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什麼心理?

時間 2021-06-01 09:33:54

1樓:一抹藍

或許初高中時,你還不夠成熟,年齡小,把被家長老師罵當作是正常的事,家長和老師也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思想,覺得被人罵是件不好的事。不愉快的記憶總是不那麼容易忘卻和釋懷的。

2樓:你啊啊

你能夠意識到過去自己的愚蠢,就說明你成長了。

現在的你,覺得過去那個逆來順受的你窩囊,就說明你認識水平提高了,可惜你不能帶著今天的思維再去過一次中學的日子,否則,你將會成為乙個老師拿你徹底沒轍的老油條。

大學也一樣,等你畢業之後再回想現在,依舊會覺得自己很幼稚。這種迴圈會一直持續到你離開這個世界。

3樓:青牛之上

舉個栗子:

見肉不吃豆腐、討厭菜幫子。

初高中老師的教學、育人方式上偏粗暴,打罵學生是常態,習以為常。

進入大學老師的教學育人方式上偏粗放,彬彬有禮是常態,一回看,覺得之前的方式不好、不科學、不文明、不尊重人,甚至會對人的心理有傷害。

所以你不是討厭打罵你的老師,而是討厭打罵學生的教書育人方式。

4樓:方守中

初高中的時候面對打罵時沒有感覺,大概率是服從權威的心理,在心裡認為老師有這個權利對自己進行懲罰。

而且自己也沒有能力去反抗,告訴父母他們可能也會認為老師打罵你,就是你自己犯錯了。周圍的人也都認為這種情況是合理的,所以你覺得沒有什麼不對的。

當你上了大學時,接觸事情多了,視野變廣,你可能會發覺之前被打罵的理由可能根本不合理或者老師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來解決。這時候你就會特別討厭那些打罵過你的老師了。

經絡究竟是什麼,針灸補的氣究竟是什麼?

汪開遠開遠 素問,調經論,皇帝與歧伯關於針灸補氣一段對話。皇帝問歧伯怎樣補氣,歧伯說,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可以看出經絡是氣的通道。針扎下去,近處氣不失,遠...

道德究竟是什麼?

道德是在資訊嚴重不足時,最有利於群體的一種行為方式。我認為道德的前提一定是資訊嚴重不足時,才適用道德。比如和你合作的人第一次犯錯,以及你和陌生人的互動。其實也可以很鮮明地想象一下,道德不會連續多次在同乙個物件身上出現。今天你犯了乙個錯誤,我容忍了,或者今天你要幫乙個忙,我幫了,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人...

醫生究竟是什麼?

史瓦西半徑 當今得社會病了,但白衣天使也救不了她。我們做醫生的不要太看重他人的看法,但行好事不問前程吧,當你面對乙個患者,同等重要的就是兩條,第一,尊重科學盡力診治,第二就是保護自己,就把醫生當成乙個職業,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你不是誰派來拯救誰的,今天你不給他治也會有別人來治,當醫生別走心不入戲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