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有大炮,後金沒有,為什麼薩爾滸之戰明軍還輸了?

時間 2021-05-09 15:39:35

1樓:藍色起源

1明軍在深山老林裡行軍,沒帶大炮

2明軍來自南方,不耐寒冷

3女真軍以逸待勞,明軍輕敵冒進

4努爾哈赤在明軍內安插間諜,早有情報

5努爾哈赤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對明軍各個擊破

2樓:艾歐里亞

那個時候的炮沒啥用,不能形成火力壓制,甚至一百年後的拿戰,騎兵還是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的,拿破崙的鐵甲騎兵在滑鐵盧都衝到威靈頓跟前了,機槍的出現才給騎兵教做人……

3樓:亞述鐵軍

雖然說要分進,合擊,但也要看怎麼分。按照明軍和後金的軍力對比,分兵兩路比較合適。

別說什麼補給之類的撐不住之類的事,真的撐不住,這仗就不該打。

4樓:閒風孤雲

這裡關於薩爾滸戰役問題,給大家分享幾個嚴重的事實。

1,分兵是否是錯誤的?

分兵本身是沒有什麼錯誤的,因為歷史上類似的戰役早就有過了——成化年間對女真的討伐戰就是這麼打的,分兵可以防止敵軍分散逃跑。而之所以分為四路大軍,實際上從現代的地形圖上可以看出來,這四路軍的行進路線剛好是沿著建州的河谷,集中到赫圖阿拉的路只有這四條,因此建州也完全能判斷明軍肯定是從這幾路進軍。

2,杜松是否戰略上冒進了?

答案是沒有,因為實際上是反過來,杜松嚴格遵守戰前約定的進軍速度,期間因為大雪,其他三路都因為大雪而延遲了行軍,反而杜松冒雪前進,在三月一號抵達薩爾滸,而理論上應該此時和杜松匯合的馬林部因為延遲了行軍反而還沒有抵達,直白來說,杜松怕因為延遲行軍而賣了馬林,但是實際上自己被馬林給賣了(當然,不是主動的,是天氣問題)。

你要問為什麼杜松不去聯絡一下馬林? 因為整個薩爾滸戰役從前到後沒幾天,根本就來不及。因此,杜松根本不是戰略冒進。明軍心理有優勢,以為是第二次成化犁庭。

3,杜松是不是戰術上冒進了?

答案是沒那麼嚴重,很多人喜歡說杜松是「瘋子」,冒進莽一波把自己莽死了,而實際上杜松抵達薩爾滸的時候,之所以主動發動對後金的攻擊不是因為他傻,而是因為他發現八旗軍後,想選擇大軍前進主動擊潰同樣是主動出戰的敵方(在敵方已經在兵力上比自己多的情況下,還採取保守的策略反而是讓敵方發揮優勢來包圍,因此突然主動出擊擊潰敵方不是乙個純粹的昏招)。

但是後金利用地勢,通過水壩攔水降低水河水位引誘杜松部過河,等到杜松部一半渡河後突然放水切斷杜松部,最終把杜松分割包圍吃掉。

這裡總結,不是杜松冒進,實在是努爾哈赤確實是乙個用兵高手,善於利用地形。

後金軍勝利的原因,既利用了明朝的劣勢,更發揮了自身的優勢。尤其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指揮得當。他針對明軍「兵分四路,分進合擊」的方略,採取「集中兵力,合進分擊」的對策,就是以「集中兵力」對「兵分四路」,以「合進分擊」對「分進合擊」,兵法之妙,就差一字――是「合」字還是「分」字?

一合一分,決定勝敗。努爾哈赤指揮藝術的精華是12個字:集中優勢兵力,逐路擊破敵軍。

薩爾滸之戰是努爾哈赤軍事指揮藝術一次精彩而經典的表演。

明朝與後金的薩爾滸大戰,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其一,明朝軍隊損失慘重。明軍文武將吏死亡310余員,軍丁死亡45870餘人,陣失馬、騾、駝共28600餘頭匹。遼東明軍遭到毀滅性失敗。

而後金八旗軍,號令嚴肅,器械精利,紀律整肅,賞罰嚴明,兵馬精強,勇猛拼搏,是當時中國一支最強大的,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支最富有戰鬥力的騎兵。

其二,大明皇威受到挑戰。明軍薩爾滸敗報傳到京師,廟堂內外,朝野上下,舉國震驚,一片恐慌。內閣大學士方從哲說:

「三路喪敗之後,人心不固,兵氣不揚。」這可謂是其時的真實寫照。而後金則人心振奮,躊躇滿志,膽氣更壯。

其三,明清歷史的轉折點。薩爾滸之戰使明朝和後金互換了位置:明朝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由防禦轉為進攻。

後來乾隆在《薩爾滸山之戰書事文》中說:薩爾滸一戰,使「明之國勢益削,我之武烈益揚,遂乃克遼東,取瀋陽,王基開,帝業定」。

明軍薩爾滸大敗後,又相繼失陷開原、鐵嶺。

5樓:XteamTossboy

分三路來看。

杜松這一路,先是輜重(這裡包括大炮和戰車)給扔下了;然後攻界凡城的時候又被河水截成薩爾滸和吉林崖兩部,全是輕裝步兵,後金先吃掉了薩爾滸大營再把杜松包了餃子。杜松這一路人員非常雜,基本上都是宣大調來的客兵,杜松自己能掌握的親信家丁和遼東主兵不足(杜松曾經請求楊鎬給錢招募家丁,但是楊鎬也拿不出錢了),部隊裡面和杜松平級的總兵就有倆,打起來實際上是很混亂的(杜松自己也向楊鎬吐槽過指揮困難),根本無法指揮,被滅掉不奇怪;

馬林這一路確實是擺開堂堂之陣和後金拼了一場,馬林這邊基本上都是遼東主兵,又得到杜松扔下的輜重部隊的加強,但是後金人數優勢,馬林打了半天沒打過,最後還跑出幾千人去,實際上在明末來說已經算表現不錯了;

劉綎就不用說了,本身帶的就是最爛的雜牌子軍隊,而且還有楊鎬的監軍跟著,後金故意用繳獲的大炮放空炮偽裝成前方正在交戰的假象,那麼劉綎就非得剋期進兵不可(否則會被監軍殺掉),結果在路上被打了埋伏,包了個圓,GG。

6樓:蘇清洌dx

明軍主要裝備是小口徑佛郎機,幾路明軍帶的都不少,尤其是車營。

題主這裡大炮指的是?

如果說是紅夷大炮的話,不可能存在原因有二:

其一,帶不了!薩爾滸是長途奔襲,戰略目的應該是尋殲建奴主力,在保持必要的戰力和機動性前提下當以後勤為第一要務。試想當時滿洲的地理條件,絕對是噩夢!

其二,帶了也白帶!17世紀的炮還是實心炮彈,這玩意打城塞一類固定目標還行,打移動目標就是天方夜譚了。對以重步兵和騎兵為主力的建奴八旗主力,還是開花彈靠譜。

7樓:小小小粉紅

薩爾滸之戰的輸贏,跟火炮沒啥關係了,那主要是野戰,又不是攻城守城,重炮拉不動,小炮又傷害跟不上,本來那個年代的火炮不夠靈活不夠強大,再加上明軍崩盤太快,有炮又能輸出多少傷害

8樓:刻舟

1.後金也有大炮,質量、數量都不比明軍差。

1.那個時候還要靠肉搏決定勝負,單拿後金皇帝就有多次下馬衝擊明軍取得勝利的記錄。

9樓:眼哆哆

薩爾杵,清軍打的是游擊埋伏,把明軍分而擊之。明軍統帥居然把打仗時間地點都通知了努爾哈赤。和當年建文帝失天下一樣,作死連擊。

明軍的火炮都架在城頭上,作用是有的,把努爾哈赤炸死了。打仗帶的是從葡國進口的火槍,17世紀的火器也就那樣了。打一發裝一下,野豬皮的大刀早上來了。

戰術、作戰經驗、將領,在冷兵器時代起絕對作用。

薩爾滸之戰,明軍損失很大,但後金也損失很大,如果明軍再堅持拼一下,是否可全殲後金?

不能,軍隊都爛透了當時,以少勝多的精髓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攻一點。野豬就是這麼打的,家豬就 後人怎麼看?後人也很絕望啊。 Erwin114 沒可能就一項山海關總兵杜松帶著鋼盔被後金人一箭爆了頭。這還是野戰軍的軍備。軍備如此,士氣更不必說了 要不然後來的廣寧也不會因為孫得功一句話就慘敗如斯我在前方效死你在...

為什麼明末官軍與後金軍對壘中,基本沒有出現隋末唐初那樣中軍主將帶兵破陣的情況了?

夜彈月下琴 李世民玩的是重騎破陣的那一套,而重騎在火器時代的作用沒有冷兵器時代大,屬於逐漸被淘汰的兵種。重騎最大的作用是破陣,但在火器時代用火器就做到這一點。而且在火器面前重騎非但不能破陣,反而是活靶子。重騎成本高,沉重的盔甲又擋不住火器的轟擊,淪為雞肋。清軍的重騎嚴格來說是騎馬重步兵,下馬步戰為主...

木頭有熔點和沸點嗎?如果有,為什麼沒有液態和氣態的木頭呢?

王雙 我想到乙個有趣的問題,在真空中持續加熱木頭,木頭會如何變化?我覺得木頭也會變軟,像一塊棉花糖,最後可能得到一鍋糖漿。看來木材持續加熱會直接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產物有氣態液態和油,最終的固態物大部分是碳。這個感覺就像問乙個班級 一會你們班級的表演節目是什麼?他們說 原地解散! SkyF 大部分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