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碩士這麼讓知乎大佬們看不起嗎?

時間 2021-05-06 03:43:42

1樓:么么零

說澳洲大學水,無外乎是入學簡單吧,可他們沒見到畢業難啊。

而且,澳洲大學那麼水為啥用人單位還要人呢?公司老闆腦子裡也都是水?

所以無所謂啦

2樓:iu的妹妹

罵的就是這樣把排名當能力的澳洲背景hr自動過濾簡歷關都過不了在這扯教師資源學術環境好 ?其次澳洲一年40來萬的開銷是有誰付不起?是澳洲學費比英美便宜了導致學生家庭條件好了還是入學門檻低了讓學生能力強了?

3樓:

我說下自己身邊幾個案例,大家自行判斷。

本人本碩國內985,博士美國某高校強系。學校排名不高,四大排名世界平均50-60。

我本科同學A,女生,倒數第幾記不清,沒興趣過分關注她們。本科四年掛科一堆,雅思考了N年不知道最後過沒過,似乎還備考過一年國內碩士。本科畢業兩年後突然拿到澳洲八大中某所學校的offer。

另一本科同學B,男生,成績墊底,但比那個女生好些。澳洲八大碩士畢業。

我本碩同學但凡有點東西的,除了我乙個博士師兄去澳洲讀博外,其他都是選擇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

4樓:

利申:非澳洲海本,研究生在美國

我建議知乎以後在評價他人大學之前,請放上自己所在大學的就讀證明,錄取通知或畢業證書。

否則路邊小狗也能旺旺,這樣的聲音不應該比另外一些更有聲音。

5樓:

知乎大佬們大多從申請難度出發談鄙視鏈,表面上大佬們看不起熱門專業能進一大堆雙非的學校,但其實大佬們看不起的是雙非群體,還有不得不和很多雙非做同學的211/985學生。

6樓:

大家都不要裝外賓

誰還沒幾個過去澳洲的同學? 為什麼對他印象差,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差,不是他們去澳洲才對他們印象差的

我小學成績最差的同學,因為家裡有錢,去了澳洲留學我初中成績很差的同學,因為家裡有錢,去了澳洲留學(這個還是雪梨大學)

高中因為是重點高中,成績差點的,也是美國留學看不起澳洲的學歷,那是因為那個真是有錢就能上,雅思托福,打死我也不信,我那幾個同學能考出什麼問......

7樓:澳洲先生

哈哈哈,澳洲的確是知乎鄙視鏈底端。

在很多人眼裡並沒有什麼雪梨大學、UNSW、墨爾本大學,只有乙個統稱叫澳洲大學。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去澳洲讀書的都是那種「我高中班裡有個同學,從來不讀書的吊車尾,後來居然去了全球前100的大學,就在澳洲!」

「澳洲大學沒有啥用,就是錢懟出來的!「

講真···很多知乎er噴的不是澳洲大學,噴的是去澳洲上大學的同學們。

所以你和他們講澳洲大學的排行和學術成就一點用都沒有,澳洲大學就擺在那,能出諾貝爾,能出各種成就,畢業生裡也每年都有很多人進世界前500的大廠。學校本身能力沒問題。而彷彿錯就錯在要圈錢,廣招留學生,甚至是開一些水課。

——「我高中班裡有個同學,從來不讀書的吊車尾,後來居然去了全球前100的大學,就在澳洲!」

類似的事情真實客觀存在。

——「清華北大本科畢業,選擇澳洲八大留學」

——「墨大碩士錄取要求,非985/211畢業生要求均分90以上」

類似的事情也客觀存在,但是沒人會記得這個,只會去記住高中班裡同學的那個反面案例。

這很正常,普羅大眾覺得能花錢辦到的事都不是事,從來不會覺得有錢是一種優勢,甚至引以為恥。他們的邏輯就是:「澳洲留學=花錢走捷徑=澳洲留學辣雞/」

你無解。

8樓:

別人怎麼看不重要。

我想如果你985本畢業,在澳洲讀個碩這很正常,沒什麼人會說什麼。

而且如果你能門門H1,名列前茅,最後拿到全獎讀個澳洲的PhD,我覺得別人只會說你很牛。

9樓:溜溜球

澳洲招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太好進了,生源質量差距很大,我在雪梨大學上學,身邊有北航,山東大,東南,湖大等985還有若干211的學生,也同樣有各種沒聽過名字的二本學生,可見澳洲的生源質量是參差不齊的。

英國碩士招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年制,一年制的詬病無非就是「出去一年怎麼英語還是那麼工地呢?」之類的。

當然,不論英國還是澳洲,不論一年制還是兩年制,都有很優秀的人,也有純划水的人,所以現在很多企業招人的時候會著重看應聘者的本科學歷。如果本科學歷是個985 211,那不管你去英國還是澳洲,都不會因為學歷而被卡。

至於澳洲水不水?按照知乎上以入學難度為第一標準來評判,澳洲確實水的離譜。但是HR可不是以入學難度來衡量應聘者的,說實話,肚子裡有沒有墨水HR隨便問兩句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有功夫擔心學校水不水這個問題,不如好好打磨自己的簡歷,鍛鍊自己的口語,多找找實習多考考高含金量的證書。我在四大諮詢實習的時候幾乎一大半都是英澳碩士,我得專案經理就有墨爾本雪梨畢業的。

總之,一句話,你上學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豐富自己的內涵才是最關鍵的。沒有一家公司會因為你僅僅有個海外留學的學歷而招你。

10樓:Patrick Star

主要是容易被錄取,澳洲八大好多專業本科高考300多分就可以進。所以好多國內三本都考不上的人,來澳洲就可以讀乙個比絕大多數國內985大學排名還高的學校。研究生的話,除了墨大和國立要求高一點以外,其他那些學校,國內普通二本,平均分75以上,都是可以申到的。

像什麼西澳,阿德萊德大學那些比較偏遠的地方,真的是隨便申申。因為都比較容易,所以感覺水。

而且說是什麼西方大學都寬進嚴出,其實只要不是太不靠譜,正常學習,基本都能順利畢業的。

11樓:

對,因為申澳碩對大佬來講太容易了啊!

除了,家裡有錢這個條件卡著太多人了!

至於別的其他條件什麼到哪都很一般,連雙非的保研的學生都比不了,但雙非保研很難保研到985,我們學校一般只有專業前2%或者前5%,大致有條線吧。

而有保研資格但沒保上985的,並且家裡有錢的,選擇出國的學校都很好,比澳洲的一桿子學校都強。而申澳碩的則普遍都是些一般人,當然也不差但也沒多好,不上不下,保研沒戲,考研風險很大,家裡有錢所以走了澳碩。

此外,我們學校整體出國成績最好的是中外合辦的學院,高考成績比正常錄取低幾十分,績點整體也低,無非是幾乎所有學生都滿足家裡有錢這個條件罷了。出中國人數大致和其他所有學院加起來相當。但整體出國的院校選擇上上是不如正常招生的學院的,說明刨除家庭背景因素,自身實力對出國更重要。

特別是還有那麼一批有錢的保到好學校人家就不出國了。

所以說澳碩其實主要是拼爹,努力天賦什麼的是較為次要的,自然會被很多家庭背景不夠但實力足夠的人看不起!當然價值觀不一樣嘛,許多人比王思聰強,但依舊崇拜王思聰。

我個人認為澳碩大致跟211碩士差不多,畢竟考一般的211碩士難度不算太大但還是有的,特別好的211除外。而211碩士被知乎大佬鄙視豈不正常?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本科985看不起普通一本再正常不過了,哪怕二者在同一所學校讀碩士也不會那麼容易看得起的。

大概像東大、多倫多大學、帝國理工、紐約大學等等吧,大概這個水平及以上,大概在前30~40,特別是各種榜單大都排在前40的,才是相當於中上985的。

像是國內高校各種排名整體偏低,不少先進研究還是要出國搞,但這跟還沒有觸控到知識邊界的碩士沒什麼關係,更別說非研究型的了。

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在國外上過學的,對澳碩看不起,其實看不起的是生源而非學校。

我是沒出過國的,我只是通過身邊人的去向做乙個判斷,不過知乎大佬們這麼看不起澳碩,我猜澳碩中985生源肯定不高,畢竟人不能看不起自己,不知有沒有人來證實一下。國內研究生生源,一般情況下本校及以上生源大概有30%的樣子,照這樣的標準去對標國內外高校,再降半檔就差不多找準位置了(本校讀研其實一般是有些low的,所以要再降半檔)。

12樓:

澳碩確實是…

因為澳碩時間短又是寬進嚴出,很好進,所以給人一種全是學渣的感覺,澳本成績好的畢業了都想往英美去去,在再澳洲讀研的基本上都是不想回國的

我不止一次說過有master的學生英文口語都說不流利,和local完全沒辦法交流,生活圈子全部是華人,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留學是沒啥意義的,簡單來說就是混文憑。別拿國內幾本大學去和國外的學校比較,留學生裡面條件再差的至少也是把驗資這步過去了,從經濟角度和家庭人脈方面都不能比的。所以「混文憑」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不好的詞,普通人想混家裡沒那個資本去支援呢。

還有一點就是為什麼厲害的人都不太看得起澳洲碩士,第一,經歷海本海高的,成績再差也不會不能全英交流。尤其是海高的,澳洲高考比美國還難。第二,英美的碩士真的挺難的。

我乙個表姐申請英國的研究生,學生物的,雅思要7.5第三,澳洲留學生自己都不團結,自嘲和與其他高校的比較,簡直很沒意思。就別說別的國家留學生怎麼看了。

不過也有小部分精英是申請澳洲研究生的,他們也是認真好好學習的,不過這種人真的少,在校園裡也結交了不到他們,好的風評沒辦法發揮出來,也有這個因素吧

13樓:

我在國內讀的大學,準備出國讀研。平時沒和同學說過,所以他們對於出國這件事的厭惡情緒是寫在臉上的,加上疫情的原因他們對留學生更是不懷好意,我也就附和一下。水就水吧,水又如何,多少人想水水不了呢?

花錢就能進,多少人花不起這個錢呢?當然我們一直被教育物質上的攀比是錯誤的,但試問不管是不斷進修學習的,還是早就出來上班積累經驗的,有幾個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喜歡搞學歷鄙視的就搞吧,人是需要自我認同的。

14樓:Joey Don

知乎大佬們又不是你的面試官,我媳婦也在念商科,還沒畢業剛拿到第乙份工作offer,折合時薪接近50刀。

我覺得澳碩價效比很高,從面試官角度,同樣兩個一樣的候選人,我的確會考慮多加幾萬澳幣僱那個帶澳碩士的。

15樓:

不了解IT的情況,說說金融的吧

我本碩都在澳洲讀,目前在頭部券商IBD,周圍同學進頭部券商的人不在少數,按照拿到投行offer的比例來講,應該是比絕大多數985商科的同學高吧。

只要你的學校QS前50且專業對口,就不會被國內99%的企業在簡歷關刷下,其他的就是看你的個人能力,和學校關聯不大了

最後,上過班的人應該都知道選擇比努力還要重要吧,這和考試不同!

16樓:

我也是澳洲回來的,澳洲水嗎?水的很,我這種水貨都能去讀書。

碩士在雪梨大學,USYD水嗎?水的很。我這種水貨都能畢業。

回國來到北京,北京水嗎?水的很,我這種水貨都能有車有房。

現在在趕金融,金融水嗎?水的很,我這種水貨都能一年賺個大幾十萬。

水怎麼了?人是給自己活著的,書是給自己讀的,大學是給自己上的。

什麼不水,這個社會最不水,最現實,這個社會只看結果。

你未來能過得好,你需要的人認可你,就好了。你這書又不是給知乎讀的,你大學又不是給各種大佬上的。

每乙個人的人生,都可以過得無比精彩,但你得為了自己而活。

你上了大學,又不是大學上了你。

現在整個中國的權利是掌握在你父母那一輩人手中的。

各種公司的領導,各個部門的主管,決定公司招聘和人事任免的那批人,都是你父母叔伯那一輩的人。他們瞧不瞧得起你的大學才最重要。

你爸媽玩知乎嗎?你爸媽上網都磕磕絆絆的吧。

那一輩人對國外大學其實沒什麼概念,水不水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標準很樸素,就是道聽途說。

這也沒辦法,人家又不是專業幹留學的,沒有義務非得知道各個學校水不水。

對他們來說,你的學校隱約聽過,好像還挺有名,那就是好學校。你的學校沒聽過,名字又奇奇怪怪,那就是野雞大學。真相並不重要,畢竟招聘又不是非得招你。

就我的觀察,國立,雪梨,墨爾本,新南威爾斯,基本上都屬於那輩人聽過,有印象,感覺還不錯的學校。

你在這些學校畢業,佔不佔便宜不一定,但絕對不會吃虧。

再說一下澳洲水這個概念。說實話,這個概念一直是這一輩留學生中的概念。

這個概念是生造出來的,因為沒有一所大學叫澳洲,就像沒有一所大學叫英國,也沒有一所大學叫美國。

總說澳洲大學,誰是能把澳洲上了?還是能把澳洲所有大學都上了?

澳洲大學這個概念,除了能讓其他留學生自High一下,刷一刷優越感,其他一無是處。

每個人上的都是具體的某一所大學,水不水看的是大學,而不是國家。

最後,如果你實在還是不平衡,用不著反駁,教你一招。

大學這東西,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別反感別人說你水,尤其別反感周圍人說澳洲,說你的大學水。

相反你還應該挺高興。同事說水?他大學不水不是一樣來和你做同事。

記住一句話,社會很現實,只看結果。

我就是喜歡你瞧不上我又幹不掉我,甚至可能還混的不如我的樣子。

為什麼感覺知乎上的人很看不起瘦金體?

衝鴨 我自己喜歡瘦金體,我也看不起瘦金體,亡國之體,好看而已。瘦金體充其量不過是柳永罷了,徒有好看,而別的字型則是大家風範。曹全碑,蘭亭序,九成宮,哪乙個都比瘦金體難而且更具欣賞性,瘦金體只是自成一派的小眾罷了,禁不得細品 寫好瘦金體我不崇拜,因為簡單,若寫好祭侄文稿 其感情壓五千年 奉上最近寫的 ...

為什麼知乎的朋友這麼看不起國產車,特別是20萬以上的國產車和合資車對比好多回答直接pass國產車?

屁顛顛 說明現在隨手拿出20萬毫不眨眼的還不是太多吧。拿了20萬出來你總得讓別人感覺值吧,一聽是比亞迪之類中國產會有人覺得你花個10萬塊錢嘚瑟個啥。君不見路虎沃爾沃這種要倒的貨在中國煥發第二春。很多人的選擇標準是首選看牌子,再看價效比。一朋友十多萬的預算非要買合資車,買回來開的美滋滋的。他高興就好!...

據知乎大佬說澳洲大學很水,碩士課程到底值得讀嗎?

C9lessthanG8 好無語,比起留學門檻的水,貌似國內985的國際生門檻更低吧,甚至是發錢也沒有人來的程度。這問題本來就有點井底之蛙,拿國際生的入學門檻去判斷乙個學校的優異,說真的提問人本身水準也不高。說這個問題就好像國際友人問 怎麼看待中國清北國際生源質量差,是不是清北很水 之類的問題。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