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的來臨以及萬物互聯的趨勢,對於通訊廣電專業的一級建造師有什麼方向和機會?

時間 2021-05-06 20:22:55

1樓:「已登出」

而且有些認證與真正工程和商業運作還有一定差距,就拿通訊建造師來說就不說5G,4G的網路的規劃,建設,運維建造師的知識體系哪個方面能支撐起來。那麼我在選擇5G合作方得時候是選擇有4G經驗的還是單純的建造師。

最近感覺有些朋友對5G有些誤解,覺得5G就是乙個革命性的技術,上了之後就天翻覆地了。但是個人以為,5G構建了很多場景,但是通訊的基本原理不變,應用的基本原則也不變。就拿物聯網來說,本質上與微控制器有什麼區別?

5G的場景實現是完成基礎設施後,各行業共同推進的結果。這就好比電力,電力本身就是基礎,你要拿去幹啥更重要。所以不要指望5G來了劉幹一票大的(能拿到專案除外)

最後,通訊行業沒落了,慎入

2樓:知不自知

2023年新規:通訊承建企業法人必須擁有相應資質的建造職稱證明。員工持證不再作為企業資質考核辦法。

也就是說,掛證的時代基本結束了。

3樓:托卡馬克

沒什麼機會,這個是國家強制,運營商,裝置商基本不鳥。

就是資質問題,國家招投標有點用。

通訊變化快,還是廠家認證含金量高點吧。

如何解讀5G時代的VR AR以及萬物互聯?

老年少男 不請自來hhh 我就是來腦洞一下 我覺得手機可能慢慢不再會有人用?顯示裝置由眼鏡來,計算由雲端來,操控裝置和客戶端少量的計算可能由多種不一樣的裝置來做,用無線技術和顯示裝置鏈結。逐漸忘記標題 5g這些應該是實現不了的哈哈哈哈哈再過十年左右?覺得可能是個趨勢。乙個啥都不懂計網還沒學完的小白無...

5G應用看回答最多的就是萬物互聯,但是5G成本如此之高,依靠5G的物聯網真的能普及嗎

Mang Shao 個人認為不能,普及物聯網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撐,即便5G的成本有所下降對物聯網仍然只是鳳毛麟角,畢竟它只部分解決了廣域網通訊時頻寬和低延時的需求。 davidxu 我個人覺得那是理想情況描述。實際上更多的有用的互聯應用資料還是工業互聯場景,比如生產環節,其他的場景即便聯通後,很多資料...

隨著5g的即將深入?

AI這件事的發展,與5G並沒有本質關係。不過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普及AI的應用。首先AI現階段就是模型,資料,算力。在模型與資料上5G其實是沒有任何助力的。但是在算力上,5G確實有可能更好的將服務端的算力輻射到客戶端,因為很簡單,過去的網路傳輸並不夠快,既使伺服器端計算能力不錯,也會因為資料回傳的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