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雙活資料中心有哪些挑戰?有哪些開源 商業方案可供選擇?

時間 2021-06-01 23:51:41

1樓:fain

主要看那種雙活方式:

同城雙活還是異地雙活?

同城雙活相對容易,當然也要砸錢,同城IDC之間使用DWDM裝置,找運營商租用裸光纖傳輸,兩地IDC系統大二層打通,是可以實現雙活。兩地IDC系統同時處理使用者請求、同時讀寫資料庫、同時儲存資料。一般成熟的方案是兩地三中心,同城IDC雙活異地IDC災備。

思科、華為等主流網路廠商官網也能找到相關解決方案文件。

比較難實現的是異地雙活

異地IDC距離超過1800公里,隨著IDC距離增加,光訊號傳輸距離增加導致網路延時增加,網路穩定性也隨之降低(比如光纜被挖斷),網路延時過大(一般超過20ms)資料庫同時讀寫會有問題,另超過1800公里拉裸光纖成本也不便宜,據我所知除了3大運營商和宇宙幾大行,只有bat有自己的DWDM骨幹傳輸網路,但依然不能解決異地雙活資料中心資料庫同時讀寫的問題。

當然也不是不能實現,我所了解的實現異地雙活的公司都是對資料架構庫進行改造的。

當然,前端需要F5 GTM裝置或網域名稱服務商的智慧型DNS解析服務將使用者請求解析到最近IDC。

先寫這麼多。

2樓:sflypig

之前在一家整合商實習聽過一些F5的解決方案方案,首先這是多個層次的雙活設計組合而成的,有網路、儲存等等。我這裡說說網路,根據業務訪問模型的不同,提提供L2和L3 DCI網路,有租用和自建的VPLS/MPLS等,還有各個廠家的EVI/EVN等。當然對實時性要求較高如keepalive和資料、狀態一致性的需求的金主大部分走的是裸光纖/DWDM傳輸。

在應用發布上印象較為深刻的方式有兩種。智慧型DNS和健康路由注入(RHI)。

結合乙個商業雙活網路業務的解決方案,如F5的N+M集群,角色分為LTM(本地流量管理器)和GTM(廣域網流量管理器),具體LTM負責業務側的健康狀況感知,而GTM負責的是VIP的智慧型解析和切換。如DC1和DC2的LTM負責提供VIP業務接入,SLB1提供VIP1,SLB2提供VIP2(vip1和vip2可以是同乙個業務),SLB裝置採用旁路部署,SLB間通過DCI keepalive,SLB分別將同一業務關聯至兩個traffic group,GSLB (GTM)聯動兩 DC 的 SLB,檢測 Traffic Group1、2 的業務狀態。客戶端負載分擔訪問主、雙活 DC 業務伺服器,當SLB故障或者SLB檢測出組中server全部down掉,會聯動GTM切換解析的Traffic Group1, 所繫結的 VIP1跟隨切換到SLB2。

廣域網路由無感知,訪問 VIP1 的流量仍然通過主 DC 出口訪問,訪問 VIP1 的流量通過 DC 間二層通道,到達雙活 DC 的 SLB,並訪問 VIP1,雙活 DC 的 SLB,根據 Traffic Group1 繫結的伺服器群,將流量分別分發至服務對於原有訪問 VIP2的流量,由於其繫結至 Traffic Group2,主 DC SLB 故障對其無影響

以上就是乙個基於DNS的方案,這種兩個VIP可以防止VIP的解析被快取,至於RHI一般是做運營級別的雙活,互為主備,切換可以是二層切換,通過免費ARP,伺服器閘道器無需變化,路由不用收斂三層無感知,但是流量需要通過中間通道傳輸,這種叫集中閘道器。三層切換要求閘道器感知業務健康狀況,路由協議引入由ARP/DHCP等感知主機漂移所產生的靜態路由,DCI互聯裝置會阻斷各個SLB的health check,這種是雙活閘道器

說的不對的還請多多指教 :-D

資料中心持續製冷?

SuperUnknown 連續製冷 UPTIME曾經做過乙個關於空調故障下,IT裝置由UPS繼續支援下的模擬測試,有如下兩個資料 1 在200W m2 0.6KW 機櫃 的機房環境中,當空調故障時,在14分鐘時間內機房空氣溫度公升高了9 而前十分鐘溫度公升高為7 2 在400W m2 1.2kW 機...

如果雙11當天,阿里的資料中心同時斷網斷電,是不是就不用付尾款了?

極風雲 那怕是你想多了喲。一般來說,IDC資料機房都會具備乙個很特殊的功能模組 資料備份。正如英特爾公司高階副Quattroporte兼非易失性儲存器 NVM 解決方案集團總經理羅伯特 克魯克所說 事實上,硬碟已經無法跟上資料中心的處理能力 以現在的企業需求來說,依靠一塊小小的硬碟已經不足以支撐資料...

資料中心的「災備」指的是什麼?

雲祺科技VINCHIN 所謂災備,字面意思拆開來看 容災和備份總的來說就是採取一定的技術手段,提前建立資料備份與保護系統,在災難發生時及時應對。整個災備行業起源與70年代,主要集中在企業IT方面,比如資料備份和系統備份等。發展至今,災備除了IT支撐之外,還加入了業務影響分析 策略制定 業務恢復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