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元璋或李世民來指揮夷陵之戰,能打贏陸遜嗎?

時間 2021-05-09 11:55:14

1樓:小魚

換二鳳二鳳根本不會打

劉備為什麼急著打東吳?因為他知道隆中對失效後,他要想活著完成大業,或者最起碼給兒子留個好基本盤,手段有二:

一,跟渣權聯手,吞掉曹魏至少一半土地

二,乾掉渣權,跟曹魏南北對峙

劉備選了二(是我我也選二)

然而選二風險是很大的,一來東吳沒那麼好欺負;二來誰也沒法保證曹魏會一直看戲

劉備能不知道這個?

既然知道,他為啥急著做選擇呢?

因為他年紀大了

要那個百萬軍中百步穿楊的二鳳去,憑他身體素質,他不會貿然動手,他會繼續等

二鳳強的不是只有戰術,還有戰略

2樓:月落烏啼

受三國演義的毒害太深,認為劉備軍事能力一般,劉老闆其實是很厲害的,無論是打仗,用人都是達到了開國帝王的水準的,奈何碰到了曹操,且劉備起勢時,基本上天下大勢已定,無力回天了。

3樓:風雨者再戰

難說。能肯定的是肯定不會輸那麼慘。

得明確怎麼算贏。

如果是擊敗陸遜軍,但沒有殲滅東吳主力,然後求還是比較容易的。如果是重創吳軍主力,收復荊州,這就困難了,但不是不可能。如果是滅掉東吳,把替關張報仇,兩分天下,這就更難了。

而且換他倆來,也許根本不會打起來。他倆不太會這麼急得去給關羽張飛報仇,畢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們一定會先聯吳伐魏,等把魏國打得不能翻身後立馬幹東吳來報仇。

或者先和東吳打,打服後在聯手伐魏。

兄弟加戰友,劉備非常在乎,他倆可能沒那麼在乎。

李世民不說玄武門。

李君羨跟隨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戰,就因為「女主武氏有天下」的謠言,坐罪處死。

張亮(不是模特,開麻辣燙的張亮)也是,南征北戰,玄武門之變前去洛陽給李世民在洛陽結交豪傑,被李元吉告發抓住,怎麼拷打都不說,之後以謀反罪被殺。

侯君集謀反確鑿不說了。

朱元璋也是現實和利己,相權威脅皇權,胡惟庸案,牽扯甚廣,蕭何加親家李善長族誅,宋濂也被牽扯了。朱標死了,無人能駕馭藍玉等人,立馬除掉藍玉等人。

4樓:摩訶不思議

不能。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

正所謂「主不可因怒而興兵」,劉備犯了兵家大忌!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蜀軍已是既衰又竭。

正所謂「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蜀軍對地理根本沒有充足的勘察,一竅不通,怎麼贏?

正所謂「以逸待勞,置之死地而後生」,吳軍早就把網拉好了;

其實上述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吳的氣數還在,此乃天道,非戰之錯。

5樓:不思君

這種問題,以我的觀點要從個人的性格和能力來看。

一,朱元璋怎麼和對手玩的呢?

1,拖字訣,能不打不就不打,當著你的面慢慢建塔防。

2,圍字訣,能包圓了,就不放乙個口子,和你跳同心圓拉手舞,嗨得沒白天沒黑夜的那種。

3,鎖字訣,封了你的發展,斷了你的糧草,孤立你的城池。

附:再加上他的手下蠻得很,雖混戰時各自為戰,一旦會合,只認朱元璋的命令,乙個小小的夷陵怎麼夠他玩,什麼憑依水險地勢,人家打北方的時候也只是半個月就掃平了,我說的是掃平了,不是占領,就是路過時打打,打完了就繼續打下乙個,都不派執政官不留兵駐守的那種。

二,李世民,天策上將,用現在的名詞,兩個字,無雙。

1,勇字,身先士卒,那是真的衝鋒在前頭打仗啊。

2,智字,行兵前已經謀定,人家定計是在馬上定計,幾乎沒有謀士。

附:平定天下,沒有敗跡。

副將:報將軍,夷陵拿下了。

李世民:夷陵?就剛才衝過來的那種爛塘地?

副將:是,將軍。

李世民:那個要擋我的陸遜呢?

副將:現在應該逃到河南了,抗著孫權逃的,沒騎馬。

6樓:司宵子

很難,雙方都是用兵特點都是穩紮穩打、謹慎持重、不驕不躁、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戰術,這樣一來就是持久戰,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和談退兵。

7樓:槓次

如果考慮當時蜀國的形勢、劉備的處境,即使換史學公認第一能打的李世民來,他也打不贏。

如果不考慮蜀漢「要不要臉」這個問題,那就不好說了,畢竟陸遜也不算厲害。

首先要明白劉備也不是吃素的,昭烈皇帝可不是演義裡只會哭哭啼啼、跟人睡覺的軟蛋,他可是乙個時代最傑出的幾大人物之一。只能說當時蜀吳兩國的態勢、夷陵 -- 猇亭戰線的形勢決定了當時留給劉備的選擇只有全面撤退和七百里聯營兩個選項。但這時候的攻方不撤,基本等於必輸。

因為夷陵山脈的地形條件決定了守方必勝。

劉備當時撤是肯定不能撤的,旗號已經打出來了、口號已經喊出去了,因為幾座東吳的聯營打不下來就撤退那回去這皇帝還怎麼當?

只能硬著頭皮打。但是崇山峻嶺、酷暑難當,東吳的營寨一座一座又一座,打也打不下、拆也拆不完,連戰數月兵疲馬乏,戰事已是膠著狀態,誰強攻或脫離出去都得被扒層皮,怎麼辦?當下最好的辦法是暫且不打了,避暑、養兵,來日再戰。

既然只能避暑了,當道找沒陰涼的地方紮寨行不行?當然不行,夷陵山脈是一段魚腸形的峽谷,難受的地方就在於你不聯營,敵軍攻過來,後續援軍趕不到、部隊展不開,分分鐘吃你一部分調頭就跑。守方有深溝高壘的營寨加持,可以說戰場主動權完完全全掌握在守方手裡。

其次就是如果在烈日下面紮營,恐怕還沒等陸遜來打,士兵們熬不住酷熱,溜的溜、跑的跑了,劉備當時也是有點盲目自信,覺得從開始到現在陸遜一直都是守勢基本不主動攻擊,所以「逼」得劉備「只能」七百里聯營、一頭紮進樹林茂密的「火爐」裡了。

簡單的說,條件已經被限制的很死了,就那麼個地形、就那麼個態勢,就算李世民來了除非他不顧兄弟義氣、不顧國家顏面、不管帝王尊嚴,撤出夷陵猇亭戰線等待時機擇日再戰,不然他也玩不出什麼花來。

但是!有乙個人說不定可以在這種條件下創造奇蹟 --- 韓信。

韓信真的是個BUG,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歷史上最能打的其實應該是韓信,韓信當時真的是變著花樣的吊打項羽、龍且等一干當世最牛的名將。韓信最讓人害怕的是,你不知道他的上限在哪,各種招式、各種花樣贏。多打少能贏、少打多也能贏,包圍戰能贏、背水一戰絕境也能贏,而且每次贏的方法都不一樣,每次都讓人拍案驚呼:

「這TM也可以?」

8樓:花剌子模的信使

打仗的話,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缺。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若缺任何一樣,都可能慘敗。

我記得有一位答主說過,夷陵之戰,陸遜天時地利人和都佔盡了。

關於「地利」這個方面,可以算是夷陵之戰勝利的關鍵點。好多答主都說了,不是劉備要連營,是劉備不得不連營。夷陵——猇亭那裡的路,其實真的要人命。

其實,陸遜對地理優勢的利用以及對人的解讀,是非常厲害的。何況是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上。所以,不論時間地點就簡單粗暴地問李世民或朱元璋能不能在夷陵打敗陸公,是不太恰當的。

有點緊張,所以多說了一點,可能有些地方邏輯有些混亂,見諒。

9樓:袁浩

漢末前期最強的軍事統帥是曹操袁紹,先主倒不是說不會打仗,畢竟也是老革一名,但這個跟袁公路都打個五五開的戰績確實是很難說的上是一名高超的軍事家。

而李世民和朱元璋的戰績在帝王中起碼排名前三之列,雖然任何事都可能發生,不過普通重點班學生換成全國奧數冠軍去考同一套數學卷,得分肯定會高很多。。。。。

10樓:易知易行

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率6萬步騎,4萬水軍,征伐高句麗,以損失2000左右的兵力,斬殺高句麗軍隊4萬餘,俘虜7萬餘。

其中,安市之戰,唐軍三萬人,打敗高句麗十五萬大軍,斬兩萬餘,俘三萬餘。

由於糧草不濟,李世民被迫撤軍,深以為恥,自認伐高句麗失敗。

李世民打贏陸遜是必然的,關鍵是怎麼個消滅法,用時多久的問題。

朱元璋用兵之道,那也不賴,就看陸遜能堅持多久戰敗。

11樓:宇宙艾

先說李世民吧

李世民如果抽到蜀漢的話

他看看基本盤,想都不用想,就直接北伐了...

哪還用得著去打孫權

在他看來,曹魏和東吳都會被自己推掉,只是先後問題什麼三分天下,什麼大漢王朝,不存在的,老子直接從漢中平推況且李世民知人善任

馬超之所以心灰意冷,英年早逝,有乙個原因就是知道劉備決定東征就不會再北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

李世民啟用馬超,再加上他自己,至少拿下長安應該沒問題吧也不怕孫權來偷益州

夷陵之戰若沒有發生,蜀漢也擋得住

何況李世民擅長閃電戰

怕打下長安孫權才反應過來

再說朱元璋

老朱沒李世民那麼逆天,親自帶幾千人就能橫衝直撞夷陵之戰估計他會打

以他的能力,應該不會像劉備那樣慘

估計跟陸遜打個平手吧,畢竟陸遜也是能稱得上統帥的人(三國能稱得上統帥的人也就5個,諸葛亮,司馬懿,曹操,周瑜,陸遜。我覺得諸葛亮跟司馬懿都比陸遜稍微差了一點)。

但以朱元璋的綜合能力,最終統一天下也是可以的

12樓:Gothelf Diors

無論是劉備,還是李二朱八,御駕親征都有個共同點:本質上都是大哥獻祭流,主力不是大哥。看似大哥衝在最前夏姬八打,其實只有開無雙的小弟們在輸出。

劉備熟練地使出了大哥獻祭流,然而一句臥槽脫口而出,他突然想到關張現在正在台下搶盒飯呢。

李二朱八同理,都是派系老大,小弟們跟在身後怎麼開無雙他管不著,他只能決定自己領著人往哪跑。又不是項羽身為派系老大、卻自己也能開無雙的。

13樓:流雲追風

夷陵之戰時蜀軍沿江南陸道進軍,目的就是尋求主力決戰。

而陸遜為了避免交戰,直接連自己的居城都棄了。

以宜都南部山區來說,4-5萬吳軍集中在一起是非常強大的軍勢,基本不可能正面攻破。劉備兵力有限,無法迂迴包圍,除了寄希望於武陵夷打擊陸遜後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如果換李二指揮,他既沒有包圍洛陽的強大軍勢,也無他哥留給他的新安據點。就算他再有天才,也無用武之地。

而且陸遜不是王世充,現有史料看不出吳軍後勤存在困難。如果王世充也有足夠的軍勢和補給死守新安、慈澗,強如李二也只能無計可施。

世充率精兵三萬陣於慈澗,太宗以輕騎挑之。時眾寡不敵,陷於重圍,左右鹹懼。太宗命左右先歸,獨留後殿。

世充驍將單雄信數百騎夾道來逼,交搶競進,太宗幾為所敗。太宗左右射之,無不應弦而倒,獲其大將燕頎。世充乃拔慈澗之鎮歸於東都。

看到沒有,李二慣用的騎兵戰術上來就被人直接幹翻車了。

陸遜更狠,他直接連乾都不和你幹,有本事你就爬山來強攻。他山上有好幾萬人。

這事實上就是打不贏的仗。

如果李二來打,不會像劉備那麼衝動,那麼應該會主力留秭歸,前軍圍西陵。這樣即使無法取勝,也不至於大敗。

看到這裡,我突然有了乙個思路。

既然攻打宜都易進難退,劉備其實可以將計就計,學諸葛亮以退為進,故意利用撤退製造戰機。

若朱元璋或李世民或秦始皇那樣才能的人生活在拿破崙時代的法國,能一統歐洲嗎?

羅馬小學者 不能哪怕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無論是宗教還是血統還是文化相差太大。之所以秦始皇成功統一中國,是因為在秦始皇之前秦就具備了統一中國的能力,只要嬴政不是個昏君基本上順推就能贏。中原那帶實際上都屬於漢文化,文化上相差不大,統一起來難度不是很大,嬴政最大的功績是統一中國後幹的事,比如統一度量衡,統...

李世民和朱元璋如果帶著自己的班子逐鹿天下,誰能獲勝?

宅人妖 如果不帶班子穿越我也許會按照穿越之後的背景和局勢分析一二,但是你加上班子。嗚呼完蛋。李二必勝。李二沒對於功臣集團進行清洗,朱進行過。 滋兒哇兒 難度上顯然是朱元璋地獄難度 之前劉備草莽起兵跟關羽張飛同吃同住,但是都差點讓人刺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路上有個災病或者遇到了刺客死了都說不定 反觀李二...

李世民如果穿越到朱元璋身上,還會殺功臣嗎

英仙座與亞速海 嘗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 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毆道宗目,幾至眇。太宗不懌而罷,謂敬德曰 朕覽漢史,見高祖功臣獲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來,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孫無絕。然卿居官輒犯憲法,方知韓 彭夷戮,非漢祖之愆。國家大事,唯賞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