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乙個物體浸在裝有水的容器中,水面上公升的高度乘以容器底面積等於物體浸在水中體積麼?

時間 2021-06-01 20:01:30

1樓:沙爾沒有湖

提問中的問題也可以換一種思路,無論物體是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或是部分浸入(即漂浮),從液面處橫切一下,只關注下面部分。液體和浸入部分的總體積V(總)=V(液)+V(浸)=S(容)×h(液),而V(浸)=S(物)×h(浸),V(液)不變,所以總體積的變化量即浸入部分的體積,即ΔV=V(浸),Δh(液)=ΔV÷S(容)=V(浸)÷S(容)=h(浸)×S(物)÷S(容),即液面上公升的高度等於浸入部分的體積除以容器底面積,也等於浸入部分的長度乘以物體底面積和容器底面積之比,漂浮懸浮都是一樣的。

而所謂液面上公升高度=排開水的體積÷(S容-S物)的說法,實際上應該是物體浸入部分體積增加時,物體底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的變化值Δd×S物÷(S容-S物)=液面上公升高度Δh液,而物體浸入體積的變化量ΔV(浸)包含兩部分——物體底面與容器底面接近而增加的部分和液面上公升而增加的部分,即ΔV(浸)=S物×(Δd+Δh液)=S容×Δh液。

比如底面積為4㎡的容器裝有7t水,初始水面高度為7/4公尺,將底面積為1㎡的物體壓入水中,使其距容器底部的距離為1m,則此時水面高度為2m,上公升了1/4m,而物體底面距容器底面的距離可以看成從7/4m變成了1m,變了3/4m;假設該物體高度為2m,將其完全沒入水中,則此時水面高度為(2+7)/4m,高出物體頂部1/4m;再假設物體高度為3m,將物體壓入水中使物體底面與容器底面貼合,則液面高度H有4H=1H+7,H=7/3m,此時浸入體積為7/3m,而液面高度相較未壓入物體時上公升了7/12m。

2樓:術語

等於,因為浸沒在水中,V物=V排的,而V排此時等於容器底面積乘液體上公升的高度,所以水面上公升的高度乘容器底面積等於物體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另外我問你一句,當木塊漂浮在水中,液體上公升的高度為啥會等於排出水的體積除以容器的底面積減物體的底面積呢(物體為圓柱體)

將乙個靜止的物體置於引力場中,這個物體會怎樣?

SA MR 瀉藥 準確的說,引力不是時空彎曲,而是四維時空的曲率。引力是空間的彎曲 這乙個表達確實不是很好。很多科普節目裡都用這種方式,其實是為了給大家乙個大致的感覺而已。比如拿一張蹦床上放一顆球,告訴你那個被壓下去的凹陷部分就是引力。其實這個比喻大家要記住,是降維的。它是假設我們的三維空間降低為二...

乙個密閉的容器有一定體積的氣體,如果時間足夠長,是否會有某一時刻所有氣體都在同一側?

線上解題器 1.不會,這是個熵減的過程,不會發生,即過程中 S 0,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2.前提是氣體應該有一定量,當然你用了氣體這個詞,我就預設是具有統計意義的。3.若你認為氣體分子不太多 設為n 時間足夠長,由統計力學,發生這樣事情的概率為2的 n 次方,可見,當分子數僅僅為10的時,概率已經...

如果宇宙中憑空出現乙個物體並不消耗任何物質和能量,會發生什麼?

據科研所述,一切物質都是由能量組成,包括人體。而古典經綸中的 陰陽八卦 等圖示,也告知人們萬物的正負能量理論,不難理解,當正負能量不平衡時,就開始相互消耗補充,而使的自體的平衡,如果有不消耗,就是一種平衡,如果永恆不再消耗,就是永恆的存在,但皆有前提基礎,這前提基礎就是 順應自然 有人很遵從 人定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