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光年的距離怎麼到達?

時間 2021-05-06 15:19:39

1樓:Black Star

這是想幹嘛。。

其實在宇宙旅行裡由於狹義相對論,100光年的距離對於在接近光速的飛船裡的太空飛行員來說只需要十年左右

但是飛船需要巨大的能量維持加速度,宇宙中可使用能源不太現實~核能相對於宇宙來說也不夠

參考資料來自於皮埃爾盧公尺涅的《黑洞與暗能量》第二章相對論的部分. 書中還提到理論上這樣的飛船在宇宙員壽命裡可以穿梭300億光年(超過可觀測宇宙),超棒的科普書(我真是可憐的大學生 )

2樓:薛定餓了嗎

超大功率動量驅動

原理和現在的火箭完全一樣,靠反向噴射高速有質量物體驅動。優點是不需要人類未知的物理理論,缺點是越接近光速越難加速(無法達到光速),且高加速度下會有過載。典型例子:《三體》中的人類飛船

2 曲速驅動

原理為改變空間曲率使飛船所在空間相對外部空間移動(類似肥皂泡推動紙船)。優點是沒有過載,缺點是需要未知理論,飛行時難以躲避障礙物。典型例子:《三體》,《星際迷航》

3 反重力

4 超空間越遷/蟲洞

原理為製造連線目的地和飛船附近的通道,實現瞬移。優點:不受相對論影響,立等可取使命必達。

缺點:理論玄乎得不大可能存在。典型例子:

《基地》(阿西莫夫老爺子是真的強),《星際穿越》

3樓:趙泠

不載人也不求傳回什麼資訊的探測器可以就拿現在的技術慢慢爬。一百八十萬年後就到了。

載人或指望進行觀測、收集資料之後再回來的,就等曲速引擎了。目前還造不出來,但理論上可以。

理論物理學家公尺給爾·阿庫別瑞(Miguel Alcubierre)在2023年提出的阿庫別瑞度規定義了曲速引擎的時空,按照廣義相對論來解讀,這是一種洛倫茲流形,允許乙個曲速泡出現在原先平坦的時空中,並在實質上以超光速移動。製造曲速泡需要巨大的負能量,但後來有其他學者改進其數學模型,用曲速環的形式將拖動較少物質需要的負能量壓縮到卡西公尺爾真空可以承擔的範圍附近。

距離地球4 3光年的星系的一束光到達地球的時候由於這一束光已經在光速下飛行了4 3光年,根據相對論光粒子的時間過得比地球的慢非常多,從光粒子這個角度來看地球是4 3年後的地球還是430年之後的地球?

王若楓 時間和光沒有關係。光一秒鐘執行速度為30萬公里,即 某個光子從這裡出發到三十萬公里之外的另一點,耗時一秒。但這一秒鐘不是物質,這個 一秒 並未跟光速繫結。慢鐘效應其實是一種觀測結果 假如你視力足夠好,能在任意距離上看到事物的詳情,那麼,當你以光速運動的時候,你能跟某個物體反射的光線同步,如果...

假設從幾萬光年之外的地方幾秒內到達地球 會怎樣?

Mango 我認為1 你先看到地球的樣子 假設能看到 然後幾秒內跑過去,看到的將是相對於你之前看到的地球幾萬年後的樣子。根據光年的定義 1光年 光在一年內直線運動的距離。可以推導出,光跑了1光年的距離後,源點已逝去1年。因而你之前看到地球時,光已經跑了幾萬年,所以即使瞬移過去,地球也已經過了幾萬年。...

沒有發現外星文明是因為光年距離產生的時間差嗎?

哇丶真厲害 很可能我們發現他們的時候這個文明已經滅亡,別的文明發現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滅亡了,人類一直在作死,而不是統一步伐不斷前進,目前人類掌握的技術,保護地球無能為力,但是毀滅地球卻輕而易舉 怕被認出改個名字 不是,是觀察精度達不到。你把光年想的太簡單了。不是看不到,是看不懂。除非有文明能拿恆星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