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馬斯克火星建城可行嗎?

時間 2021-10-17 14:30:08

1樓:RuiQOvO

個人感覺建城的意義在於長期生活並且有著一定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像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一樣以到達著陸為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個人愚見,目前的技術水平還是很難做到的,當然不排除未來的某一天科技水平會再次出現19世紀和20世紀那樣的井噴式發展。就不說材料的運輸和火星未知的環境帶來的阻礙,單乙個最重要的農作物的種植都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證。

而且誰也無法預料即使農作物真的種植,在火星種植的農作物是否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這都需要漫長時間的檢驗。

2樓:高岩

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上去能幹什麼。地球上沒人住的地方多了,飛過去成本更低,為什麼捨近求遠?

從投入產出來看,不划算,遠期就算火箭沒成本,燃料成本也不划算。

3樓:冷雨夜墜雲

可不可行其實並不是關鍵,大航海開始時期的船和現在星艦一樣簡陋,出去很多都是送死,現在星艦開始階段肯定也是大概率有去無回的。

但是星艦載人之前還是做了很多準備。

分了幾步走。

首先是類似獵鷹一樣用起初階段的星艦多次單程或者往返運貨到達火星,運送居住模組和生命模組去到火星進行拼裝,保證人類登陸火星之前一些準備工作。

其次是用去美國計畫月球建設基地和空間站階段進行地球以外區域的外星球人類生活進行試驗。

最後才是少批量運送人類登陸火星進行生活生產的,然後大批量運送人類到達火星建設城市。

當然以上前提是在星艦研發成功的基礎上,馬斯克研發思路和特斯拉一樣把複雜東西拆解用簡單原理去實現,所以我還是相信他能成功。

4樓:知識小知

可行,但要國家層面支援,他現在在做的是運輸的問題。還有回報的事,運輸解決了,才能談回報。到時是淘金熱再起,建造成市是一定的。

5樓:帝國餘暉

我們按照馬斯克現在的估算來推導。星艦成熟後,入軌100萬美金一次,喊燃料和維護成本。那麼去火星一次就需要1000萬。

火星上沒有建成燃料工廠之前,星艦是一去不復返,那麼一艘星艦成本極限壓縮,算2000-3000萬美金。那麼運輸一百噸貨物去火星的成本3000-4000萬美金。一萬噸30-40億美金。

製造燃料工廠,能源工廠,食物工廠,純水工廠,這些基礎設施,應該以十萬噸起步來算。運輸成本在300-400億美金。裝置製造300-400億美金。

總投資1000億美金。馬斯克乙個公司搞不起來。如果nasa來推,成本急劇增加,估計要2000億往上了。

6樓:

可行,外太空技術探索持續發展。回顧過去,60 年前人類沒去過外太空,如今很多遙不可及的夢想都已實現,有夢想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怎麼看待特斯拉和馬斯克登陸火星?

讓我看著你的眼睛 如果真要帶人上去,他首先得送點微生物或者植物試探並改善下環境,一步一步來,如果他沒這麼做,那意味著他要麼在畫大餅,要麼就根本沒打算讓人回去。 仰望 例子 像是要造世界第一架飛機一樣,現在只有個木頭輪子,但能慢慢滑跑了,卻只能離地2公尺。製作者說要造的飛機目標是能飛過太平洋。有人會信...

如何評價伊隆 馬斯克的 殖民火星大計畫 ?

Fodkat小喵飯堂 以前我覺得就是個笑話。現在我覺得,隨著人類破壞生態,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是遲早的事,冰川融化後釋放的病毒足矣滅絕人類。可能移民火星是個出路,但那一百萬人,絕對是世界精英級別的。咱普通老闆姓幾乎沒機會移民火星,只能在地球等死。 IDG資本 引用劉慈欣在剛剛結束的2018 IDG資本...

馬斯克一直宣揚要移民火星並且要死在那裡,為什麼他卻不試著把地球的沙漠地帶變為可居住環境?

王若楓 重點不是哪乙個工程更容易。你沒get到馬斯克的點。馬斯克的火星計畫,並不是為了給地球人改善目前已有的生活環境,而是為了開拓更多的領地。當馬斯克要蓋第二棟房子的時候,你卻在問他為什麼不把現在這棟房子的雜草鋤一下。你和他的想法不同,雖然鋤草很容易也很有現實意義,但是他志不在此,所以這種質問很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