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相當於多少畫素的數位相機呢?

時間 2021-05-06 10:35:21

1樓:虛空基岩

人眼?人眼是為獲取環境資訊而服務的。

對於這一點來說,人只需要乙個老年機上幾十塊錢的鏡頭就夠了。因為清不清晰不重要,重要的是環境的三維結構資訊。

而大腦會自動處理這些資訊,無論你是否近視。

而這些資訊,一般大腦的處理都不會出錯,而且非常準確也就是說,人眼的畫素是多少無所謂。大腦可以用「智慧型處理」處理,以獲取非常高的「畫素」

2樓:巨集濤

以前800*600顯示器,哇好清楚

然後1280、1440、1080p、2k、4k、8k,每次公升級都感覺以前盡看馬賽克了。

哪一天再也沒有解析度更流弊的顯示器了,代表人類眼睛分辨畫素的極限了吧。。

3樓:做人要厚道

人眼是一台畫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人眼大約等效於一台50公釐焦距,光圈F4至F32可變,400萬畫素,感光度ISO50至ISO6400,快門二十四分之一的不停連續拍攝的相機。

鏡頭約等於3片3組,全部由非球面鏡組成,光圈小於F32時,是某種化學藥品中毒。對焦速度極高,在0.5秒內就能完成從最遠到最近的切換,永不跑焦。

非近視的情況下,景深極大。 影像處理器大約相當於4塊Digital3,並行工作,而後台的模糊識別處理器,則無法用地球上的計算機來衡量。

4樓:拍拍

其實眼睛和相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瞳孔相當於鏡頭的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大小;晶狀體就當於鏡片,光線通過這裡進入眼球;視網膜就像相機的感光元件,在這裡接收透進來的光訊號。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畫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

眼球的光學成像部分非常複雜,難以通過簡單的分析或者計算來獲取相應的引數。根據科學調查,得知平時分析眼球的時候經常會使用一種叫做「高爾斯特蘭簡化眼」的模型。通過這種模型的計算,可以得知眼球光學部分相當於5.

7mm焦距的相機鏡頭。乘以2.9x的「焦距轉換倍率」,我們可以得到答案為16.

53mm。也就是說人眼的實際視角如果折算成全畫幅鏡頭,應該是一支16mm的超廣角鏡。

一般人地瞳孔最大的物理尺寸約6-7mm,因此由計算得出,人眼的光圈值在強光的情況下大約f/8.3,而低光的情況下則達f/2.1,但目前還是存在疑問,因為如果根據入射光來計算,即我們真正的視覺,眼球會變長,最小f值應為3.

2。儘管相似,但眼球與相機還是不同,因為眼球內充滿液體,光線穿過眼睛與穿過相機是有分別的。

看到這些數字,是否代表如果你的相機有ISO 102,400,鏡頭有F/1.8就會比眼睛強呢?當然不是啦,因為眼睛有超強的工具去處理資訊,就是大腦,由分析、過濾、辨別到更高層次的鑑賞,都只有大腦才做得到嘛。

(1)控制通光量:瞳孔和光圈葉片

瞳孔可以對明暗作出反應,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就如鏡頭的光圈一樣!但瞳孔的最大通光量是不如標準鏡頭的,用藥物縮細瞳孔或擴大瞳孔時,最小可到0.5mm,最大可到8mm。

(2)晶狀體、玻璃體和鏡片

這個人眼比較厲害,可以靠睫狀肌可以改變晶狀體的形狀改變焦點位置,而且速度超快,市面上無一部相機可及,但是鏡頭有變焦的,人眼就沒有辦法了。

(3)黃斑和感光介質

人眼的視網膜上,其實只有很小的區域可以用來感光。這個區域叫做黃斑,其直徑大約6-7mm,相對於膠片和數碼單反的CCD和CMOS而言是非常非常小的,但是其感光能力和分辨力卻非常強,無論是在明暗、灰度還是色彩的動態範圍上都遠遠超過與之面積相當的感光元件。這些細胞能感應相差1-2萬倍的明暗訊號,和多達上千級的灰度訊號!

我們的眼睛在黑暗中可以比白天時敏感多600多倍,可想而知人眼眼有多厲害了!

在黑夜中,人眼的ISO會達到最大值約15000,這是科學家(這麼權威準確的數字當然不會是筆者亂說的,嘿嘿)根據市面上有售的最低的ISO 25的膠片,乘以人眼最亮和最暗時感敏度相差600倍的係數而計算出來的!如果拿時下數位相機以100起跳來計,那這數值就是60000了!

其實在自然界,人眼的ISO還不算很強,貓頭鷹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都能發現遠處的田鼠!現在尼康家的旗艦D5的ISO達到了令人恐怖的3280000,相比起來人眼還是弱了很多。

畫素是攝影器材中乙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那能不能計算出人肉眼的畫素?

測量電子產品的畫素是非常容易,但是人眼的影象形成並不那麼簡單,畫素受到感光元件大小、感光度等影響,相機只是捕捉單一畫面,人眼卻是不停地活動。

有趣的是,當人眼不停活動時,我們實際清楚看到的東西只有乙個點,而那地方就只有約700萬到1000萬畫素。人眼除了眼前畫面外,還同時看到我們自己的鼻子和眼鏡,但因為這種東西並不重要,大腦會選擇性的將它無視。

人的眼睛(應該說大腦視覺系統)也不像相機那像能夠機械的儲存影象,所以如果要把兩者比較,還是有點困難。但如果只是想要乙個數字,把人眼模擬成電子器材的話,大概為5億7600萬畫素。

5樓:顧炎

從畫素角度來理解,人眼的解析度非常高,因為"人眼有1.2億個視桿細胞,600萬~700萬的視錐細胞,所以嚴格來說,人眼可能是上億畫素的數位相機"。那是保證每個桿狀細胞和錐狀細胞都能接收到像點的情況下,這是乙個廣義的理解。

實際上,要從人眼球凝視不動(one shot)來看。

人雙眼能看清的視場區域對應的角度是 35°(橫向)X20°(縱向),而人眼的角解析度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大約是1~2角分,以1角分計算(不同的人不一樣),對應的橫向和縱向有效畫素分別是2100X1200,也就是大約252萬畫素。這是人眼能看清的範圍,還有上上下下比較模糊的區域,那部分區域也是相當大的..

人眼最強大的在於,眼球是可以活動的...加上眼球轉動的話,人眼可以分辨120°以上的視場角...

人眼晶體前後曲度可以調節,相當於乙個前後曲率可變的雙凸球面鏡,有一定的調焦能力,焦距大約是18~23mm,近似乙個廣角鏡頭...但景深其實與定焦變焦與否無關...即使是變焦鏡頭,在微距拍攝的時候,景深也是非常小的。

景深主要與焦距大小和光圈大小有關。基本關係是,光圈越大,光圈數值(F#)越小,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小。

6樓:呂小榮

@插門胡的小背心

"人眼的畫素灰常高,因為人眼有1.2億個視桿細胞,600萬~700萬的視錐細胞"

還有乙個缺點:

視椎細胞對光不敏感, ISO(感光度)要調到1萬吧,哈哈.

7樓:Swaggyoung

之前聽人專門講過,貌似畫素不是很高,也就幾千乘幾千吧,但是人眼是3D的、動態的而且自動調焦自動防抖,所以「拍攝」效果非凡。

NS(Switch)的遊戲效能大概相當於多少錢的PC電腦?

陽光 我的電腦是r5 2600g核顯平台,cpu閒魚890買的。當時全新1000左右吧。很多多平台遊戲,比如八方旅人,哈迪斯,生化56,鹽,分手廚房等,用電腦玩要比ns版流暢,全最高1080p。我還有一台老電腦,amd955加gtx275平台,效能和r5核顯平台持平吧。當初一張索泰gtx275就19...

昆士蘭大學相當於美國排名多少的學校?

mikeh 國際排名跟美國排名兩回事。西雅圖華大美國65,世界第十。如果按這種演算法。橫向比較UQ都排到起碼美國200 了,你覺得科學嗎?按生源來說,UQ應該是美國top100的水平。個人覺得跟他差不多的有石溪,水牛城,密西根州立。top100的美國學校 AAU剩餘學校,基本都還算很有競爭力的。但是...

P40系列的攝影效能相當於什麼價位的相機?

坐看雲湧 如果不數碼變焦,用原生視角,光線好的情況下,P40系列成像比佳能半幅單反微單加18 200,18 150之類大變焦鏡頭好那麼一點。這一點上出乎意料。因為手機鏡頭普遍使用的是定焦鏡頭,畫質還是很好的,但數碼變焦後畫質下降幅度很大。但是如果用定焦鏡頭或者稍好一點的標準變焦鏡頭,十年前的半幅單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