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國 由 囗 和 或 組成?

時間 2021-05-30 10:49:28

1樓:

「或」本意就是「國」/「域」,後分化為後者。二字著重點不同,「國」著重「城邦」,故有「牆」;「域」著重「土地」,故有「土」。

2樓:瓠樽

國最早的本字是「或」,或本義為國土、疆域等,後「或」字意義增多,包括表示「某些人」,「某此事」,「一國特產之某物」諸類,且此義項更為常用,於是有「國」字產生,以表國家或國都,又加土旁成「域」以示疆域、領域。許慎以「或」為「國」、「域」之聲旁,不確,實「或」為其本義,「囗」則設符(當表城池)以區分其意。

3樓:陳染

這個問題陳夢家在《夢甲室存文》中有提到,這裡我複述一遍。

國字的演變跟燃、梁相似,都有重複的部件。甲骨文裡的或,就表示國。

國外面是囗(wei2,圍)表示城牆方域這一類的意思。而在戰國文字中,並不是乙個完整的囗,而是類似於匚,在金文中有從乚這樣的形狀(沒有勾)。但核心的或是沒改變的

或的右邊是戈,左邊是上下兩個橫夾著個口(打不出來)這個部件就是國的象形,表示乙個城池的圍牆,在圍牆裡的就是國。而戈則是聲符,表示讀音。現在的或跟戈的發音在很多方言裡是很像的。

在後來的文字演化中,大家不知道或的意思了,就新增個囗表示國,殊不知或本身就有國的意思。

4樓:

國=囗+或

或=口+戈

口代表的是一片領地,戈是守護的工具、手段,代表著武力,宣示著領地的擁有權。

總言之,或就是具有主權的領土,是域、國的本字。

域加形旁土(強調地盤),國加囗(圍,強調範圍、界限)。

核醣體由蛋白質RNA組成,它為什麼要有rna?其他細胞器並不含有RNA啊?

酶梓酒 首先,並不是其他細胞器就沒有rna,如線粒體,葉綠體這兩個半自主細胞器,因為能合成自己的某些蛋白質,所以,他們不光含有DNA,還含有翻譯所用的和核醣體及rna。在核醣體中,他的rna是rrna 其實,在翻譯過程中,rna才是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其中16S RNA 的序列為核醣體識別mRNA...

人和萬物相同,皆是由化學元素組成,那為什麼有的是構成了生物,又有的是構成了非生物?

寒流 關於這個問題,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有一本書,叫做生命是什麼 他對此也有一句話 生命以負熵為食。意思是說,持續的能量輸入讓生命能夠在生命期中走向對抗滅亡的必然歸宿。 快掛了 都只是按照定律演化 或者說變化,運動之類的你更習慣?罷了。生命和非生命沒有多本質的區別,只是構成的物質結構不同罷了。這種微觀...

為什麼斜拉橋一根懸索由幾萬根細鋼繩組成?

Frain 這問的是個啥問題,斜拉橋哪有懸索。拉索幾萬根蠻正常,現在常用公稱直徑15.2mm的鋼絞線,由7束公稱直徑為5的鋼繩組成,鋼繩裡面又分很多絲,直徑不超過0.5mm那種,大概一根鋼繩80 100絲吧。現在普通點的拉索一兩百根鋼絞線吧,我就算100根,那麼100 7 80 56000。資料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