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裂的認知,羅翔老師究竟是不是公知?

時間 2021-05-05 21:28:26

1樓:的人

鄭國,百分百實錘的帝國奸細,進獻了一條就是要搞垮秦國的「毒計」。

秦國拆穿了,

秦國照做了,

秦國強大了。。。

公知也好、ngo也好,說的對的地方也要採納。狂熱愛國者提的不靠譜建議,也不能聽。

分析乙個觀點的利弊就好了,非要研究帽子做什麼?

2樓:東方樹葉

羅老師是正直 、善良 、理想主義、 愛國的公知。

羅老師的信念:法律要傾聽群眾的聲音,也要超越群眾的偏見。

我們的信念:法律人要教育人民,也要被人民教育。

3樓:哈哈

現在的網路環境就是,有知識的人火了是公知,沒知識的人火了是土味

有資本團隊的火了是明星,沒經紀人的叫網紅

反正人怕出名豬怕壯,只要你夠火總能給你找到問題,這世上哪有真聖人不帶犯錯的?

4樓:andylee404

這個就要看怎麼定義公知了。

如果還像網際網路某些群體一樣,給公知先樹乙個反面典型,然後把公知當籮筐,把一切想批倒批臭的讀書人裝進去,那我希望羅翔不是公知,在中國讀書人想發表觀點太危險了(並不僅僅指自由派,陳平金一南等其實也飽受批評)。

如果是原教旨的公知,即公共知識分子,羅翔做的事情符合了公共,也符合了知識,那他當然是公共知識分子。不僅是公共知識分子,還是對社會有益的知識分子。

5樓:

就我了解到資訊,他理所當然當之無愧於一名公知。

就衝著他在b站上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向年輕人普法這一點。【公共知識分子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光環,當然「公知」會將其神聖化】

也就是這一點讓他得罪了「公知」這個群體。特別是其中法律精英這個群體。

其實分辨是否「公知」,就在於「公知」是否願意把公知與「公知」割裂開來,是否言行一致汙名化公知這個名詞。【沒錯我用了言行一致一詞】

此次事件其煽動者一定是網際網路記憶中最原始那一批「公知」無論他們批什麼樣的皮。

6樓:依然在不在

這要看你如何定義「公知」這個詞了,若你說的是以前的那種公共知識分子,特指那些具有普通老百姓所不具備的專業知識,且為普通大眾答疑解惑傳道授業的知識分子。

那就目前羅老師的言行來看,稱一聲公知,並不為過。但你若是指前陣子直播被罵關播的矮大緊類「公知」的話,那羅老師還差的遠,中間至少隔了100個懂王!

就這吧,搬磚去。

7樓:何飛

真是服了你們了,不看官方資料的嗎???

即使是截止到物資充足、疫情完全得到控制的今天(9月16日12:000),大陸的新冠死亡率也已經超過了5%,(累積確診90734,死亡4743)。

在缺醫少藥醫療擠兌的2月,羅翔說了個2.1%,你們居然噴他是抹黑式造謠???

8樓:付杉

我覺得有一點。但和微博事件無關。

就拿近期的永州男子那個案件來說,羅翔老師作為乙個門兒清的刑法人,居然可以將明顯的事後加害「擬制」為正當防衛,顯有迎合流量之嫌。不知乙個為迎合「公共意見」而放棄「法律應然」的刑法人,可稱公知否?

個人認為最好的刑法輔導講師還得是柏浪濤。

9樓:小玉彧或戈

看你去怎麼去定義「公知」了。如果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共知識分子,那他是;如果是作為敵對勢力符號的「公知」恐怕他就不合適了;而若是照著價值判斷,把如經典的20世紀法國的公共知識分子起到的作用做標準,那他恐怕還不是。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羅翔是知識分子(不是政治意義上用來劃分的那個)。

羅翔無疑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高階知識分子,但題主所想問題的關鍵未必是由於「知識分子」這個符號化概念造成的。其實我們大家都或多或少能發現,我們國家很多高階知識分子日子過得「過於順利」,對現實社會的認識經常非常幼稚可愛,其實社會的現狀充斥著叢林法則和混沌狀態,而他們還在用自己的認知處理問題。(當然這主要是個zd問題,知識分子作為個體有多大責任恐怕未必)

10樓:雯雯

當下中國,公知概念越來越混亂幾乎不知所云,既然難以定義,又何必妄加定義?不以人廢言,不以言廢人,古老極了的箴言,今天依然不過時。盡可如此而已。

11樓:以中有足樂者

先拽兩句文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如果學不會多多方位去了解一件事或乙個人就擅下結論,是極其愚蠢的。

個體的思維必有其侷限性的,不管他是不是公知。

此處並無攻擊羅師之意,我很喜歡他。

12樓:Kyle Chen

公知怎麼了?非常不解。

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不對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錯常有,錯了就指出,指出就改唄。

符號化,標籤化,惡名化,為什麼?

人人皆小白,事事皆太平,這樣真的就好嗎?

我們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小五 人類的意識本來就需要介質才能接觸到現實世界,意識被困在大腦之中,與真實世界之間隔著血肉和神經組成的籠子。我們的意識從來就未曾接觸過真實,我們感覺熱是因為神經傳導。感覺冷也是因為神經傳導,一切的感官和由此作出的判斷都是電訊號和化學訊號通過數以億計的細胞傳遞的。一些很簡單很原始的病毒就足以摧毀這種...

早熟兒童的存在究竟是不是悲劇?

observer 感覺題主的經歷和我很像,小的時候理性思維比別人發展得早,並且這種思維一直佔主導,並且都非常排斥別人把我們不想要的事強加給我們的做法,我們都很喜歡尋根問底,去探尋一切事情的意義,如果別人無法解釋清楚他們對我要求的意義,我就會抗拒別人的要求。在別的孩子看動畫片的時代,我們一直在思索。家...

人究竟是不是只愛自己的動物呢?

小小 其實你誰也不愛,你只愛自己 愛自己的慾望 希望 夢想。我愛這個人是因為我期待他能實現我的理想,一但他的行為與態度與我所要的背道而馳,所有的愛就消失不見,所以我不是愛別人,而是愛自己,只要能認清這點,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夠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所以這是內觀者第乙個重要的體會。我們常在許多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