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曹操的屠戮行為?

時間 2021-05-12 22:00:17

1樓:簡在我心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雖然很操蛋,但是真的無比好用。

殺身成仁,是君子。

殺人成仁,是君王。

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有必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乃至生命。——這是無數大人物的真實想法。

差別只是在於有的大人物是以此來欺騙自己的良心,有的則只是將其作為藉口來欺騙世人。

2樓:

古語云:殺降不祥

道德經雲: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官渡之戰,曹操殺降七萬。

袁紹帶兵十萬,與曹操進行官渡之戰。結果曹操使用許攸的計策,奇襲烏巢糧倉,焚毀了全部糧草。

這一釜底抽薪的計策,徹底動搖了袁紹軍心,軍心一亂,人數越多,軍陣越亂,潰逃之下,七萬多袁軍淪為俘虜。

但這個時候曹操手裡卻只有三萬人馬,兩萬人如何看管七萬多人呢?十個人一隊的話,三個是自己人,七個是降兵,這隊伍根本沒法帶。

收攏人心,可以慢慢同化,但要保證同化出來是自己的顏色,自己佔七成,還可以同化別人的三成,反過來就會尾大不掉了。

這裡也給大家乙個建議,如果大家創業,擴大總資產是很重要的,但要慢慢來,猛然間擴大融資,把自己從大股東變成小股東的話,別說分成,連你的本金都可能給你吞掉。

對於袁紹而言,如果曹操留著這七萬人,從實力對比來說,兩者依然勢均力敵。而且這麼多青壯,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袁紹的地盤裡,總會有大量無法歸心的。

在戰爭中,只要有乙個人大喊「曹操敗了」,就可能造成混亂,這種混亂除非袁邵被滅,根本無法避免。

而且也別再說官渡之戰曹操三萬能打敗袁紹十萬,他有十萬兵馬就能打敗三十萬了,戰爭不是這麼算得。

官渡之戰的勝利是不可複製的,以後打起來還是新的局面,如果曹操收下了這七萬人,首先曹操糧草壓力會很大 ,為什麼之前只有三萬,不光是沒有人的原因,更大原因是沒有錢,沒有糧。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光說的是先運糧草,更多的是,沒有糧草,連軍都沒有。過度擴軍,就會拖垮經濟,然後造成惡性迴圈。說白了曹老闆的魚塘太小,養不下這麼多魚。

但如果這七萬青壯全死了呢,一方面袁紹承受了如此大的乙個失敗,他的指揮導致數萬青壯死於戰場,這會讓他的威望降到很低,而且與民眾的關係也會變得很差。

而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一結果,對於軍閥混戰時期的人們還是有威懾力的,一戰之後,曹操與人對戰就會占有極強的戰場壓迫力。

還有一點就是,這一戰後袁邵,袁術,以及袁家的第二代,似乎都有些慫了,再也沒有掀起過大的戰爭。沒有雄心開拓,只有心思內鬥,結果越混越差,最後徹底覆滅,也可以說是官渡之戰打折了他們的脊梁。

當然,如果可以,殺降自然是不祥的,但成大事者,臉厚心黑,若殺比生更有利,那他就應該願意去承擔這個「不祥」的命運。

《道德經》有言:「受天不祥,是為天下王。」

天下的王,注定是乙個不祥之人,這就是歷史賦予他們的命運。

3樓:豫西刀客

最後一句正確,答案是肯定的。

翻一翻各代戰亂的征伐史就知道,屠城在每個朝代建立時都在不斷發生,所以天下大亂後人口會銳減,大概之有十之二三,這不是誇張,是真的有死這麼多人。像屠城這種,一下子全城人都掛掉了,人口不少才怪。

曹操之前楚漢之爭,項羽沒少屠吧,像樊噲這種殺豬的肯定也幹過,不過歷史沒寫罷了。光武中興號稱仁義,但像雲台二十八將的賈復是典型的屠城高手,在老大的家鄉南陽都幹起來了,結果還逼反了劉秀的侄子,攻下成都這貨又幹了一票。明代張獻忠的七殺令是最真實的寫照,再義的軍到哪都得殺,越是勇猛的武將越是喜歡幹這個。

一方面是為了立威,讓敵人恐怖,提公升戰鬥力。一方面也是不得已,殺人才能搶東西,搶錢搶糧搶女人老百姓不給你爭才怪,對於手裡拿刀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一刀客了他。再者,這打仗都不確定,留著說不定就跑到對方的陣營裡當兵了,還給自己留禍患,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拿走。

一將功能萬骨枯,大約如是。

怎麼評價崇洋媚外的行為?

Mr Deer 崇洋媚外分可真假。假的崇洋媚外就像爸媽罵孩子時,搬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心裡面更多的是希望國家能夠欣欣向榮。而真的崇洋媚外就是現在的精美精日之流,不是蠢就是壞,他們要麼是一群在社會上不得志的loser,把自己的憤懣轉移到國家社會,盲目的崇洋媚外,很容易被有心人鼓動,他們應該多讀書 幹好...

如何評價陳建斌演的曹操?

曹操是奸雄。既是 奸 又是 雄 新三國的曹操只看到了趨近流氓小混混的奸相,雄 完全沒表現出來。另外,新三國曹操仍不脫四郎即視感。尤其講話習慣性吞嚥動作。甄嬛傳 四郎跟嬛嬛喝豆漿那集為典型。可能由於四郎常常跟妃嬪處於飲食狀態,所以吞嚥動作不覺突兀。新三國又不吃飯閒聊,還講著講著就吞嚥,不知道他咽什麼,...

如何評價三國中的曹操?

曹操和劉備屬於有遠大志向的人。在沒有實權的時候為了實現個人和家國理想表忠於漢室,當他們打著漢室的旗號獲得實權,實現個理想的時候就忠於家國理想。前期漢室是當時家國理想的代表,後期天下趨於穩定之後,三家各自有了代表家國理想的實力。 安安 曹操自己的評價就很中肯了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