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躍遷為什麼產生電磁波而不是以其他能量形式放出?

時間 2021-05-14 14:50:03

1樓:yang元祐

1.電子躍遷的能量大約在0.1——10+ev,這個能標差不多就是電磁波通常的範圍。當然這一條並沒有說到最本源的實質性東西。

2. 電子是輕子,不參與強相互作用。所以電子躍遷也不可能是膠子。

3. 弱相互作用是短程相互作用,即便所有的費公尺子都參與弱相互作用。在大約3×1017公尺的距離下,弱相互作用比電磁弱一萬倍。

2樓:Kevin Wayne

下面,我們先從經典電動力學的角度,對原子輻射電磁波加以分析。

只考慮乙個原子序數為的原子,以原子核為參考係,對其中的乙個電子,進行受力分析:電子受到原子核的靜電引力與其他電子的靜電斥力與磁力。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

。將庫侖定律、洛倫茲力公式代入,得到:

。我們知道,原子中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加速運動的電荷會輻射電磁波,進而原子體系釋放能量,電子的軌道半徑就會逐漸減小,從而向心加速度增加,最後坍縮到原子核上,成為中子星。

另外,巨集觀世界主要是由大量多電子原子與多電子離子構成的,電子之間的斥力會使其有更大的機率發生碰撞,使原子解體!

PS. Sorry,我並沒有利用軟體模擬過經典物理框架下,巨集觀物體中大量電子的運動狀態~

顯然,這與真實世界不符!這恰恰說明了經典電動力學只適用於帶電物質的波動性與電磁場的粒子性均可忽略的體系,而不適用於原子。

事實上,原子躍遷是一種量子物理現象,不能用經典物理學來審視。這是因為量子物理中,物質並沒有確定的運動軌跡,只有在某一位置所出現的概率,一般用波函式來描述。波函式的模的平方被定義為概率密度:

其中,波函式可以通過薛丁格方程

進行求解。該方程在量子力學的地位,相當於牛頓第二定律在經典力學的地位。

真實的原子並不像太陽系那樣,電子受到原子核的庫侖力,從而繞核做圓周運動。用經典物理學對原子進行求解並沒有什麼意義。

量子物理中,原子躍遷即為原子處於高能級時,受到各種擾動,從而放出能量,通常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躍遷的過程,只是原子內部電子在某一位置所出現的概率的改變。將距離原子核不同位置電子的概率密度,通過作圖的方法來形象描述,稱為電子雲。

由於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離散)的,因此高能級原子輻射出的光子能量只能是任意兩能級的能量差。並且原子光譜也是分立的線狀譜。

那麼,高能級原子進行躍遷,並且以電磁波的形式自發輻射的動力又是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量子物理學的基本框架了。我們知道,在經典物理學中,真空被認為是「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但是,量子物理學中,真空態是發現任何粒子或任何模式的場量子的機率為 0 的狀態。

同時,它也是物理上能量最低的狀態。儘管粒子數在真空態中為 0,然而粒子的一些其它性質將仍然存在,並具有某種量子不確定性。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真空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突然產生一些虛粒子。譬如,根據質量守恆與電荷守恆定律,可以是電子與正電子,也可以是兩個光子。隨後,一些反粒子與其湮滅。

就在產生到湮滅的時間內,我們可以觀測到真空中所蘊含的基態能量,這就是所謂「零點能」。

將電磁場量子化之後,可以計算出:

任意光子數態下,對單模電磁場,電場強度的平均值

。但電場強度平方(即波動光學中,光強的定義)的平均值

,一般不為 0。

其中,歸一化算符具有電場量綱,並相當於「每個光子」的電場強度的大小。上標表示駐波。

電磁場的量子漲落,可以利用方差

來描述。

正是由於量子電磁場真空漲落對原子的擾動,導致了高能級的原子可以向低能級躍遷,並輻射光子。

3樓:

嚴格來說,電子是輕子,除了電磁相互作用外,還參與弱相互作用。在一定的能標上,電磁和弱相互作用是統一的。

之所以教科書上說以『電磁波』的方式釋放出能量,是因為一般的實驗條件下我們只考慮電子和電磁場的相互作用。比如你解氫原子的能譜的時候,就只寫了電磁相互作用這一項。

4樓:冰箱

電子躍遷與電磁波是一套理論,相互配合,電子躍遷和電磁波都是近光速的運動,其產生的能量如果轉化為其它形式最基本的面臨熵增效應的限制,也就是活化能

5樓:遊傑宇

先上結論:除了電磁波,完全可以產生其他的能量形式。

之所以書上都寫著電子躍遷發射電磁波,是因為這裡已經預設了乙個條件:1,單原子;2,在真空中。真空中只有電磁場的真空漲落,所以只輻射電磁波。

如果是在固體中,如矽,原子的躍遷不僅會產生電磁波,而且還會產生聲波,具體的比例視材料的溫度、純度影響。如拉曼過程,就是由於導帶間或者價帶間吸收聲子導致吸收低(高)頻光,發射高(低)頻光。

6樓:子幹

題主把原因和結果搞反了。不是因為電子打算躍遷,選擇了釋放電磁波,而是因為電子和原子核構成的系統是源於電磁相互作用。

乙個系統可以處於不同的態,若用能量本徵態描述這個系統,那麼系統的能量可以連續也可以分立。若分立,系統在不同的態之間變化就要吸收或釋放能量,這個就可以叫做躍遷。但是,乙個主導乙個系統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很多種,這個是依賴模型的。

所以躍遷的時候吸收和釋放的能量也是依賴相互作用的具體形式的回到題主說的電子躍遷,在原子系統中是由電磁相互作用主導的,換句話說,這個系統就是電磁相互作用系統,對於這個系統,能量吸收和發射就是以電磁波/光的形式出現。

導線為什麼能夠束縛住電磁波?電磁波具有能量,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那導線的作用是什麼?

一棵蘆葦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並且通常情況下電磁波跟導線並沒有交集,題主又沒有給出提問的背景,只能猜測題主需要的答案。電磁波幾乎不能夠在導體中傳播,電磁波的能量在導體中是很容易被吸收為電子的能量的,所以不存在導體束縛電磁波,只存在能量交換,例如天線吸收電磁波,或者發射電磁波。中學物理中解釋電磁波是變...

為什麼電磁波頻率越高衰減快?

馬大 說不上衰減吧,是頻率越高,方向性相同的一組天線有效孔徑越小,能接收到的能量越少吧,不是因為衰減,而是相同間距下你能接收到的更少了,我覺得題主要不把friis傳輸公式再看看? 曰若稽古 在物理學上,自由空間的衰減和頻率是沒有關係的。在工程上,自由空間的衰減和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衰減越快。為什麼會...

為什麼說電磁波不適合星際通訊?

Super 除非狹義相對論被推翻,否則未來星際通訊還是基於電磁波。人類已知的四大基本作用力中,只有電磁力和引力是長程相互作用,能夠可能用來作為長距離的資訊交換的手段。而引力過於微弱,要能夠達到通訊的強度,產生引力的源質量過於巨大,人類沒那能力操縱。所以,電磁波不是不適合星際通訊,而是電磁波最適合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