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和洪承疇打一戰誰能贏???

時間 2021-05-11 19:45:41

1樓:Magi

從戰績上說,賈似道明顯強於洪承疇。

賈似道曾經在戰場上打敗過忽必烈,力挫過蒙古軍,這是實打實的戰功,他也因此被譽為「再造宋室」。就連外國歷史人都知道他是支撐宋朝,力抗蒙古的人物。當然賈似道最後還是失敗了。

洪承疇幹過什麼呢?率明軍鎮壓過幾次流寇而已。而且他的行為舉動,不過是往省城裡一坐,然後就等著名下的總兵們回報戰鬥結果,如此就算是「督師」了,乙個「督」字已經道破其「監工」的本質。

他並無將帥之能,也恐未盡將帥之職。

在面對後金兵時,洪承疇立刻原形畢露。

洪自詡「十餘年老督師」,卻讓十幾萬大軍在極為狹窄的遼西走廊上被人抄了後路,在一條總寬度不過二三十公里的通道上,居然也能被清兵繞到背後,可見其並無軍事意識,而且他的軍隊和糧食竟然是分開的,結果清兵輕易地斷了明軍的糧,令明軍不戰而自潰。

與洪承疇孱弱的指揮能力相反,松山之戰明軍中來自山西、陝西的總兵和部屬在戰場上打得可並不差,對清軍還稍佔優勢。

總之,松山之戰是標準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崇禎和明朝走上末路,洪承疇要佔大半的直接責任。

明朝兵敗於清,主要應歸咎袁崇煥跟洪承疇二人。十幾萬邊軍是明朝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了,結果被洪承疇一朝斷送。

話說回來,以十幾萬大軍去援救孤懸的,被居心叵測的逃兵頭子祖大壽盤踞的錦州,就是一件極不明智的事。

這一行為經濟上巨虧、戰術上凶險,戰略上極笨。

如果清軍每次進攻,明軍都要這樣大規模跋涉去救,不出兩三次明朝就自敗了。

這一決定或許不是洪承疇作的,但他確實將任務執行得很差。

松山之敗後不到兩年明朝就滅亡了。

而南宋在丁家洲之戰的失敗主要是夏貴、孫虎臣等將未戰先逃。

丟失襄陽之後宋軍士氣低落,已是人心渙散,兵敗如山倒的局面,賈似道也無力回天。這跟松山之戰中明清兩軍在戰場上尚且難分勝負的局面並不一樣。

洪承疇降清之後也幾無戰績,雖然數次出任總督軍務的要職,最後卻只獲封乙個三等輕車都尉,可見無甚建樹,評價不高。

因此,個人認為賈似道的軍事能力還是要強於洪承疇的。

2樓:ironmonkey

賈似道基本上完全沒有帶兵打仗的本領,洪承疇是崇禎末年明朝統兵作戰能力最強的統帥,可以與皇太極打的有來有回那種。

你說賈似道與皇太極打一仗,結局如何?

3樓:看客

兩軍對壘,主帥陣前答話。

賈似道:我有雄兵十三萬。

洪承疇:我也有雄兵十三萬。

賈似道:我有戰船兩千艘。

洪承疇:我有火炮三千門。

賈似道嘆氣:我失敗了。

洪承疇嘆氣:我也失敗了。

賈似道感慨:我成功地逃跑了。

洪承疇感慨:我成功地投降了。

賈似道回憶:我打贏了鄂州之戰。

洪承疇回憶:我鎮壓了農民起義。

賈似道得意:我搞過公田改革。

洪承疇得意:我搞過剃髮易服。

賈似道吟誦:人生有酒須當醉,青塚兒孫幾個悲。

洪承疇吟誦: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

賈似道:我歷經三朝,始終聖眷不衰。

洪承疇:我歷經兩代四帝,始終信任有加。

賈似道:皇帝為我建了後樂園。

洪承疇:皇帝為我設壇祭奠。

賈似道微笑:我玩過蟋蟀。

洪承疇大笑:我玩過太后。

洪承疇全軍譁然,賈似道乘勢攻擊,將其俘虜。幾天之後,謝道清傳旨,將正在絕食的洪承疇賜死。

用現代軍隊和一戰部隊打巷戰,只用機槍,步槍,狙擊槍,火箭筒,該怎麼配置數量?

Heisenberg 說真的要步兵上去就是挨打的,報告大概方位,然後炸平該區域,步槍機槍火箭筒都不重要,打巷戰我選鬱金香迫擊炮和自走防空炮 這一炮下去你和你的建築都去死吧 活著最重要 現代軍隊VS一戰軍隊 一戰軍隊VS八旗兵,兩者差不多差距吧。一戰遇到馬克沁重機槍,步兵就是成綑倒下的稻草。喜歡衝鋒的...

三個一戰裝備和思維的步兵師,打乙個二戰步兵師,誰贏?

我是誰我在哪 美帝的1920年式步兵師或者日本甲級師團兩萬多人而且那時候美帝的師炮是155 輸聯填線用的動員兵師或者中國紅軍一些用來嚇唬敵人的小型軍團才六七千人 你想幹嘛? 宇文 戰例可以告訴你 一戰精銳日軍在菲律賓教二戰美軍做人 二戰精銳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教一戰精銳日軍做人一戰高達 解放軍 在北韓戰...

一戰和二戰有什麼區別?

往如輕歡 一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戰德國遇到了神奇女俠,二戰德國遇到了美國隊長啊 二戰,你比一戰多一戰 一戰打基礎,二戰985 沒有一戰就沒有二戰 滿島光 一戰趕走了國王,二戰打垮了歐洲。一戰結束後,歐洲的貴族幾乎被打垮了,是乙個舊時代的終結。對於大多數英國貴族來說,第一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