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科技發展給人們更少自由」

時間 2021-05-29 23:34:38

1樓:塗道

毫無疑問這是乙個偽命題!

科技發展是相對於人的生活狀態發展(改變)的進步。當人在自然狀態中,其自由守時空限制和自身肉體的侷限是非常明顯的,自由只能相對的存在,這時的存在程度無疑是非常低且原始的。在這個前提下,人一直在謀求生活條件的改變和物質條件的豐富——科學技術正是在人類的欲求下來到世間的——科技是符合人類群體需要的。

但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科技變成了社會存在的重要一環,我們生活的自然世界必然會受到科技世界的束縛,這個過程中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權力,同時也必然要承擔其義務。那麼,在人類群體中,我們獲得的總體利益和自由是多於原始生活狀態的,這直接體現在社會生活的科技含量中。

「科技發展給人們更少的自由」存在於區域性情況中,不存在人們這個整體狀況中。在個人身上如果其不具備駕馭科技的水平就容易反被其奴役;體現在小群體中也會發展出科技奴役、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

2樓:Vincent

先上結論:實際上只是自由感更少了,不是真實自由更少了。

我且武斷地先定義三組詞:內心自由、真實自由、科技

內心自由:是主觀人所感受到的最少受限感。

真實自由:是客觀人可抵達的最多可能性。

科技其實讓現代人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生命的延伸,因為科技加快了人們的流動性。

以前徐霞客靠雙腳從浙江普陀山走到最遠的雲南騰衝,走了一輩子走遍中國,從28歲走到54歲。

但現在只要你有錢,乙個月不到你就可以周遊世界。

你敢說你不自由?

你敢。但從客觀現實來看,交通技術確實將人的可活動空間擴大了非常多。

再來,作為一名不帶團的旅遊研究員。

如果我沒有這些科技產品,我乙個女生在旅途中大概率只能在白天出沒,瞎胡亂轉,因為我嚴重路痴不分南北,身高156,44kg,且長相嬌美(無恥)。

你敢說我更不自由了?

你敢。為啥你就敢說你不自由?其實是因為自由本身就是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兩個層面的。

無論科技給了你多少自由,你都可以感受不自由。

比如:作為乙個不坐班,上完課就回家癱,擁有週末和寒暑假的不帶團的旅遊老師。最抓狂的事情就是領導凌晨、週末、三八婦女節的時候還讓我改期末考試方案、寫申報書,而且領導都討厭你不回訊息,不及時反饋進度。

所以本仙女有的時候下了課就回家開始加班,毫無自由時間可言。

所以對於自由感而言,科技擠壓了人不受外界干擾的時空,讓我們變得隨時可聯絡、隨時可工作、隨時要戴上面具去面對這個世界。這是科技讓我們感受到不自由的原因。

3樓:「已登出」

科技發展了,我們就失去了徒步的自由

寫信的自由

使用BP機的自由

使用蜂窩煤的自由

是這個意思嗎?

本人覺得這個命題本身就站不住腳。

自由的實現,本身是人為解決某種需求而有變得有意義的。

科技發展了,人的各種需求並沒有改變,但形式變得和過去不同了。

自由的總量變少變多隻和管制/規矩(規矩、政策、法律、道德等等)有關,跟科技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更加不是對立的。當然科技的發展能提高管制的效率,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取決於管制和規矩本身。

4樓:Moxos Yuri

自由這個詞太籠統了。用別的說法:

科技發展給了人們更少的不受影響的領域和時間,尤其是,休閒和生活的那部分。

科技發展帶來了更強大,普遍,高效,深入和持久的規訓技術。

等等。但是我仍然相信,無知和「自然」(原始,本能,等等)並不是自由。如果真的有某種意義上的自由,那應該是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得到的。

5樓:Tianxi

技術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狹窄,因為技術在提供某些便利的同時也製造了限制。

首先,科技發展讓人們的選擇變少了。但是這個鍋似乎不應該完全由科技本身來背?當我們需要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會習慣性的從幾種現成的工具開始考慮,最後發現這幾種工具都無法很好的解決問題,於是最終這個事就做不成。

這就像是乙個人突然拿出乙個有三個選項的選擇題,對於許多人來說慣性思維就是一定要做出個選擇,很少有人能拒絕做這種選擇吧。

現代的娛樂也是一樣的,科技讓娛樂變得可以很高階很刺激,但是最終人們喪失了自己找樂子的能力,只能去從看電影,聽演唱會,玩遊戲,旅遊之類的「專案」中去做選擇。

教育上也是一樣的,絕大多數人,在接受基礎教育的時候就要被迫做出選擇,比如文理分科,而進入了某個專業之後,就會認為自己只能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這算不算一種不自由?

現代人前進的速度的確非常快,但是這是因為大家都在乙個規劃好的軌道上,像火車一樣。但是一旦你選擇了這種速度,那麼就只能待在鐵軌上。

如何理解人口限制科技發展?

水木小u 題主的邏輯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更為高階的生產力之間的不適應。人工智慧的崛起把人類從相對低端的物質生產中徹底解放出來,為共產主義的實現提供了生產力層面的可能。試想一下,在真正的社會主義高階階段模式下,你的問題還是問題嘛?當然人工智慧還沒那麼牛,資源稀缺性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所以道路還...

自動駕駛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帶來哪些變化?

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空間的延生,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尤其是大城市中的人們。比如北上廣,紐約東京,每天上下班路上來回可能都需個把小時,有了自動駕駛後,無論是車上小憩,還是讀書看報,喝茶吃飯都成為了可能,可以說是乙個移動的辦公或生活場所。城市也因此可能在功能劃分上更為明確和清晰,比如越往市中心建築密度越大...

你認為在未來科技發展會是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嗎?

tmc 要等到窮人生不起孩子了,那窮人沒有後代,才不會產生更多的窮人。不是說窮人的下一代必定是窮人,而是窮人的下一代成為窮人的機率十分大。這是乙個不想承認也要承認的現實。 這裡有蘑菇 不管怎樣要順應時代。哪怕窮人還是富人。不能拘泥一格。可以說這個時代是知識上的競爭,比的是的眼界及對未來的思考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