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講,農業網際網路,是不是乙個坑?

時間 2021-06-02 05:35:04

1樓:甲子光年

目前的農業,並不是施展科技能力的好場景。

先講實際結果——目前進入農業領域的大小公司都很難在短期內實現高速增長或盈利,大家的故事都指向未來。

「甲子光年」在與多家農業科技公司交流後得知,一些無人機植保、農業大資料領域科技公司已因業務難做而放棄農業業務,轉向其他業務。

入局農業領域以來,除了早期的AI養殖、AI種瓜等宣傳案例,科技巨頭在農業中的後續進展並不明顯。即便落地,也多圍繞農產品電商銷售展開。

阿里ET農業大腦,一般養殖戶難以負擔如此高投入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農業本身受自然環境影響大,看天吃飯,業績波動較大,這會影響對短期難見效的前沿科技的投入意願。

以深耕農業數十年的農業領域央企北大荒為例,其2023年營收達31.11億元,其中26.75億元來自土地承包費。招股書中顯示,這一項業務的毛利率為100%。

但在主營業務零成本的情況下,北大荒2023年的總利潤是8.49億元,這意味著其他業務支出龐大。據北大荒自己披露,損失主要是自然災害和農業設施、裝置的折舊與維護。

其次,在中國農業市場,分布散、規模小的小農模式仍是主流,規模化大農場還不普及,這讓規模效益明顯、邊際成本遞減的科技化改造難度大、成本高。

規模化大客戶的匱乏,進一步減少了有意願、有實力投入科技改造的客戶群的基數。

最後,乙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懂科技和數位化的農業經營者仍相對短缺,即潛在客戶較難理解新技術。

根據2023年第三次農業普查資料,中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數量達到3.1億,其中只有7.1%的人受過高中或中專以上文化教育。

農業從業人員中,懂土地、懂莊稼,又理解電商和數位化的人並不多。

阿里自己也明白這項工作的難度。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戴珊在2023年底曾表示:「(做農業)不可能一兩年就看到效果,但我們會堅持下去。」

長期來看,隨著國內資訊基礎設施的完善,專業化農業人才數量增加,農業有巨大的科技化改造空間。屆時數字農業將不再遙遠,而農業也將真正成為科技巨頭的下乙個重要戰場。

但現在,面對短期內難盈利的現狀,吸引科技巨頭入局農業的原因真的只是對未來的看好和情懷嗎。

2樓:楊半坡

不是坑。反而我認為是少有的藍海。我幹網際網路20年,網際網路已經把99%的行業都滲透了。唯獨農業還有機會。但是,傳統農業很難突破網際網路,需要時機和努力。

3樓:小寶寶

農業網際網路還是比較具有潛力的,相比傳統的模式,只是現在還不是乙個比較成熟的市場,必須有開拓者有比較先進的思想去試驗,走出一條路來,後面才會有更多有人去走這條路。不然普通人直接走這條路可能會付出比較大的代價。

4樓:種業小咖

農業網際網路是極有潛力的行業。所謂的坑都是企業自己挖的,不注重實效,反而喜歡講故事,覺得別的行業做成的,照搬到農業就能成,不摔死才怪。

5樓:冰心來了

農業網際網路是坑,坑還很深,

深就深在場景都在農村,需要你熱愛農業,這樣才能下得去,上得來

要與農民打交道又有網際網路思維,本身就是乙個要求

6樓:ruby

看自己是單一產品還是多樣化產品,真正無害的東西是有多少/ 怎麼樣保證每乙個人是真正吃到無害的食品才是目前我們應該想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又怎麼去做。

網際網路時代是不是造謠太簡單了?

左華棟 由於網際網路的傳播屬性,基本上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資訊分發的成本過低,而大量的使用者很少去篩選和核實資訊。因為大腦會很自覺的排除和我們價值觀不符的資訊,讓我們總覺得自己都對,當我們看到資訊時,首先判斷是合不合自己的口味,而不是合理不合理。而網上經常只是片面的資訊,前因後果往往不會公開,...

網際網路經濟是不是到了乙個該反思的時候了?

aogutu葛忠濤 不要把反思當做里程碑式的行為。按廢話道理,任何事物都要隨時反思,任何反思都不一定有啥大作用。按正經道理,網際網路經濟看起來是急需要反思,但是不是真到了里程碑式的反思,還是已經有了里程碑式的反思成功了?乙個大量人參與的事件,是不會因為某種力量而突然調轉形勢,因為慣性,也不會因為有強...

如何判斷乙個網際網路專案的好壞??

vinmt hr 先簡單歸納 1 專案所在行業的現狀及近幾年趨勢 2 市場是否已有類似專案 3 是否符合剛需,解決了使用者什麼問題 4 是否符合商業本質 現在以實際案例來分析 對於共享經濟,這幾年確實層出不窮的各種專案,最後太多都是搞搞噱頭,然後悄然死亡,一地雞毛,有的毛都沒有。今年3月份開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