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否有抄襲和版權概念?

時間 2021-05-31 21:48:29

1樓:潘水根

1.《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六十一引《大唐新語》一則故事:

唐郎中李播典蘄州日,有李生稱舉子來謁。會播有疾病,子弟見之。覽所投詩卷,鹹播之詩也。

既退,呈於播。驚曰:"此昔應舉時所行卷也,唯易其名矣。

"明日。遣其子邀李生,從容詰之曰:"奉大人諮問,此卷莫非秀才有制乎?

"李生聞語,色已變曰:"是吾平生苦心所著,非謬也。"子又曰:

"此是大人文戰時卷也,兼牋翰未更,卻請秀才不妄言。"遽曰:"某向來誠為誑耳,二十年前,實於京輦書肆中,以百錢贖得,殊不知是賢尊郎中佳制,下情不勝恐悚。

"子復聞於播,笑曰:"此蓋無能之輩也,亦何怪乎?飢窮若是,實可哀也。

"遂沾以生餼,令子延食於書齋。數日後,辭他適,遺之縑繒。是日播方引見。

李生拜謝前輩畢,又雲:"某執郎中盛卷,游於江淮間,已二十載矣。今欲希見惠,可乎?

所貴光揚旅寓。"播曰:"此乃某昔歲未成事所懷之者,今日老為郡牧,無用處,便奉獻可矣。

"亦無愧色,旋置袖中。播又曰:"秀才今擬何之?

"生雲:"將往江陵,謁表丈盧尚書耳。"播曰:

"賢表丈任何官?"曰:"見為荊南節度使。

"播曰:"名何也?"對曰:

"名弘宣。"播拍手大笑曰:"秀才又錯也,荊門盧尚書,是某親表丈。

"生慚悸失次,乃復進曰:"誠君郎中之言,則並荊南表丈,一時曲取。"於是再拜而走出。

播嘆曰:"世上有如此人耶!"蘄間悉話為笑端。

(出《大唐新語》)

2. 《月露音》是戲曲、散曲選集,明代凌虛子等選輯,四集。萬曆間流傳的刊本牌記上註有「杭州豐樂橋三官巷口李衙刊發,每部紋銀捌錢,如有翻刻,千里究治」之字樣。

喜歡有抄襲的作品和支援抄襲是兩個概念嗎?都有錯嗎?

掠容 是兩個概念,但是有聯絡。比如我喜歡乙個東西,我會告訴朋友,在以我的圈子裡傳播。這僅僅是我喜歡的表現。但,如果我的朋友接受到了我的這種訊號並且以他們為中心在其圈子中傳播,這時不可控,我的喜歡可能變成別人的支援。間接作用了。矛盾點 我喜歡這玩意兒,我講給別人時,是不是間接證明了我有支援 認同這個玩...

古代詩人詩句中的典故和化用算抄襲嗎?

Dushyanta 世界範圍內,出版行業的規定 凡作者死亡後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號以後,其著作言論均歸於公版領域。也就是說,在曹植死後的第444個年頭,王勃在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的滕王閣席上,大可高讚此情此景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所以,古代大部分 抄襲 算不上抄襲,更何況,有些 抄襲 是人...

古代兵器是否真的有那麼重?

鐵手桐君 聊齋志異 有個故事,說明朝某將軍故意做了什麼乙個超重的刀,讓士兵在邊境上溜達。蒙古兵發現明軍,就搞了偷襲。結果當然是明軍跑了,蒙古兵發現超級大刀。結果蒙古兵就特怕這個將軍了,以為這將軍平常就用這個百十斤的大刀。十斤的鐵棍耍起來,一般人都未必拿得住。評書演義不能當真,李元霸的錘那麼重。就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