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碳十四可以斷定年代 是什麼原理?

時間 2021-05-07 10:29:38

1樓:黃龍忠

放射性碳或碳14是碳元素的不穩定和弱放射性的同位素。穩定同位素是碳12和碳13。

碳14由於受到宇宙射線中子對氮14原子的作用,不斷地形成於大氣上層。它在空氣中迅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並進入全球碳迴圈。

動植物在它們的一生中都從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當它們死亡後,就停止與生物圈的碳交換,其碳14含量開始減少,減少的速度由放射性衰變決定。

放射性碳定年本質上是一種用來測量剩餘放射能的方法。通過了解樣品中殘留的碳14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機物死亡的年齡。

但必須指出的是,放射性碳定年結果表明的是有機物死亡的時間,而不是源自該有機物的材料的使用時間。

2樓:

簡單來說,活的生物由於代謝時碳12與碳14的比例是穩定的,當植物或動物死了後,碳12和碳14由於沒有了迴圈,屍體內碳12和碳14的含量就保持下來,但是碳14是會衰變成碳12的,半衰期大約是2023年吧,所以一測屍體的碳14含量就知道大約多少年了,當然誤差也有萬年。

3樓:梁建新

補充一下樓上。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植物死去後的C14會衰變導致含量變低,而環境中的不會,而這是整個問題的關鍵,所以差了一下維基百科:

碳-14是放射性的,它的形成是由於宇宙射線撞擊在地球大氣層中氮的隨機反應。當宇宙射線進入大氣層,它們經過數重轉化,包括中子的形成。

因為氮在地球大氣層的含量達80%,這個反應是較為普遍的。碳-14主要在30,000-50,000呎高空和較高的緯度形成,但碳-14卻平均分布於大氣層,並且會與氧進行反應而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穿透海洋溶於水中。

由於假設在一段長時間之中,宇宙射線通量(flux)是均等的,故可假設碳-14是均速形成的;因此,在地球大氣層和海洋中放射性與非放射性的碳的比例是固定的:約為1 ppt(part per trillion,1兆分之1:每一摩爾6萬億原子)。

傳送門: 放射性碳定年法

4樓:曹舟

拿植物舉例。地球上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有炭一十二和碳十四兩種。放射性碳十四可以斷定年代的前提是假設地球上二氧化碳中碳十四含量一定,在植物死亡之前植物內的碳十四含量會與空氣中的碳十四含量保持一致,但是當植物死亡之後,植物將停止與大氣進行二氧化碳交換。

但是碳十四會不斷的衰變減少,於是植物體內碳十四含量將會降低,通過測定植物體內的碳十四含量與原有含量之間的比值,通過公式T=(年限有效期好像是幾千年到五萬年之間計算有效)其中為碳十四衰變常數,N0和N分別是空氣中原有碳十四含量和待測植物體內碳十四含量。。。就這麼簡單。。

補充一下:關於為什麼說空氣的含量不變,來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線與空氣中的氮會產生碳-14,已有的碳-14當然也以同樣的半衰期衰變,一邊產生,一邊衰變。。達到平衡。。

放射性強度是什麼簡單易懂

這是乙個早期說法,現在學術界被 放射性活度 這個概念包含了,放射性強度 相當於被廢止了。不過個人還是很懷念這個物理量,因為當時它和 放射性活度 確實指的不是同乙個東西。舉個例子 有1000Bq的鈷 60,那麼用探測器去測的時候,忽略探測效率的因素 即假定探測效率為1,鈷 60發射的光子都被100 探...

釷 232的放射性怎麼樣

蘇二 是的,th 232比活度4071.87Bq g,非常低了。參考,co 60 比活度4.19x10 13bq g u 235也要將近80000 chenghao96 放射性對人體影響的強度主要看吸收劑量,這涉及很複雜的因素,包括輻射成分 能量 內外輻照,只看同位素名稱很難一概而論。對於某一種特定...

怎樣測量放射性溶液的活度?

liang alone 抱歉,忘了經過陰樹脂以後很多陽離子會產生沉澱。那就只能不排除飽和二氧化碳對電導的影響,直接進行測量。對儀器測量穩定性要求較高。以下為原回答 因為放射性測量本質是在數原子個數,同樣活度對於不同原子的個數不同 所以個人認為題主的問題僅在單一物質溶液中有效。由於專業所限 核物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