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地域歧視嗎?

時間 2021-05-11 17:33:08

1樓:

不僅有,而且足夠寫一本書了。。

皇帝君士坦丁七世還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乙個毒蛇咬了一口卡帕多西亞人……在品嚐他那骯髒的血之後死掉了」。[5]受到地域黑傷害的不止是卡帕多西亞人,還包括科穆寧家族的故地帕夫拉戈尼亞,這裡的人被叫做「豬臀」(choirokoloi)——因為他們最骯髒而且毛髮最為旺盛。

[6]比這個更慘的是呂基亞人,395年有一道敕令宣布呂基亞人不允許加入帝國行政機構。這項禁令到後來才被霍諾留和阿卡狄烏斯解除。

還能說什麼,地域黑可能是大家的通病罷。。

2樓:碩鼠

有啊。大概是漢末起,江東人嫌北人(包括洛陽人)粗鄙沒文化,貶稱北人為「傖父」。《世說新語》裡,對東晉南遷之人,「傖父」長「傖父」短。

直到明末清初,顧炎武還感嘆自己:離群索居,沒啥成就,都快跟「傖父」差不多了。

3樓:乙隻螞蟻

雅典人和斯巴達人的嘴炮

色諾芬帶領希臘雇傭軍從波斯返家途中,在通往平原的隘口處遇到一群佔據隘口的當地人。

統帥之一的客裡索甫斯立刻停止行軍,大家聚在一起開軍事會議。一名指揮官表示宜早不宜遲,吃完早飯立刻衝鋒把關隘奪過來。

色諾芬則認為不要打沒必要的硬仗,我們完全可以夜裡分兵,一路佯攻,一路奪山頭,把他們趕走,還說:「為什麼我老是建議偷襲呢?因為我聽說,客裡索甫斯,你們拉斯蒙第人,至少是你們當中的貴族人(斯巴達貴族),從幼小的時候便練習偷竊,不以為恥,而已偷得法律所不禁止的任何東西為榮。

你們那裡的法律是為了使你能偷得盡可能最巧而設法不被捉住,而偷時被捉住則將受笞杖之苦。因此,現在正是你們表演你們訓練才能的時候,並要小心在偷偷搶占此山時不被捉住,那我們也一定不會挨打。

客裡索甫斯一聽你說這個我可來勁了,也說:「我聽說你們雅典人最擅長偷竊官款。雖然這對偷者是非常危險的。

實際上,你們的最高端的人這樣做的也最多,至少如果他們是被認為有資格統治的真正高人,所以現在也是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斯巴達和雅典人的互黑到此結束,色諾芬還是承擔了奪山的任務。兩軍在夜裡出發,一舉驅逐了敵人,度過關口到達平原地區。

4樓:

有,很多。直接講X人的就有:庸人自擾、杞人憂天、齊人之福、宋人疑鄰、鄭人買履、齊人攫金、魏人鑽火、燕人還國、趙人乞貓、越人遇狗、韓人間秦、晉人好利、楚人學舟,湘人非故人、秦人不暇自哀等……還有(晉)謝不敏、中山狼、葉公好龍、吳下阿蒙、下里巴人、黔驢技窮、夜郎自大、魯斤燕削(燕)、鄭昭宋聾(宋)、鄭衛之音(鄭衛)、朝秦暮楚(諸國)、(楚)自相矛盾、(楚)畫蛇添足、(楚)刻舟求劍、(楚)驚弓之鳥、(楚晉)削足適履、(楚魏)南轅北轍、(楚鄭)買櫝還珠、(齊)濫竽充數、(宋)朝三暮四、(宋)拔苗助長、(宋)守株待兔、(衛)暴虎馮河、蜀中無大將……

5樓:

明太祖之所以為南北榜案大發雷霆,蓋因南北之間,隔閡日久,新朝初立,恐再生怨恨。

「……劉文詳盡考察了遼金時代被稱為『漢兒』的群體的社會狀況與族群特色,以及該群體在遼金兩朝統治者及兩宋統治集團眼中的地位,闡明了他們與南人的差別。而在有關元曲家的重要史料《錄鬼簿》的研究中,有學者發現作者鍾嗣成對與他同居杭州的元曲家中的北人群體『全然無知』,因此設想北方知識分子與南方文人之間存在嚴重的隔閡。

………元人傅若金記《棹歌》若干首,其中一首為:『河上風吹楊柳枝,河邊日落閉門時。前船好待後船至,南人莫被北人欺。』

《曼碩題雁》:豫章揭翰林曼碩《題雁圖》雲:『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物物是江南,不道江南好。

蓋譏色目北人來江南者,貧可富,無可有,而猶毀辱罵南方不絕。自以為右族身貴,視南方如奴隸。然南人亦視北人加輕一等,所以往往有此誚。」

6樓:jcjc123

明代中葉的大臣焦芳,對江西人的憤怒,幾至常情難以測度。焦芳因為黨附太監劉瑾,在明代名聲很不好。其實,他的劣跡並不豐富,只是性格褊急狹隘,每生一點兒恨意,便存在心裡任其醞釀。

他日常專以說江西人的壞話為樂,曾裁減江西的鄉試名額。主修孝宗實錄,則對江西籍的大臣任意醜詆,還舉前朝名臣如王安石、吳澄的例子,說他們敗亂國政,結論是不能「濫用江西人」。

通常以為,焦芳受過江西籍閣臣的氣,故移怒於全省。但官場中的摩擦,本是頂普通的事情,何至如此?此人大概與人交往有一點兒障礙,積累下許多怨恨,江西云云,不過適得其會,易於發洩耳。

明代人原本喜歡說江西人的壞話,《金瓶梅》中有段對話:一位說,那人這麼蹊蹺,肯定是江西人;另一位說,他雖然確是江西人,但並不蹊蹺——可見江西人常被戴上「蹊蹺」的帽子。

那時江西人善做生意,在農業社會,這已足夠成為嫉恨的理由了。遠在更古的時候,齊地的人因為長於經商,屢被各地的人攻擊。楚王曾當著晏子的面諷刺齊人善盜,悻悻之意,溢於言外;直到南北朝的時候,仍有人詈罵齊地風俗淺薄,專慕榮利,給齊地士子起外號叫「慕勢諸郎」,甚至流傳乙個「懷磚」的故事。

說太守初上任,齊地的百姓懷裡揣著一塊磚來磕頭奉承(磚觸地會很響),等到太守卸任,又「懷磚」而來,這次是來砸他。這種故事,一聽就是編派的。

明代一位首輔李賢,說江西人把河南人的錢都弄光了。另乙個叫王士性的人,說江西商人善做無本生意,「張空拳以籠百務,虛往實歸」,意思相當於今天人們說的「空手套白狼」。農業社會對商人的最初反應,便是如此。

南北之爭是老話頭。元明之後,這一爭論本來已近平復。熱鬧的時候是在北宋,太祖趙匡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令不得用南人為宰相。

這一離奇的政策施行了兩朝,直到宋真宗時王欽若入相,才告終結。但那時分歧仍然存在,有名的寇準,便一直排擠南人。他試圖壓抑晏殊,理由只是晏殊是江西人;又曾在真宗面前敲邊鼓,擠掉了一位南方人當狀元的機會,下朝後揚揚得意地說:

「又為北方人爭得一狀元。」北宋前期,北方狀元二十四人,南方狀元七人,便有地域歧視的成分在,而不能據此認為那時北方人的書念得更好。

一次著名的辯論,發生在公元五二九年。主辯的雙方,一是南梁的使臣陳慶之,一是北魏的大夫楊元慎。陳慶之在酒席間說到北方是蠻夷猾夏,正統還是在南方政權,引出楊元慎一大篇演說。

楊元慎第一攻擊南方的風土,說那裡氣候潮濕,多生蟲蚊,人皆斷髮文身,舟行水息;第二攻擊南方的口音;第三攻擊南方的政治,舉劉劭、山陰公主等為例,以證其荒暴。

在我們今天看來,這些主張都很可笑,不能服人,反自見其狹隘。清儒顧炎武論南北學術弱點,說北方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楊元慎的說辭,字字句句倒是言不及義。

話說得越鏗鏗鏘鏘,越顯得有所不能自喻,不然為什麼這麼憤怒?後來陳慶之病了,楊元慎還跑到人家家裡,說了些更難聽的話,號稱咒鬼,實則罵人。人常以攻擊性的行為掩飾不安,此即一例。

7樓:加賀改二戊

春秋戰國時代的地域歧視:宋(河南)、杞(山東滕州)兩國,為前朝後裔(宋為商,杞為夏),因此受到周朝人排擠、嘲笑,多出現在各大寓言故事中。

下面這張圖是《漢書》中對各地的刻板印象:

8樓:名動洛陽

上(唐太宗)嘗語及關中、山東人,意有同異。殿中侍御史義豐張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有東西之異;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賜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預議。

蜀東、西川之人,常互相輕薄。西川人言:「梓州者,乃我東門之草市也,豈得與我為耦哉?

」節度柳仲郢聞之,為幕客曰:「吾立朝三十年,清華備歷,今日始得與西川作市令。」聞者皆笑之。

故世言東、西兩川人多輕薄。

9樓:M Wang

宋孝宗「福建子不可信如此」

李熙嘏退婚呂惠卿孫女「不喜與福建子相交」

蘇軾見呂惠卿謝表於邸報,笑曰「福建子難容,終會作文本」

10樓:耶里福斯特

地域歧視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

我們常說隋朝是乙個大一統的時代。確實如此。隋朝在南北朝的基礎上整合了南方和北方的政治制度、文化基因和社會形態,尋找到了歷史的出口,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時代。

然而在此之前,南朝和北朝的矛盾反反覆覆,雙方都以自己為正統,誰也不願意承認誰,我們可以從當時南方人和北方人對對方的稱呼中感受到這種氣氛。

《資治通鑑》記載稱:「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

在南北朝時期,南方人被北方政權稱作「島夷」,而北方人被南方政權稱作「索虜」。有趣的是,這類罵人話出現在史書編纂體例裡頭,《宋書》就有《索虜傳》,裡面詳細記載了宋文帝北伐北魏時的史事。

誰也不願意被稱作「住在小島上的野蠻人」或「編辮子的野蠻人」吧……

類似的,我們今天常常稱呼男子為「漢子」,這個詞看起來是個中性詞,但是在動盪不安的南北朝,「漢子」其實是北方民族對南方漢人群體的蔑稱。

《北齊書.卷二三.魏蘭根傳》記載了這麼乙個故事,說魏蘭根的弟弟魏愷遷青州長史,「固辭不就」。北齊顯祖高洋聽聞這事,大怒道:「何物漢子,我與官,不肯就!」

嗯,君主的情緒起來了,罵起人來是不顧形象的。

看來古人也是有明顯的地域歧視的,這種東西很大程度上是由古代王朝的政治理念所決定。我們知道傳統中原王朝喜歡強調自己是正統,對待周邊民族自然是用「蠻夷戎狄」來稱呼。

再從《聖武記》裡找乙個例子吧。我們知道康雍乾三代皇帝為了平定準噶爾殫精竭慮,後人魏源在近代為了標榜前朝皇帝的工業,寫下著名的《聖武記》,我們來看看這部作品是怎麼描述準噶爾人的。

《聖武記·乾隆蕩平準部記》:「 初,準部一共計二十餘萬戶,六十餘萬口。猰狳其性,封豕其能,不作賊者不齒於人數,一人能劫數人者為壯士。

能勞苦,勇戰鬥。各回城及哈薩克一聞其至,則闔匿奔竄,虜掠驅載惟所欲,相詈者至以厄魯特為詬厲。」而且這些綽羅斯人「世濟其兇,狼生貊,貊生貔,致我祖二宗,三朝四顧,旰食仄席,戍塞防秋,中國耗弊」。

行吧……寫得跟妖魔鬼怪似的。

讓我想到了紅極一時的《菊與刀》。乙個沒有去過日本,而且對日本人並不了解的西方學者在自己的作品裡講日本女士分娩時不用發聲這樣匪夷所思的故事,說什麼民族性格向來如此,大家仔細想想難道不覺得很搞笑嗎?

所以民族性格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基因決定的嗎?我們可不可以說準噶爾人的基因天生就是暴虐的,漢族人的基因向來都是溫和的,滿族人的基因從來都是惡毒的?

很明顯不能這麼說。

想想也正常,民族主義的一大功用就是妖魔化對手,使對手徹底失去所謂的人性,而這種手法也為日後各種殘酷的招數提供了合理性。由此我們不用覺得奇怪乾隆皇帝下令根絕準噶爾人,最後留下了乙個沒有準噶爾人的準噶爾盆地。

地域歧視和民族歧視可以妖魔化對手,將被歧視的物件描畫成「壞傢伙」,這樣我們做什麼針對他們的事時底氣往往會足一點,是不是?

兩者背後往往有什麼昭然若揭的目的。

歷史真是個無限迴圈小數。

如果我們仍然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陌生土地上的人,去歧視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民族,那麼我們一定會忽視一些很現實的因素,從而無法形成完整的認識。

民族主義能夠讓你對你不曾做過的事感到自豪,對你不曾謀面的人充滿憤怒。

古時候取表字是什麼時候?

嘟嘟 律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但事實不是完全如春秋時代那麼嚴謹。男子主要是公侯世家襲爵或承官提前行冠禮,女子提前取字的也甚多,我妄自揣測是一種疼愛與冀望。打個比方,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嫡四女晉陽公主,皇后早逝,太宗躬親撫於立政殿,真真是金枝玉葉大唐明珠了。因為父母的尊貴和疼愛,她是少數能...

古時候的盔甲能抵擋猛獸攻擊嗎?

克洛克達爾 有乙個不知道算不算 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張 昭變色而前曰 將軍何有當爾?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權 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間不置蓋,一人為御,自于中射之。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樂。 甲殼蟲 一般猛獸,都有比較鋒利的爪子,而且,盔甲基本上不可能覆蓋全身,...

古時候牛肉貴還是豬肉貴?

王威 我看了其他答主的內容後,再寫的。三千年吃肉史 牛羊才是最貴族化的肉食 鐵血網 我知道的也並不比這篇文章內容多。只能說一些我知道的,這篇文章中沒有提到的一些碎片知識。樓主您看著玩兒。1 關於 特別 這個常用詞。這個詞可以反映牛肉再古時候 先秦到秦漢 的地位。特 這個字,本來只有乙個意思,就是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