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分析繁雜事情和寫東西的時候,條理很清楚 說話卻亂七八糟,說半天說不清楚主題,不知道在說什麼?

時間 2021-05-30 14:29:19

1樓:Jeffersli

如何提高講話的邏輯感?

簡單的來說,我們經常跟別人說話的邏輯表達只有2種方式,即總分總線型邏輯

總分總邏輯:這個非常簡單,舉例如下:

線型邏輯一:5W1H,用於講故事,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就和小學生作文一樣,舉例如下:

北宋末年,朝政腐敗,官逼民反,以宋江為首108個英雄好漢都被逼上山東梁山起義。但宋江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改變了一切,原本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歸於平靜了。

線型邏輯二:講程式,今天我們要把大象放進冰箱裡分三步,第一步,開啟冰箱門,第二步,放進大象,第三步,關上冰箱門。

線形邏輯三:PEEP,用於演講或寫作文,通常用:1、總述,2、故事,3、感悟或寓意,4、總結。這樣的線型邏輯。

比如,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以身做責」,什麼是以身做責呢?大家一定聽說過「曹操馬踏青苗,割髮代首」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後我想說,只有……才是以身做責。

線形邏輯四:講道理,通常用WHY,WHAT,HOW邏輯,舉例如下: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商務禮儀?什麼是商務禮儀?商務禮儀應該如何做呢?

線形邏輯五:講東西或景物,主要是用我們的六種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直覺(線型邏輯,從遠到近的順序)。

舉例如下:遠遠的我們看到一座青翠的山峰,傾聽到了泉水的聲音,才知道這裡有清涼的泉水,輕風微醉,泉水甘甜,我感覺這裡如同天堂一樣……

線形邏輯六:遞進邏輯ORID,焦點呈現法,(O實踐-客觀事實、R感受-客觀反射、I意義-事實分析,D行動-基於事實的下一步行動),從感覺到計畫的遞進,即我看到了什麼現象?這讓我感覺到了什麼?

這讓我領悟到了什麼?未來我打算如何做?

舉例如下:我們相處了2年了,彼此的印象都很好,我感覺我們非常適合在一起生活,我們結婚吧!

另外,在語言的表達裡,多說邏輯感強烈的詞語,常用的邏輯表達方式如下:

1、因為……所以……(因果關係)

2、之所以……是因為……(果因關係)

3、首先……其次……再次(從重到輕)

4、問題、答案法(一問一答)

5、第1、第2、第3(有序描述)

先到這裡,休息,休息一下吧!

為什麼都是低沉的時候才會去寫東西,而開心的時候很少會去寫?

走四季 我自己的話是開心的時候就是比較享受當下的快樂,主觀意識下不會考慮到把它記錄下來。等開心過後想去記錄,很難找到當時的感覺。但是低沉的時候更多的是會思考一些東西,有的時候就隨手寫下來,有的時候就會發個微博記錄下來。 乙隻灰灰 古詩雲 誰能思不歌,誰能飢不食。詩詞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鳴者也。故 歡愉...

為什麼我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以及想做的事情?

從現實客觀的角度來講,你應該發掘一下自己的興趣。第二,應該注意有抑鬱症的可能。它源於小時候我們很多時候選擇權被 剝奪 了,於是我們學會了放棄自己生命的主動權,習慣了讓他人來安排,也喪失了對生命主動探索的能力。我們與自己失去連線,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熱愛什麼。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體驗,它也源於整個社...

為什麼有益的東西總是讓我難受的?無益的東西總是讓我興奮的?

貫中久 因此你覺得那些有益的東西無聊也很正常,畢竟現代人娛樂生活豐富得多。而今天那些看似無意義但有趣的東西,幾百年後沒準又是經典文化甚至重要的教學科目 比如三百年後一群小學生逼著背周杰倫方文山歌曲詞牌全集,寒暑假必讀盜墓筆記,這都不好說。所以時間尺度放大的話,任何事情沒有有益無益之分 而限定環境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