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應用看回答最多的就是萬物互聯,但是5G成本如此之高,依靠5G的物聯網真的能普及嗎

時間 2021-05-12 23:58:56

1樓:Mang Shao

個人認為不能,普及物聯網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撐,即便5G的成本有所下降對物聯網仍然只是鳳毛麟角,畢竟它只部分解決了廣域網通訊時頻寬和低延時的需求。

2樓:davidxu

我個人覺得那是理想情況描述。實際上更多的有用的互聯應用資料還是工業互聯場景,比如生產環節,其他的場景即便聯通後,很多資料也沒啥實際應用,所以最大可能的部署會是一步步進行。

3樓:華辰智通

物聯網解決方案通常由數百或數千個連線的邊緣裝置組成。隨著更多邊緣裝置的新增,典型的設計約束(例如成本和電源管理)變得越來越大。而隨著規模的增大,物聯網產品連線到網際網路的方式變得越加重要,甚至可以決定產品的成敗。

5G用作用,但是物聯網的普及並不依附於5G

4樓:Steven湯圓

萬物互聯,需要的是IPV6,而不是什麼5G,至於為什麼和5G綁一起,因為5G相關裝置支援IPV6。

至於5G能否普及,這種問題我也懶得答了,結論是區域性普及,不會廣泛普及。

好了,沒了

5樓:

萬物互聯和5g沒有本質的強依賴關係。

5g具備海量連線的條件,但是海量連線不一定非要用5g.

對速率要求低的場景,2g就可以滿足去玩了,nbiot也可以的呀…但是對於延遲要求高頻寬大的,就需要5 g出馬搞定了………以上!

6樓:白十二白十二

首先,萬物互聯不一定基於5G。物聯網是指現實生活中的物體,如機器、家具、穿戴裝置等等,作為感受器接受資訊並將資訊傳送給雲端,經過加工處理後回饋回來指導物體工作。比如你手上的手錶感受到你現在體溫高比較熱,將資訊傳出去,回饋回來就是要求空調開啟,飲水機給你倒下一杯涼水。

5G也好4G也罷,只是傳遞資訊速度不同。最重要的是雲端可以快速處理大量資訊。在物聯網中至關重要的與其說是5G不如說是雲計算。

其次,物聯網普及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就像是乙個黑屋子,我們目前資料很多,但卻是零散的,是黑屋子裡乙個個螢火蟲。物聯網普及,是真正的大資料時代,就是點亮這個屋子裡的燈。

而當我們完成這一步的轉變時,5G可能已經普及了很久,要被別的代替了

7樓:公轉

1 5G的裝置成本會不斷下降,這個不用多說

2 對於物聯網,大部分應用是低速高延遲業務,完全不需要現在這麼大的頻寬,也不需要這麼大的天線陣列,只要引數設計合理,功率會大幅度下降的。

8樓:15後老詹鐵粉

我盡量寫得淺顯易懂一些。

第一,萬物互聯不需要靠5G,從2023年開始中國的物聯網裝置連線數就開始井噴了,預計到2023年實現「物超人」,就是物聯卡的開卡量超過手機卡。共享單車、水電氣表、車載終端、煙感...都要物聯卡。

物聯卡的發展量,是萬物互聯的發展標誌。但所謂的萬物互聯,還不僅僅是用運營商的網路。wifi、藍芽、ZigBee等短距才是連線的主要部分,佔了70%。

第二,你說得對,5G確實很貴!現在全國一共69萬個5G基站,4G呢?已經超過400萬了,5G又基站又少、又貴、耗電量又多(3倍於4G)、覆蓋範圍又小、技術又不成熟,怎麼可能在現階段成為資訊化的主力軍?

但是....

它就是主力軍!

因為它的zheng制意義非比尋常,是大方向!

貴?甭管,國家支援,貸款,建!

電費?甭管,晚上該關關,逐步打折!

頻段有侷限,沒低頻?甭管,NBIOT接著用,廣電還有700M的呢也用上!

技術不成熟?甭管,zheng府專案先用著,給你試錯機會慢慢來!

可以聽聽喜馬拉雅《全民物聯網》

9樓:B乎小白

題主認為的5G功耗問題,其實並不是什麼問題。運營商目前最大的開銷並不是在所謂功耗問題,而是在基站裝置公升級改造,路由交換主幹線公升級。

功耗問題只不過是拿出來讓大家容易理解5G貴的乙個理由。對於功耗節能,裝置生產商一般都會提出節能方案,比如基站的傳統定時開關,回落4G,符號,通道關斷這些。

5G的速率提公升代價不僅是功耗的提公升,而是覆蓋距離的縮短,至少需要3倍於4G的基站數量才能實現全覆蓋。並且5G對於比較深層次的建築覆蓋效果並不佳,所以需要小站進行更深層次的布局。

能量物質都是守恆的,速率提公升的代價就是功耗的提公升+距離的縮短。

10樓:饕鯤

5G不僅僅是傳輸速率的提高,更是傳輸時延和效率的提高。

很多時候物聯網裝置的資料傳輸資訊量並不大,但是對功耗的要求很高。這就是NB-IoT,聽名字是不是覺得就很牛B,全名是窄帶

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窄帶5G有三個頻道,分別是LTE(授權頻道)、LTE-U(非授權頻道)和NB-IoT(授權頻道)。NB-IOT作為5G頻道之一,和LTE有很多不同,手機上用的LTE是功耗大發熱高,需要傳輸處理大量資料,但是NB-IOT可是低功耗的,物聯網時代不是每個裝置都要天天充電配散熱夾的。

NB-IoT在物聯網應用中的優勢顯著,為傳統蜂窩網技術及藍芽、Wi-Fi等短距離傳輸技術所無法比擬。首先其覆蓋更廣,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比現有網路增益20dB,覆蓋面積擴大100倍。

其次是對連線的支撐能力,NB-IoT乙個扇區能夠支援10萬個連線。全球有約500萬個物理站點,假設全部部署NB-IoT、每個站點三個扇區,那麼可以接入的物聯網終端數將高達4500億個。

同時NB-IoT的功耗更低,僅為2G的1/10,終端模組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在成本上也將更低,模組成本有望降至5美元之內。未來隨著市場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技術演進,功耗和成本還有望進一步降低。

如何解讀5G時代的VR AR以及萬物互聯?

老年少男 不請自來hhh 我就是來腦洞一下 我覺得手機可能慢慢不再會有人用?顯示裝置由眼鏡來,計算由雲端來,操控裝置和客戶端少量的計算可能由多種不一樣的裝置來做,用無線技術和顯示裝置鏈結。逐漸忘記標題 5g這些應該是實現不了的哈哈哈哈哈再過十年左右?覺得可能是個趨勢。乙個啥都不懂計網還沒學完的小白無...

隨著5g的來臨以及萬物互聯的趨勢,對於通訊廣電專業的一級建造師有什麼方向和機會?

已登出 而且有些認證與真正工程和商業運作還有一定差距,就拿通訊建造師來說就不說5G,4G的網路的規劃,建設,運維建造師的知識體系哪個方面能支撐起來。那麼我在選擇5G合作方得時候是選擇有4G經驗的還是單純的建造師。最近感覺有些朋友對5G有些誤解,覺得5G就是乙個革命性的技術,上了之後就天翻覆地了。但是...

請問,5g的出現會使物聯網卡消失嗎?

企朋 題主大概是沒有搞清楚5G和物聯網卡之間的關係。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2G 3G 4G就像是酸辣土豆絲 清炒時蔬這些菜,5G就是公升級後的紅燒肉,而物聯網就是乙個碗。無論你今天吃的是清淡素菜還是噴香紅燒肉,你都要用碗。有了紅燒肉,你更喜歡吃飯了,一頓能吃三大碗。因此,5G技術是物聯網發展的乙個重大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