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下磁吸齒輪?

時間 2021-05-31 09:19:37

1樓:快樂不包郵

我現在正在研究的乙個專案就是關於磁齒輪(magnetic gear或者MG)的。夾具俠已經提到了MG的一些優勢,我就不重複了。我先來說說MG的一些歷史吧。

最早的MG大概是這樣的:

這種設計非常直觀,也就是用磁鐵之間的力代替機械力來傳動。但是這個設計並沒有太多的應用。這主要是因為torque density不夠,也就是單位質量下傳遞的扭矩非常小。

造成小扭矩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這種結構在某個時間點,只有一兩對磁鐵之間有相互作用,而大多數的磁鐵之間都沒有耦合;第二,當前磁鐵所能提供的磁場強度有限(這個設計最早出現在上世紀初,當時還只有非常弱的鐵氧化物磁鐵吧)。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旨在解決這兩個問題。針對第一點,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思路是模仿行星齒輪結構,也被叫做axial magnetic gear。它的結構是這樣的

這種齒輪主要分為三個部分:inner rotor(高速),flux modulator(圖中的ferromagnetic poles,一般固定)和outer rotor(低速)。每個rotor上有不同數量的magnetic poles (目前最優解是採用hallbach array)。

而Flux modulator是由導磁的poles均勻分布組成。Flux modulator的主要作用是產生gear ratio。 它的具體作用估計要寫好幾頁紙才能說明白。

如果有興趣,你可以看相關方面的文獻。簡而言之,它就是對兩個rotor上產生的磁場進行modulation,實現兩個rotor之間的完美耦合。

這個MG結構的主要優點是:1)gear ratio比較大(因為和行星齒輪很像);2)在每個時間點,兩個rotors上所有的磁鐵都處於耦合狀態,耦合扭矩大。這種結構應該是目前torque density 最大的設計。

針對第二個缺陷,目前主要的思路是採用稀土磁鐵或者是超導磁鐵。具體思路我接下來再說。

最近MG研究又慢慢熱起來了。主要原因有幾個:

a) 目前電動汽車和電動飛機研究非常火爆。MG非常適合需要電力驅動的領域。尤其是一種叫做pseudo direct drive的器件:

這種器件直接將電動機和MG組合在一起,使得驅動機構變得極為簡單。現在的汽車,都是發動機帶動傳動裝置然後驅動四個輪子。這個設計不僅部件中損耗大,而且powertrain的優化非常麻煩。

如果四個輪子採用這種pseudo direct drive驅動,那麼我們就可以非常簡單地控制每個輪子輸出的扭矩,從而實現車輛效率的最優化。

b) 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那樣,限制MG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現有永磁體太弱。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高溫超導材料的出現將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已經有研究開始使用超導材料獲得極強磁場,進而得到巨大無比的torque density。

這些研究現在還侷限在太空領域(畢竟,太空中照不到太陽的地方,溫度都極低,非常適合超導材料的應用)。

2樓:夾具俠

磁齒輪利用磁力傳動 ,是沒有機械接觸的齒輪嚙合。正是由於齒輪間的嚙合無接觸 ,無摩擦能耗、傳動平穩,才體現出了磁齒輪效率高、可靠性高及使用壽命長的優點。其次它無需潤滑 ,清潔、無油汙、防塵防水等。

且具有過載保護作用 ,過載時不會損壞減速器 ,而且在過載時隨時切斷傳動關係 ,不僅減速器自身不會損壞 ,還能保護原動機。

有誰能介紹下Netsuite erp軟體系統,覺得怎麼樣?

汪小山 NetSuite ERP是一款原生的雲產品,功能比較強大,有幸粗略了解一下,分享給大家看看。1.快基於雲端平台,快速部署,快速實施 支援企業快速擴張,快速實現收益 基於雲端的移動訪問,任何地方 任何時間 任何裝置管理企業所有業務。2.全功能全面,乙個套件涵蓋企業所有的業務管理,打通了企業前 ...

誰能介紹一下渦扇20?

才沒有 根據英國國防專家托馬斯 紐迪克的話,WS 20預計將提供約31,000磅 約14噸,最大可達16噸 的推力。油耗比D 30KP 2低30 預計翻修壽命5000多到6000小時。在渦扇 20披露之後,有俄羅斯的專家都開始擔心渦扇 20對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衝擊,因為第一點,渦扇 20研發出來之後...

誰能介紹一下spark pipline計算的自動優化?

RednaxelaFX 題主說的是我磚廠的Bill大大和Matei大大合寫的新書 Spark The Definitive Guide 裡的內容麼。Sharing Knowledge with the Community in a Preview of Apache Spark The Def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