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後世的作品大多貶高祖捧霸王,為什麼會這樣?

時間 2021-05-08 09:11:49

1樓:麥田圈守望者

死去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死去的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

項羽不死怎麼稱得上千古一霸,

岳飛不死怎麼力壓中興三將。

人們對於活著的英雄總是吹毛求疵,因為掌握話語權的人和英雄的利益大概率是不一致的。

死的英雄嘛,夸夸又不用自己半毛錢,何樂不為

2樓:萌鐵鎚

突然覺得是件好事,至少證明我們民族不是「唯成功論」

還有就是放不下身段吧,文人墨客還是有身份包袱的,都認為自己是高富帥結果被「臭屌絲」逆襲了……換誰誰不來氣

而劉邦的成功和儒家教育又相悖,至少不講禮義廉恥,但換句話說,亂世百姓活著就不容易,哪來那麼多條條框框啊,所以我倒覺得劉邦挺瀟灑的,比項羽看著舒服

說白了還是廣大知識分子日子過的太好了,多去基層看看,就知道劉邦的成功之處了

3樓:靈澤博

因為霸王的確很英雄,拿住了劉邦家屬也沒幹什麼。最後因無臉見江東父老,烏江也不過。兩人反過來的話,劉邦拿住霸王家屬,絕對是你不投降就砍,絕對是厚著臉皮過江東借兵再戰。

中國古代能當帝王的,沒幾個好人。

4樓:aweal

一遇到這種問題就有人說司馬遷,明明是每個人觀點不同關司馬遷什麼事?對這兩人的評價歷代劉邦都好過項羽,我可以說司馬遷寫劉邦寫得好嗎?

再說哪有大多,現在的影視作品是沒說劉邦會用人還是沒說項羽殘暴了?

為什麼偉大的文學作品大多帶著悲劇色彩?

回家的渡口 悲劇是人類永遠的主題。悲劇的形式是求而不得,實質是明知不可得還不放棄追求,不放棄掙扎和反抗。但是,正是在這種沒有結果 沒有勝利的希望的情況下,人依然往前走,在強大的命運力量中掙扎,哪怕狼狽不堪,也不放棄此生。正是這種韌性,人重拾之所以為人的尊嚴。即使人渺小無知,也不是不可抗力量中的沒有自...

為什麼科幻作品中的帝國大多以封建帝國形式存在?

脖子上面就是個環 大多數的人,是不能理解社會架構的,所以知道什麼就寫什麼嘍。盲人摸象。要不然能怎麼辦?寫議會?上下議會要不要寫?議員到底有哪些權利要不要寫?議員怎麼產生要不要寫?很多事情,根本不能細琢磨的,因為大多數作者筆下的世界,根本就不能正常執行。 一直很瘦 1.真正民主國家的決策程式太複雜,又...

為什麼優秀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大多以簡潔克制為美而要避免煽情?

少年遊桑 簡潔克制意味著情感還有上公升的空間,但過度煽情會讓情感飽和,飽和過後就是衰退和削弱。在一種激情的整個過程裡,最不能顯示出情感的激烈的就是它的頂點。因為到了頂點就到了止境,對於這些形象,表情已經達到了看得見的極限,這就給想象劃了界限,它就不能向上超越了。把極端的身體痛苦沖淡為一種較輕微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