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當年過了江東他將是什麼結局

時間 2021-05-05 21:40:48

1樓:乘風

項羽垓下突圍,及時使用反間計或者割據江東,因為韓信、彭越並沒有追擊項羽,並且在垓下之圍之前劉邦還因為韓信、彭越沒來匯合還吃了敗仗,證明漢軍及諸侯並不是鐵板一塊。

韓信離開了齊地,曹參掌控齊國,項羽可以令人告訴韓信劉邦想剝奪其封地,可以跟韓信、彭越以及其他諸侯說,我項羽被滅,後面滅的就是你們,或者引起諸侯譁變,即使不內訌也能放過項羽一馬,因為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

以上純屬虛構。

2樓: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王安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作為北宋著名的大政治家,他看得肯定比你我透徹。

3樓:端木幽

江東子弟幫項羽打贏劉邦,也就是萬戶侯。

江東子弟把項羽腦袋給劉邦,也是萬戶侯。

劉邦當時有刀有槍有糧有地,項羽什麼都沒。

誰缺心眼啊????

4樓:沒有馬的騎兵

一樣是死!漢軍不會給他機會發展勢力。劉邦已經重爵懸賞要項羽的頭了。

你說項羽前腳過江後腳嗷嗷的漢軍會不會殺過去?無解!項羽過江可以,從此歸隱山林。

這樣也許能苟延殘喘。不然過了江東,江東人聽說殺了項羽能封侯,你說他們會怎樣?

5樓:扶桑

不大可能翻盤,陳平,英布,韓信這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都在項羽最強大的時候背叛項羽投奔劉邦,光憑這一點就很能說明問題。

在自己最強大的時候尚且留不住人才,江東雖在但早已大勢已去,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指望有多少英雄豪傑來為日暮西山的自己賣命?

6樓:1qw23er45t

過了江東,江東人不把項羽撕了就算是江東人仁慈了,走的時候帶走那麼多人,就回來了十來個,你覺得江東人還會尊敬項羽嗎?

項羽已經失去了民心。

首先是項羽殺死了楚王熊心,雖然熊心只是個傀儡,但在楚中國人心裡,熊心是君,項羽是臣,以臣弒君,以下犯上,這就是大逆不道在楚中國人心裡,項羽就是乙個亂臣賊子。

第二,從人性的角度看,人們往往崇拜強者,項羽就是乙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真正的強者是劉邦,楚中國人根本不會站項羽的隊。

還有乙個很重要的地方,項羽能不能翻盤,這跟項羽一點關係都沒有,你應該問劉邦會不會追殺項羽,這是烏江,不是太平洋,他項羽過得去,劉邦就過不去了?

這件事的主動權根本就不在項羽手裡,劉邦怎麼做,這才是最重要的。

劉邦大軍渡過烏江很難嗎?

7樓:策劃小烏龍

歷史不容假設,但如果項羽真的肯過江東的話,對他的心智將是一次質的飛躍,所以他有很大的機會。

毫無疑問,項羽是個帥才,但因為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打擊,所以他的成色過剛,情商過低。是一把沒有淬鍊好的劍。遍觀劉邦、曹操、劉備、李自成、曾國藩等歷史上的英雄,都經歷過多次失敗,都面臨過絕境,然而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失敗對他們是一次難得的成長,幫助他們彌補性格和能力的缺陷。

不肯過江東的項羽只是以前英雄主義的項羽,肯過江東的項羽,是肯承認失敗,認識到自己不足的項羽。江東是他的大本營,鍾離眛,季布等大將還在,據有江東,積蓄力量,熬死劉邦,則天下足定!因為項羽只是對秦、齊暴虐,對自己人很仁義,趙楚魏等遺民對他還是很擁護的,政治上幼稚病醫治後,就是乙個無敵的BUG

8樓:我欲登高樓

疊題烏江亭

[宋]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作為著名政治家的王安石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項羽已經失去了整個中原,就算不談民心,只論軍事,項羽也不可能翻盤。

「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廣,此一也;守備繕利,樓撕揗,此二也;粟公尺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此四也;人多勢眾,此五也;士卒父母墳墓在焉,不能不守,此六也;有四鄰諸侯之救,從七也;後有山林草澤之饒足利,此八也;地形之難攻而易守,此九也。主智而勇,讓前方無後顧之憂,此十也;守將善戰,知己知彼,此十一也;賞明可信而罰嚴足畏,此十二也;上下親,吏民和,此十三也;後方萬民樂之無窮,與君同仇敵愾,此十四也。」

這是墨子關於戰爭勝負的條件(原本古文言文 ,七月新番將其譯為通俗語言),這些條件包含了軍事政治和經濟在內的綜合國力,你們看看項羽還有幾個條件佔優勢的?

項羽縱然過了烏江,也不過是再敗一次罷了。

9樓:暴躁的辛迪

如果退回江東,就是拿了蔣介石轉進台灣的劇本,就有個問題:蔣介石到台灣有美國第七艦隊保護才苟活下來?誰來充當第七艦隊保護項羽?解放江東會比解放台灣要容易多。

10樓:你說的對

項羽能打贏所有的戰爭,征服所有的土地,但是他不懂人心,不懂人心的王如何統帥天下?

項羽滅亡秦國自封霸王時,已經是他人生的巔峰,那一刻他是沒有對手的,但是他不會當皇帝,也不願意虛心去學習如何當皇帝。

天下人都被他折磨的苦不堪言,而他還不自知,直到他成為公敵,被天下人擊敗。

回到江東又如何,他能改變自己的性格學習當領導嗎?

11樓:沙盤演兵

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項羽不願意過江東,並非因為愧對江東父老,而是因為絕望。他至死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所以才說,那就是天亡他。

你以為項羽死前甘心嗎?他比別人更加不甘心。所以,他最後還剩28騎,面對數千漢軍,他的反應是相當奇怪的。

不是拼死一戰,不是逃跑另作打算。而是殺將奪旗,向部下證明不是自己仗打的不好。這說明他此時,已經對自己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他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也隨時可以證明,但就是看不到勝利。他這時已經是在不甘的掙扎之中了。

那麼他再逃到江東意義何在。他缺兵嗎?他的兵力曾經遠超劉邦。

能力有問題嗎?用項羽自己的話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打這麼多年仗,都沒敗過。

當年帶領疲弊的義軍都擊敗了秦國大軍,三萬人就擊潰了劉邦率領的幾十萬聯軍。

在項羽看來,江東能提供給他的東西,他早就擁有了啊,並且擁有的遠遠比江東能給的多。自己窘迫到這個樣子,依然可以斬將奪旗。但這一切都改變不了結果,改變不了四面楚歌,改變不了自己心愛的女人自刎在自己面前。

那他到江東會改變什麼嗎?

最讓人絕望的不是江東父老會不會支援他,而是他擁有他想要的一切,他擁有遠超別人的能力,卻依然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他找不到對付劉邦的辦法啊,所以結局還是一樣的。

12樓:唐小兵

苟延殘喘吧,大本營都沒了,其他地方的人還會支援失敗的項王麼。

他不肯過江除了英雄氣概外更多是心灰意冷吧,就算能活著他也不可能像以前那般意氣風發了。

13樓:常言笑

不要忽視了前提,項羽他是咋被趕的?

被誰在後面趕呢?

你們查查韓信戰績,他除了一場不敗,

還有啥特徵?擅長全勝嘛。

啥叫全勝?主將被擒;主將死於亂軍之中;陣斬主將;主將逃至某地被圍,自盡……

換你是主將兄,你敢去和韓信對陣?

凡是和韓信對戰的主將兄,

誰能從戰場上逃掉?

你們找乙個出來看看。

能逃多遠,你們也分析分析……

你們做張地圖……

還逃到江東。你們也敢想。

西楚霸王已經是最牛的,

他基本創造了韓信對戰失敗後,

逃跑的最遠記錄。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我估算的。

你不同意,你估乙個。

14樓:文心

大概會覺得丟人,不敢出來吧。我覺得他鬱鬱一生的可能性比卷土出來的可能性要大。

項羽實際上是個內心脆弱的人(玻璃心?),他很有天賦,總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所以總是受到別人的尊敬崇拜,但一旦犯錯時,就會覺得丟人,很受不了。他也敗過,但是亥下之戰的慘敗大大超過了他的心理承受範圍。

因為總是高高在上,所以驟然被乙個自己從來看不上的人拉下來,一定會拒絕面對現實,最後因極度的憤怒和自厭而崩潰。

從綜合素質上看,項羽是個好將領,但絕不會是個好皇帝。項羽自身性格自滿、暴烈,優柔寡斷又多疑,如果他頭上有個好皇帝約束他,他自己只專注於打仗,那是再好不過了。曹操也是多疑,但他任人為賢,眼睛亮,不好忽悠。

而項羽跟著感覺走,聽叔父的話不聽范增的,他叔父也是胳膊肘往外拐,真是一家人。最後項羽還把劉邦手下準備投靠自己的人給隨便供出來了,這麼個老大實在太不靠譜了,令小弟寒心,他那些個有才華的小弟都跳槽到劉邦那兒了,亞父又比不上叔父,這樣的人誰敢讓他當皇帝。

劉邦實際上是個混混,但他是個膽子大有理想的混混,因為他混所以自知比友人差,要多聽別人的,多像他人學習;也因為混,所以他必須要打好關係 ,大多數事自己幹不來,就能讓別人心甘情願的去幫自己。而且劉邦的腦子也不差,迷糊時,別人只要提醒一下就能轉過彎來。事實證明,跟著聰明人混,自己也會更聰明的,更何況劉邦周圍一大群都是聰明人。

亥下之戰中,項羽明明有機會跑,但還是自殺了。至於虞姬的自殺更是不可思議,我不相信項羽攔不下乙個弱女子 。我猜因為被虞姬看到了自己最狼狽的一面,項羽自身羞憤欲死 ,無言面對虞姬,更無言面對自己,無法承受這種強烈的情感,他想走向自毀的道路,所以就索性不阻止虞姬,她先去一步,總比讓她看到自己的死亡要好。

項羽是天之驕子,野心勃勃,在亂世中只有他敢自稱「西楚霸王」,他不理解也做不到劉邦的屢敗屢戰,項羽是悲劇英雄,但劉邦卻是讓整個西漢都不得不臣服的人。

我覺得,項羽能夠克服心理障礙,過江的機率不大。真過江的話最大可能是被人一棒子打暈再扛走。開頭我就說了,他寧願死也不想丟臉,過江後絕對是能不見人就不見人,隱居當個宅男的可能最大。

如果最小概率的事發生,項羽真的捲土重來,也肯定打不過,他的心氣兒已經被打沒了,士兵們也同樣,即便項羽發揮出最好的狀態,也無法跟蛻變了的劉邦集團打。

最後,我想說,項羽要是把一部分野心轉為臉皮,阻止虞姬自殺,帶著她過江,改頭換面,也是能得到幸福的。

15樓:鶯鶯

如果當初,霸王過了江東,捲土重來,以他的武力值與智力,未嘗不能再戰一場,想當初破釜沉舟,斬斷後路的他,戰爭上更是無往而不利,屢戰屢勝。

可是終究還是選擇了烏江自刎,歷史永遠沒有重來,就像是時間,它只會往前走,從來不會倒流。

無論你的曾經有多麼輝煌,在歷史的鐵蹄之下,終究只會留下一杯黃土。

我不知項羽可曾悔恨,當初因為太過自信而放過劉邦,或許他不後悔,或許他最後自刎的時候也後悔了?

我不知道,也不清楚。

但是我知道,我的人生,在時間的長河中,一去不返,從來不曾後悔,從來不曾懼怕。

人生沒有重來,而我們,不曾悔過曾經!

16樓:佛系青年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經此一役,項羽心理防線已崩潰。

如果項羽奪得了天下,劉邦會是什麼命運?歷史會怎麼評價劉邦?

劍廿三 我覺得會戲劇化一些吧 劉邦這小子,一介平民還想當皇帝?每天就知道喝酒泡妞 你看看被追殺時,連自己老婆都不要了,還推自己孩子下車,虎毒還不食子,這樣的人得了天下還得了?什麼都不懂,只知道一天到晚問別人,自己又不去提公升自己能力,跟現在社會上那些沒有啥特點最後被稱為老實人的人有什麼區別?我的歷史...

如果項羽奪得了天下,劉邦會是什麼命運?歷史會怎麼評價劉邦?為什麼?

Junker 瀉藥。個人覺得楚漢相爭不過是戰國時合縱連橫之爭的繼續,本來就是秦楚爭霸的翻版。但是劉邦稱帝有兩個關鍵性節點 1 項羽弒殺義帝,喪失了自身的合法性 2 張良反對酈食其的分封建議,斷了六國後人的念想。至於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也只能根據史記的有限記載來猜測。至於問題中假想的推演,可能要...

如果一口吃掉乙個地球,它將是什麼味道的?

15年的故事 就是地球的味道。吃蘋果是蘋果的味道,你會管它有什麼化學成分嗎?吃榴蓮有怪味,你關心那個怪味是什麼物質散發出來的嗎?不管味道如何,口感一定不錯。 花下長醉 地球最裡面地核是個鐵疙瘩 可能是化的,壓力很高 中間地幔是岩漿溏心 壓力大到經常噴出來,咬一口也會 外層地殼是個土 石頭和一些其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