫,引狼入室遺禍後世。

「故唐之三綱不正,無父子君臣夫婦,其原始與太宗也。故後世子孫皆不君不君臣不臣,藩鎮不賓,奸臣跋扈,凌遲有五代之亂。」李世民低成本犯罪「成功」垂範子孫,給唐朝造成極其惡劣的深遠影響。

9樓:孤單的小色君

瑕不掩瑜,總的功績還是不能否定的,但殺戮兄弟,逼父退位還是不被世俗和禮教所容,本人對此也有相當的芥蒂,很多時候都相當忌諱,他本人就對起居注,太宗實錄很關注,多次想提前看看,名義上是希望體察過失,實際是想看史官如何評述

10樓:吳兒夜啼張文遠

臣光曰: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

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

夫創業垂統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彼中、明、肅、代之傳繼,得非有所指擬以為口實乎!

11樓:prz

不影響,評判乙個人的歷史地位,尤其是乙個皇帝的歷史地位,看重的不是其個人情操而是對於江山社稷德貢獻。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又有哪個品質高潔?秦皇漢武窮兵黷武,趙匡胤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天下。

朱棣也滅過方孝儒十族,朱元璋更別提了,一言不合就是上百顆腦袋落地。

12樓:YIYA

中國自古以來,通過革命造反的,通過人性角度來說,都不是什麼好鳥!都必須是狠角色、惡毒之人,方可成就大業!然後篡改歷史、美化自己!

當然,為了彰顯自己偉大功績,做一些讓屁民讓歷史認為好的、流傳千古的大好事,那是必須的,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天下都是我的,我當然要管好咯!

13樓:南郭立

對於政治人物的評價,其人品私德不是參考的標準,既然是政治人物,主要看這個人在政治上的作為,是否促進社會繁榮發展,是否促進地區局勢和平穩定。誠如樓上幾個答案已經指出的,有些優秀傑出的政治人物難免有個人汙點,而一些失敗的政治人物,如果從私德看卻也不失為乙個好人。然而,評價必須就事論事。

作為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李世民的歷史地位自然是歷來評價甚高。你可以說他喪盡天良,手足相殘,連兄弟都殺,然而這又是私德評價而不是歷史評價了。

14樓:杜byron

其實當時明月說的好,一般好人做不了好皇帝,能做成好皇帝的人都不是什麼善茬,當然他在同時給予明孝宗朱佑樘既是好人也是好皇帝的極高評價,所以一般來看,人品不是皇帝的必要條件,有時候甚至是個累贅,比如建文帝之類吧

15樓:黎寒

如果李世民不這麼做,說不定連命都保不住,哪兒還談得上什麼歷史地位。也許大家都同情失敗者居多,但不能說他贏了就是他比較無恥。有的人把李大和李三說得跟兩朵白蓮花似的,可誰相信這兩人就純潔得像天使從沒想過要他們兄弟的命呢?

我不認為李二有什麼值得詬病的,他們父子四人玩的是同乙個遊戲,當然要遵守同樣的規則,那些非議李二的人,他們的準則只對他們自己適用,天下人後世人未必認可。這個問題人家鹿鼎公說得很好——秦相我們固然不做,可也不想做岳飛!

李世民的歷史地位就是建立在他當了皇帝的基礎上,所以他成功上位對他的歷史地位只有加強沒有削弱

16樓:戴羽平

百姓敬仰他那是他們有乙個很樸素的價值觀就是,統治者正確處理君民關係,愛民如子,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笑傲江湖》的結尾處令狐沖幫任我行重奪教主之位有這樣的感慨:誰坐在那個位置上,又有什麼分別呢?

倘若李世民沒有開創貞觀之治,不把百姓放在心上,應該大家也不會給贊,評價和楊廣就差不多了吧

17樓:散養仁波切

帝王之術已經和道德無關了,站那麼高,你不心狠手辣死的就是你。從家庭道德或許指責李世民,但是論做皇帝,李世民還是值得尊敬的,被後世所尊敬也是說他做皇帝方面吧

18樓:

評價乙個帝王不是看他如何上位,而是看他如何讓龐大的官僚體制良性運作,在這點上,李世民的兢兢業業和職業道德是歷代君王中少見的。難道我們看乙個皇帝還要停留在他是不是好人這種簡單對錯判斷上麼?不要對歷史人物進行道德評判,這是研讀歷史的原則之一。

遇到長輩以死相逼怎麼辦?

已登出 一般會將自己對這事真實想法直接表達,然後再表明自己的態度以及立場。與此同時,也會將自己對父母在這事所表達的態度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並加以分析。感覺一般情況下,都可以解決問題。當然,這前提是要對父母的性格以及相關的心理狀態最好有乙個比較準確的把握,然後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乙個比較恰當的場合以及氛圍...

如果秦始皇和李世民同在乙個時空,以治國謀略與軍事才能為標準,誰會勝出?

cmg32115 問題本身就是扯淡 誰都知道秦始皇沒有指揮過軍隊作戰治國而言二世而亡也很難談優秀這問題好比是以詩詞水平為標準李煜和李世民誰更優秀?結論 李世民是菜逼 李世民當然不是菜逼但與秦始皇比較明顯遜色不少第一吃螃蟹的遠比你想象的偉大 楓葉 乙個是開創了大唐盛世,有貞觀之治,有開元盛世,乙個是庇...

為何漢人李世民以五胡建立的北朝而非漢人建立的南朝為正統,而女真後裔乾隆卻以南宋而非金朝為正統?

海東侯孔方 題主之所以會有這種問題,就是因為對概念認識不清。因為概念混淆導致了理解錯誤,進而產生疑問。回到問題本身,要解決題主的問題就需要首先明確一點 正統 不是民族概念,而是政治概念。你拿政治概念去思考民族問題當然就會越想越彆扭。這就如同把 光年 當作時間單位來理解,那麼自然就看不懂物理學家在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