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是否也算是在造業???

時間 2021-06-06 12:22:49

1樓:

佛在經中有講到。如果是問夢中做某事,比如殺無數人是否會帶來現實中的果報,這取決於醒了之後是否對夢境憶念攀緣,如果醒後不停對夢境回憶思維,那必定帶動身體言行造作某事然後帶來現實中的後果,正所謂業集雖心。如果醒後將夢境拋在腦後,那麼夢中的言行思維只影響夢境中的事物,不能進一步影響現實果報,因為沒有對其思維攀緣,業不能集。

《大般若波羅蜜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卷第五百五十·第四分深功德品第十九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夢中造業為有增益或損減不?」

善現答言:「佛說一切法皆如夢所見,若夢造業無增減者,覺時所造業亦應無增減。然於夢中所造諸業無勝增減,要至覺時憶想分別夢中所造,乃令彼業成勝增減。

如人夢中斷他命已,後至覺時憶想分別,深自慶快其業便增,若深悔愧其業便減。」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卷第六·深功德品第十七

「舍利弗,若人夢中起業,是業有果報不?」

佛說一切法如夢,不應有果報。若覺分別,應有果報。

「舍利弗,若人夢中殺生,覺已分別:『我殺是快!』是業云何?

「須菩提,無緣則無業,無緣思不生。」

「如是,舍利弗,無緣則無業,無緣思不生;有緣則有業,有緣則思生。若心行於見聞覺知法中,有心受垢,有心受清淨,是故,舍利弗,有因緣起業非無因緣,有因緣思生非無因緣。」

另外佛在般若經講這個是為了讓人知道夢境與現實並無區別,夢中亦有知覺、情緒和思維。夢境與現實一樣是因緣所生法,是因緣法即是性空,因其不能自生也不能永存,因二者同一空性,所以說言夢境=現實。而進一步而言,無做夢人,亦無所做之夢,無清醒人,亦無醒後的現實,此等皆是因緣所生法,由心思維執著於乙個由零件組成的總相認為實有,忽視了內部構成,而零件也是由零件構成,所以由因緣零件組合成的做夢人與所做夢皆是空性,因其性空而說從本以來無我無我夢,無眠無寤,無假無真。

如《心經》言:「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了知此理,即是了知般若波羅蜜,而知般若波羅蜜,即是知無所知。

2樓:三步一顛

佛教有個夢喻,什麼叫夢喻,就是說在夢中你所作的一切夢中認為是真的,但實際上就是個夢而已,也就說,即你在夢中吃到吐,現實還是餓。所以夢中所作一切都是假的,造業也是,所以不必醒後受報,如果能醒後受報的話,那麼你在夢中吃到吐,現實中也會飽得去運動幫助消化。說夢中也算造業的都是混蛋。

3樓:「已登出」

不是夢為虛妄幻象,為夢幻泡影,《心經》中言: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為拋棄,離棄之意,顛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認妄。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倒置事理者,謂之顛倒。

世上一切事物本非實有,只因顛倒夢想,認為真有。

人世間萬物亦為虛妄,人都在為了虛妄的事物奔波,所以有了人間五味酸甜苦辣鹹,受到輪迴的影響。

回歸話題,夢便是淺層次的幻象,你只要不把幻象當真就不算顛倒,也自然沒有什麼問題。

不要被夢所影響,那就無所謂了。

更深層次,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胡思亂想,晚上夢裡相見,要想做到無亂夢,就需要達到把世間萬物看作為夢幻泡影,為虛妄。

管理諮詢業在西方是否也正經歷陣痛?

Hugo SOAR 未來,管理諮詢業如何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 1 個體有陣痛,行業無蕭條,但諮詢價值的反思是必要的。作為智力服務機構,要捫心自問,到底為客戶創造了什麼價值?2 國內太多的創業激情在激盪,網際網路 智慧型製造 轉型公升級等概念在橫行,而國內管理諮詢業的轉型公升級也勢在必行。 野生 諮詢...

繁簡字是否也算是古今字?

umtrapunzel 簡繁體一般是異體字關係,從本質上而言仍是同乙個字,意思完全一樣,不過是某一形體被定為了正體而已,大多可以互換。而古今字並不僅僅是時間先後的問題,今字脫胎於古字的某一詞義,通過新增偏旁以示區別,其實是詞義引申分化的結果。就今天而言,它們不是乙個字,不可互換。這是本質上的區別。 ...

如果電競算是體育,那唱歌畫畫是否也能算是體育?

紅果果 所有運動的極致都是對身體有弊的,過度發達的肌肉群會給身體帶來負擔,長期磨損的關節晚年甚至沒法正常活動,所以我覺得用電競有害身體來區分它算不算體育不全面。我個人認為 體育就是身體的發展,這樣區分的話電競就不太算體育了,但是強行說腦力競賽也是身體的競賽,又太牽強。所以所謂的體育更多的是奧林匹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