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開網路轉型OTT服務商,是不是因為電視行業利潤太低?

時間 2021-06-01 23:35:07

1樓:小邪兔兔

但是快並沒有真這樣做,而是砍掉電視硬體業務,所以我分析是酷開轉型的根本原因不是電視行業利潤低,雖然我也不知道低到什麼程度。不過再低保持盈利也是不成問題的吧。

2樓:王者夜來瘋

電視行業利潤低這事稍微了解一點的人都應該清楚,不過也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1%就太過分了,如果真是1%那眾多什麼海信、TCL啥的不早就倒閉了。其實電視行業利潤低主要在面板上,去年面板還不知道為啥神奇的大漲一波,所以才會出現利潤降低的情況。

另外就是之前那個已經崩盤的樂視帶的節奏,把本來賺錢的電視行業帶向了不賺錢的深淵,硬體總是賠錢,靠什麼內容去賺錢,結果就呵呵了。分析完了利潤為啥有些低之後麼我們再來說說酷開轉型服務商是不是因為利潤低。我先把觀點丟擲來,個人感覺不是。

何以見得呢?

我記得酷開在宣布不賣電視的發布會上,CEO王志國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為什麼我現在其實不太提太多的硬體?,創維是一定要講硬體,創維做酷開TV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探索一條自有的使用者增長的道路。事實上,通過硬體拓展客戶的速度太慢了。

酷開TV每年就賣一百萬臺左右,行業裡面還算比較領先的。如果想拓展使用者,酷開的模式和原先賣硬體的根本思路都會不一樣,「對於酷開公司的商業模式來講使用者變現就以最快的方式讓更多的硬體去相容酷開系統就好了。」

顯然這次發布會,道出了王志國的心聲。仔細想想也是這麼個道理,畢竟電視這東西並不是啥快消品,你想想你家一輩子能換幾台電視啊,所以說拓展空戶這方面太慢了。所以酷開才會做出這個決定,後阿里的事實也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目前酷開終端啟用量貌似超過了3300多萬,所以選擇還是很正確滴。

當然這只是第一點,如果有關注酷開公司非常非常久的朋友們應該在知道,酷開最開始出生時候的定義就是平台運營服務公司,也就是現在的OTT。所以對於酷開現在等於回歸了初衷,絕對談不上什麼電視行業利潤這樣不明所以的觀點。另外我猜測這也是酷開的戰略版圖設計使然,我通過查資料知道,王志國在發展戰略中說過,想要實現億級終端的目標。

但是如果僅僅是靠賣電視的話,開句玩笑我估計得買幾十年,以為內上面已經提到電視這東西並不是快消品。

因此想要撐起億級終端這樣的目標,就必須轉型,做不做服務商不重要,反正不能繼續賣電視就對了。後來酷開也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好像有資料說酷開系統以廣電總局TVOS為基礎,已經在為創維電視、酷開電視,以及飛利浦電視、松下電視、熊貓電視、冠捷、視緯通、視源、芯智、五星、斐訊等16個非酷開品牌進行服務。

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恐怕億級終端的目標還真說不定幾年的時間就可以正式實現。所以總結一下,酷開轉型OTT服務商決定不是因為電視行業利潤低,而是只賣電視離自己的夢想距離有些臺遙遠而已。

不賣硬體產品只專注OTT,酷開網路轉型智慧型電視系統服務商前景如何?

SAYU颯 酷開網路在OTT終端深耕多年,如今已經成為了OTT行業的獨角獸。在去年,家庭大屏終端啟用規模,智慧型電視覆蓋率超過54 而在同比資料變化中,智慧型電視同比上公升30 傳統數碼電視同比下降4.6 此前也曾估值酷開系統開發的終端將突破5000萬。酷開網路的CEO王志國表示大屏產業迫切需要AI...

傳統企業如何轉型網際網路?

樊小寧 首先要轉變傳統思維。傳統企業組織結構的金字塔模式,容易導致 一人專斷 局面的出現,整個企業的走向都由最高領導決策,因此,企業要轉變傳統思維,重新審視自己的現狀,時刻保持危機警惕感,耐心梳理企業的真實情況,找到適合自己轉型的方向。其次學習網際網路技巧。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以及新的營銷工具的...

傳統企業如何實現網際網路轉型?

丁甲木 1 轉型是價值網路的型態系統與動力系統的解構與重構。2 轉型分為數位化轉型與網際網路轉型兩種,數位化偏重型態系統,網際網路轉型偏重動力系統 3 轉型模式分為劉曉慶模式 金星模式 李玉剛模式 4 資訊時代的轉型是實體經濟向網路經濟遷移的過程 是確定系統轉向複雜系統的過程 是駕馭混沌與隨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