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和 執 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時間 2021-05-05 15:49:36

1樓:

「信」和「執」的區別:堅信即為執。正確的信心理應隨物件可信程度的變化而變化。

堅信比謊言更是真理的敵人。

——尼采

《聖經》、《古蘭經》在其著書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有其先進性、合理性。這些宗教團體充當著當時的法院、醫院、學校、警察等等,因此當時的人們對其有信心是合理的、明智的。

在如今的時代,宗教團體所承擔的社會職能由各專業部門更好地負責,《聖經》、《古蘭經》的部分教導明顯落後於時代、有悖於人論,實不可信。

但是部分人要麼食古不化、要麼食外不化、要麼食玄不化,竟然全盤接受歷史遺毒;更有甚者,奉獻一生去為腐朽續命,讓死水酵成新酒,還勸大家不醉不休。不但執迷不悟,簡直倒行逆施。

2樓:風小山

其他宗教都要求既要「信」也要「執」。

只有佛法才讓我們要「信」但不能「執」。

請題主認真讀讀「金剛經」就明白了。

這也是佛法比其他宗教更偉大、更了不起的地方。

3樓:周磊

你提錯問題了.

應該問"持"與"執"有什麼區別.

持:堅持正確的.

執:執著錯誤的.

信佛就是持.

那些打著不要執著善惡,黑白,是非的都是魔見(魔的徒弟).

不持五戒,怎麼得人身?

不行善,如何得成就?

不種善因,如何得善果?

沒人要你強信,生活會教你的.

自身知見不正,以後便是倒霉隨時跟著你.

沒人對你有什麼期望.

菩薩只是在你求他時,才顯靈.

回覆彼宙棄人:

菩薩是誰?菩薩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先盡量求自己.天助自助者.看求已者,老天要幫忙.菩薩也要幫忙.佛祖也要幫忙.

先自己做菩薩(行善).自然你求他時便會靈.

三藏十二部,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佛祖教道理,修行靠自己.

--如果因為"成敗本空,得道不得道亦是空",而不修道,那你豈不錯失人身修行機會.我原來就說過了,不是真正的菩薩位,不要隨意說空.否則,就是數別人的財寶,無用.

現代人,不修行,妄說空.什麼都是空,那什麼事都不幹了,也不修行了.人生也不積極了.也不學菩薩,學佛祖了.這是要不得的.

我們要時刻記住,我們是小學生.不要去學空.只有你到達真正的菩薩境界,那個時刻,你可以學空.

否則,你給我像鳩摩羅什大師,把針吃掉,好,你可以說空了.

普通人,不要去說空.

不要拿九句真,混一句假的本事,來忽悠人.你忽悠不了的.

誰是魔,他想幹什麼,我是知道的.

是,是空.可是關鍵問題在於修行.而不是因為空,所以我不修行.

我們要修行.要真空妙有.要行善.

不能因為善是空,而不行善.要知行合一.不然,別人能夠妙有,你卻只會真空,不是成了數別人財寶了嗎?

4樓:獨步清涼

信,是懷有大疑之心的,真正的宗教之心是大疑之心,是中庸之道,是變化莫測,應機而動;而執著,是沒有疑惑的,執著是為了證明「自我」正確,證明「自我」的存在,執著是有著界限是明確地是非對錯;

5樓:公尺公尺蘇

宗教的意義在於信,科學的意義在於疑。好信徒在可疑之處仍信,好學者在不疑處仍疑。反倒是那些對科學深信不疑,而卻總是在挑宗教毛病的傢伙才是雙重標準。

摘自黃執中微博

以上的觀點都是來自於微博一位大神,我只是搬運工。

6樓:yolfilm

-信的基礎是「勇氣」,愈知道真相,愈會湧起駭怕,是的,信,需要勇氣,可是勇氣會渙散。

所以要不停逼迫自己「精進」,不修則止。

執,你愈執,愈心安。-

7樓:

瀉藥。其實我也不懂。

以下是道聽途說:

因信稱義。不加判斷地相信福報最大。

子曰何所執。有所成名則必有所執。

我以為區別在於所謂空杯的心態吧。

階層和階級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天下和平 通俗來講 階級,是劃分你的性質的,同類性質的人劃分在一起。而階層是細化你的等級的。有相同水平或等級的人劃分在一起。舉例 根據是否占有生產資料,出賣勞動力的性質劃分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而無產階級裡的農民根據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又可分為不同階層 貧下中農 中農 富農等階層。 本來自己也百思不得...

經絡究竟是什麼,針灸補的氣究竟是什麼?

汪開遠開遠 素問,調經論,皇帝與歧伯關於針灸補氣一段對話。皇帝問歧伯怎樣補氣,歧伯說,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可以看出經絡是氣的通道。針扎下去,近處氣不失,遠...

道德究竟是什麼?

道德是在資訊嚴重不足時,最有利於群體的一種行為方式。我認為道德的前提一定是資訊嚴重不足時,才適用道德。比如和你合作的人第一次犯錯,以及你和陌生人的互動。其實也可以很鮮明地想象一下,道德不會連續多次在同乙個物件身上出現。今天你犯了乙個錯誤,我容忍了,或者今天你要幫乙個忙,我幫了,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