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文明的物種的個體的形態可能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5-06 01:13:39

1樓:as藍月兒

現在看來只能是人類了

文明的認定是很嚴格的,要有文字青銅器等幾個標準。其他像螞蟻,蜜蜂,沙丁魚群等看似很團結的生物,我們都不認為是有文明的。

2樓:趙泠

按地球生物的經驗,生物對環境的主要需求是低功率的、較為持續的能流,提供便於利用的熱力學自由能,而不是「能量越多越好」。具體怎樣算低、怎樣算高,要看支援那些生物的具體物質。

在此基礎上,「外星的環境」可以是物理上可行的任何狀態,沒有特別的需求,也不一定非要有個「外星」,生命可以在太空中依託於恆星光、暗星雲中的化學反應或原子核衰變、黑洞吸積盤的照射之類各式各樣的東西自發產生,也可以考慮直接從真空中漲落出的玻爾茲曼生物——生物的形態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

2023年10月,一些宇宙生物學家提出生物的新定義,使用新單詞lyfe,其特徵是:

利用周圍環境中的資源來防止自身變得一致和始終如一

通過複製等手段指數增長

可以自我調節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

可以學習並記憶周圍環境的資訊,就像地球上的生物演化那樣

在地球上,我們總結出的「文明特徵」通常著眼於「分工、合作、城市化、資訊記載和交換、冶金技術」等方面,看起來這些要素對生物的形態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約束。

過去幾十年裡,願意談論這些話題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往往傾向於「只要生命能夠維持,產生文明的物種的個體可能是任何形態」。從奈米級的微生物到蔓延若干光年的星際等離子體都沒什麼特殊的問題。不過,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也許有我們尚未知曉的限制,讓能產生技術文明的生物的形態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處——當然,技術文明的成員可能動手改造自己的外觀,我們也未必能將對方的個體和載具有效區分,就算這種限制存在,也無法期待其長期有效。

可以參照查爾斯·阿德勒所著《巫師、外星人和星艦》裡的這段:

宇宙中有可能存在個體實力極強的文明嗎?

不能說不可能,但是站在已知的基礎上看未知,而不是比任性拚抬槓的話,可能性很低。自然選擇不是更高更大更強,而是夠用就好。冗餘的生存優勢 無論肉體戰鬥力 社會性 繁殖速率 還是腦容量 不僅不是優勢,反而是負擔。這樣的物種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在滅絕之前產生文明。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形成科技文明後吃飽了撐的自己改...

你能想象的到的可能的人類最高文明形態是什麼樣的

人類的最高文明形態,分析下 以後的DNA可以向編輯語言一樣對人體進行編輯,也就是想要多高智商什麼長相什麼性格的兒童,可以定製了 人的器官可以從人體的活性細胞中獲取基因然後體外培育進行手術了,也就是哪個器官壞掉可以換哪個器官 此時會有兩個分支,乙個是以人體組織為配件的人族,不論骨骼肌肉器官,只是原來的...

乙個有生命的星球上,進化出能產生文明的物種是必然的嗎?

演化論的觀點認為進化是因為基因有遺傳和突變能力,並且產生了可遺傳突變,並且環境變化起到篩選突變的作用。如果誕生的生命也是有遺傳和突變的能力,加以足夠長的時間,是可能產生出智慧型從而產生文明的。注意是足夠長的時間,至於這個時間要多長才算足夠,估計就說不清楚。但是目前只發現地球有生命,其他生命還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