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上朝的時候說的是蒙古語還是漢語?

時間 2021-05-11 14:34:28

1樓:秦始皇

元朝人只有極少數人會蒙語,主體漢語。皇帝一般見漢人說漢語,見蒙人也許說蒙語,特別是中後期基本上說漢語了,元朝皇帝的儒學造詣都不低的,因為當時不會漢語漢字就會被當作文盲。

2樓:跋涉萬水攀千山

金陵使者渡江來,漠漠烽煙一道開;

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無刻不召回;

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歸去誠心頻囑咐,春風先至鳳凰台

鳥啼紅樹裡,人在翠微中……

以上詩和對聯均來自元順帝

3樓:袁慰亭大統領

元朝皇帝是以蒙古語為主的,他們以蒙古語為國語,雖然元朝有進行漢化,但是蒙古文化也保留了很多,不少紀錄片就說過元朝皇帝上朝是以蒙古語為主的,漢人臣子要習得蒙古語才能當上大官。而且,元朝的朝廷官職中,蒙古人和色目人佔據多數,漢人並不多,連色目人在朝上都說蒙古語,何況是漢人。

元朝皇帝和清朝皇帝最大的區別就是漢化方面,元朝皇帝雖然有幾個精通漢語的皇帝,但是大部分的皇帝都是以蒙古語為主的。而清朝則不同,CCTV說過愛新覺羅家族在漢化方面就挺深的,例如某紀錄片就說過愛新覺羅·覺昌安和愛新覺羅·塔克世父子就精通漢語,愛新覺羅·塔克世的兒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也是精通漢語,至於他的兒子方面,大部分也是會漢語的,其中愛新覺羅·皇太極的漢語程度就非常不錯。不過,愛新覺羅家族自古以來就是明朝在東北的世襲封臣家族,畢竟是大明的臣子,漢語肯定要精通一點的。

而蒙古的孛兒只斤家族受到漢文化薰染少,所以他們上朝說蒙古語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並不是所有孛兒只斤家族的統治者都說蒙古語,例如金帳汗國、白帳汗國、青帳汗國和伊爾汗國就突厥化的很徹底,例如金帳汗國的大汗「孛兒只斤·月即別」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自己的姓氏改成穆罕默德,後來金帳汗國的大汗都幾乎有好幾個伊斯蘭姓氏,但是他們又保留了孛兒只斤的姓氏,所以他們的名字顯得特別長,例如第四十一任金帳大汗就叫「孛兒只斤·賽亦得·阿黑麻」。不過突厥化嚴重的不僅是金帳汗國,還有剛剛說的伊爾汗國,例如伊爾汗國的蘇萊曼汗名字就叫「孛兒只斤·蘇萊曼·本·雅失木忒·本·旭烈兀」,而且伊爾汗國後期的大汗已經忘記蒙古語怎麼說了,連蒙古文都不會寫了,例如某紀錄片就說過伊爾汗國的末代大汗孛兒只斤·努失兒完就不會說蒙古語,也不會寫蒙古文,而是用外族語言和文字。

金帳汗國、白帳汗國和青帳汗國還算好點,突厥化還能保留一些蒙古語言,直到滅亡之前,他們的原有語言還算是有的。而伊爾汗國後期連自家文化都不記得,實在是悲劇。只能說元朝皇室的確算是蒙古帝國的正統繼承者,因為他們是唯一能保持蒙古文化的孛兒只斤家族。

另外,察合台汗國雖然也是突厥化汗國,但是卻能保留住自身的語言文化,因為察合台汗國是蒙古語和突厥語混用,而且不少大汗都受元朝皇室影響,例如察合台大汗「孛兒只斤·也先不花」早年就住在大都,除了會說突厥語言,也精通蒙古語和漢語。

4樓:楊氏子昂

元仁宗復科舉,文宗漢文化程度非常高,詩文俱佳,又闢奎章閣,順帝曾在南方生活,漢文化水平也很高,這幾位皇帝說漢語都是沒問題的

5樓:句玉

手頭資料只有《元史》,所以先不論作為史書的陋劣如何,其實本書中是有很多材料能反映這個問題的。

首先,有一條很明確的答案在《志第十八禮樂一》裡面,說的是「皇帝即位」時在朝堂的儀式,明確說詔書要「侍儀使以詔授左司郎中,郎中跪受,同譯史稍西,公升木榻,東向宣讀。通讚贊曰「在位官皆跪」。讀詔,先以國語宣讀,隨以漢語譯之。

」先國語而後漢語,也即意味著,在朝儀上,漢語只是國語的輔助而已,是專門翻譯給「不通國語」的漢臣聽的。

又有一條證據在《本紀第十七世祖十四》,說:「河南、福建行中書省臣請詔用漢語,有旨以蒙古語諭河南,漢語諭福建。」可見詔書以蒙古語是常例,改為漢語倒是格外開恩,詔書也如此,朝堂上的對話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有證據證明元朝上層的蒙古、回回、畏兀兒等貴族幾乎不通漢語,如書中有幾條關於元朝皇帝讀書的記載:

帝覽《貞觀政要》,諭翰林侍講阿林鐵木兒曰:「此書有益於國家,其譯以國語刊行,俾蒙古、色目人誦習之。」

翰林學士承旨忽都魯都兒迷失、劉賡等譯《大學衍義》以進,帝覽之,謂群臣曰:「《大學衍義》議論甚嘉,其令翰林學士阿憐鐵木兒譯以國語。」

以《通鑑節要》用蒙古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以疾請入覲,進譯語《資治通鑑》,帝即以賜東宮經筵講讀。

撫循部曲之暇,則命也滅堅以國語講《通鑑》。

《通鑑》和《貞觀政要》並非很艱深的書,然而諸帝非讀翻譯版本才能解,這與乾隆等帝生活中大量用漢語著述的情況絕不可同日而語。

又,元代用人乙個很重要的條件似乎是通不通蒙古語,這也有許多證據:

阿魯渾薩理,……幼聰慧,受業於國師八哈思巴,既通其學,且解諸國語。

耶律阿海,遼之故族也……天資雄毅,勇略過人,尤善騎射,通諸國語。

劉敏……俾留宿衛。習國語,閱二歲,能通諸部語,帝嘉之,賜名玉出幹,出入禁闥,初為奉御。

制宜(鄭鼎子)小字納懷,性聰敏,莊重有器局,通習國語。

趙璧……令蒙古生十人從璧受儒書。敕璧習國語,譯《大學衍義》,時從馬上聽璧陳說,辭旨明貫,世祖嘉之。

張惠……居數年,盡通諸國語,丞相蒙速速愛而薦之,入侍世祖籓邸。

梁德圭,字伯溫,大興良鄉人。初給事昭睿順聖皇后宮,令習國語,通奏對。

(還有很多,恕不詳備)

上述材料尤可關注的是劉敏和張惠、梁德圭,三人都是因為「通國語」才入侍元帝和皇后的,這可以從反面證明,帝后們不解漢語,至少是不能流利使用蒙古語以外的語言做日常交際,否則,不應有此需要。

綜上,我認為至少在元末葉以前,朝堂上皇帝應是說蒙古語的(有譯臣可以翻譯)。

6樓:蘇沉

元朝是有朝會的,名叫庫里臺大會。

元史卷六十七志第十八禮樂一記載:

元之有國,肇興朔漠,朝會燕饗之禮,多從本俗。太祖元年,大會諸侯王於阿難河,即皇帝位,始建九斿白旗。世祖至元八年,命劉秉忠、許衡始制朝儀。

自是,皇帝即位、元正、天壽節,及諸王、外國來朝,冊立皇后、皇太子,群臣上尊號,進太皇太后、皇太后冊寶,暨郊廟禮成、群臣朝賀,皆如朝會之儀;而大饗宗親、錫宴大臣,猶用本俗之禮為多。

世祖至元八年秋八月己未,初起朝儀。先是,至元六年春正月甲寅,太保劉秉忠、大司農孛羅奉旨,命趙秉溫、史槓訪前代知禮儀者肄習朝儀。

元史多次提到元朝禮制多從本俗,初期庫里臺大會用蒙古語應當是必然的。窩闊台時耶律楚材初定禮制,當時也大概是用蒙語的,因為看元史行文,僅僅是提到規定座次和起坐的規矩,並沒有上文寫的那麼繁瑣。

然而後來忽必烈派了趙秉溫、史槓去亡金和亡宋學習禮制,確立了元朝的祭祀和朝會制度,這之後就必然要用到漢語了,具體比例不能確定,但基本面可以確定,必然會用到漢語。

元朝王爵的蒙古語是什麼?

元史太祖本紀 提到 乃蠻部長太陽罕 指台不花。太陽 即漢語的 大王 是臺不花的父親亦難察從金朝得到的封號。屠寄 蒙兀兒史記 亦難察受金爵,為本部族大王,語訛為塔陽,兼蕃漢語稱之,故曰塔陽罕。也有譯成 太陽可汗 泰陽 帶陽罕 的。這個 陽 有可能是 王 ong受 大 的韻尾 i的影響,也可能是當時漢語...

如何區分蒙古語的後兩個讀音

威力斯 答案是,只能死記硬背。傳統蒙古文的劣勢基本體現在這裡。海量的詞綴和固定搭配再加上拼寫隨意性大。因此死記硬背的東西相應就比較多,對初學者而言相當不友好。而且題主要注意,一直以來這種文字教育的主要受眾都是有一定蒙古語基礎的兒童,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字辨認的能力肯定是你們這些沒有基礎的人不可比擬的...

清朝皇帝上朝的時候說的是滿語還是漢語?

netkiller 見到滿族大臣就說滿語 見到漢族大臣就說漢語 見到蒙古大臣說蒙語 後宮多數說滿語。清朝晚期滿語衰落,但是滿語影響深遠,那些來中國的傳教士是說滿語的,可不是漢語。因為對於西方人來說滿語根他們的語言很想,滿文根字母一樣,可以15天掌握滿文本母,快速學習滿文。另外滿文寫成的中國傳統書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