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潘建偉構建76個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比2023年谷歌發布的「懸鈴木」快100億倍?

時間 2021-05-29 23:05:27

1樓:胖嘟嘟的老楊

我是學渣,理論物理沒學好,不知道邀我幹啥。既然問題是如何看待,我只能回答當成笑話看待。量子位元的物理實現路徑常見的是電子自旋和光子偏振,九章的物理量子位元到底有多少潘大明白沒說,邏輯量子比特有多少潘大明白也沒有說,所以快多少倍這件事潘大明白愛怎麼說都可以,只要他喜歡。

2樓:Val K

量子計算可以是純粹數學概念,無論用超導還是光子還是NV色心還是半導體還是拓撲,都是量子計算的某種物理實現方式,各種方案都要解決的問題包括量子位元的製備,操控(完備的門操作組),資訊讀取,每種方案實現這些基本條件,再談量子計算三大階段的第乙個階段,在某些特定演算法問題上實現超越經典計算機即量子霸權

且不論這個所謂的取樣算不算是真正的基於量子演算法,至少說明在光子量子計算機方案上,實現可靠操控和讀取的中小規模的處理器已經成為可能,這已經很很很牛了好麼

3樓:

在人類科技史上,先出現模擬訊號,然後有了數碼訊號。數碼訊號能在絕大多數領域壓過模擬訊號,是因為數碼訊號抗干擾能力強,差錯可控,易加密,易儲存,易與現代技術結合。

即使在經典數字計算機中,在被計算系統非常複雜的情況下,使用軟體的蒙特卡洛模擬也是可能遠遠快於數值計算的。而直接構造複雜的硬體環境,產生某個物理現象,這個產生物理現象的真實時間可能只有一瞬,但是使用超級計算機來計算卻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在物理世界生成乙個無理數的資料非常容易,但是使用任何超級數字計算機花費任意長的時間,也絕不可能生成乙個絕對精度的無理數

像玻色取樣這樣構造乙個複雜的光路,光線能瞬時通過光路因而立刻得出最終光照影象,其中間過程中每個節點的光訊號的變化,是黑箱過程,沒有經過計算而是物理反應。經典數字計算機當然難以精確計算這些物理反應的過程,因而快速難以得到精確結果。這種通過計算黑箱來實現的優勢,不能稱為量子霸權。

要稱霸權,也要稱為模擬霸權。

就好比你用很多支手電筒在裝滿凹凸不平的鏡子的屋子裡亂照一通,然後讓經典計算機計算出光的影象。你完全可以說你用手電筒就那麼一晃,超級計算機就得計算幾億年。並且隨著你的計算精度要求的提高,超級計算機的計算年數還可以無限延長。

但這與量子霸權無關。這是模擬霸權。

科學網-高斯玻色取樣不是量子平行計算而是經典的硬體蒙特卡洛模擬 - 程碧波的博文

4樓:林梅

這個100億倍是這樣估算的:把超算的計算時間做乙個橋梁去換算。比如,「九章「200秒處理的任務,超算「富岳」需要6億年;「懸鈴木」200秒處理的任務,超算「summit」需要2天。

然後再考慮「富岳」和「summit」的算力差距,估算出來的量級。

5樓:無影佛劍

乙個大忽悠……還弄些水手,四處吹牛。從量子通訊又開始化妝成量子計算機了。看來,從不知天有多高的「量子之父」,一夜之間,又要變成了「量子計算機之父了」。

把1900發現量子的蒲朗克當什麼?

6樓:昂昂昂

看著很多人噴這東西沒有實用性,其實我覺得這還是我們心裡的實用主義在作怪。

科學家,特別是基礎科學家,他們做的事情其實短期來看可能都沒什麼用。他們並不是抱著"有用"去做的,但是最後卻可能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你說相對論剛出來的時候有什麼用?那只是一位極為優秀的科學家對宇宙奧秘的無盡探索,是人類對未知的好奇,他也沒想有啥用,他只是想知道宇宙的真相,最後揭示了原子核內巨大能量,為原子彈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倒是他根本不希望的。

乙個國家有越多的科學家能平靜的去探索未知,探索"無用",這個國家的科研實力才會越強。中國的問題恰恰就是太追求有用了,然而,這實際在收窄可能性,當然我們作為後發國家利用別人已經探索完的技術路線搞搞實用主義追一追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們正在攀登科研高峰,那實用主義就玩不轉了,為什麼美國的科研實力那麼強,因為他們有太多人,心無旁騖的追求各種各樣的"無用"。科研就是這樣的,探索的是未知,提供的是可能性,鬼知道哪乙個就爆發能量。

至於實用,那其實是產業界的事情,科學家盡情探索,放飛自我就好了。

至於我們,也要明白評價科學家和評價工程師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科研思維,後者是工程思維。兩者分工不同,也就不能互用標準。

7樓:雷奕安

兩台「量子計算機」每台做一次模擬得到乙個結果,谷歌至少老實說,自己每次的模擬結果只有1‰的可信度,雖然是不是也不一定。這一套路的機器位數越多,「計算」越不可靠。

都是一次模擬,乙個結果。快多少倍是怎麼算出來的?

如果要說計算次數,以傳統的測電子磁矩試驗為例,測量精度可以達到12位有效數字,其中完成的「量子計算」次數是多少呢?無窮多次,階數越來越高,越來越複雜的,費曼圈圖計算。也就是說,這次實驗,計算難度和速度都是上面兩台「量子計算機」的無數倍,但精度卻至少高10個量級。

該實驗很久以前就完成了,怎麼過了幾十年,差了無窮倍的東西出來,卻成了新的突破?

如何客觀評價潘建偉院士及其成就?

尖端戰鬥機 潘院士放在他這個領域,絕對是夠得上院士的,這點毋庸置疑 放在整個中科院院士群體,也是Top水準,畢竟向他這樣研究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的院士不多,有些人懷疑他騙國家經費,你可以了解了解有多院士的工作基本是trivial的,無論放在理論還是工程層面都沒有意義,還總標榜自己搞的是基礎研究。 中國有...

如何看待潘建偉團隊宣布實現 量子優越性 ?我國量子計算機已發展到了什麼階段?

WaDe3 引用潘院士2020.12.29原話 目前中國階段還是在試圖證明量子計算的可行性階段。之前有人說光量子很難程式設計,因為光子之間很難做強耦合。從原理上,光量子是可以程式設計的。KLM2001年證明了目前光量子是有機會做光量子程式設計。對於九章來說,如果只是調整干涉,光譜,那麼九章是可以程式...

如何看待北大物理學院王國文認為潘建偉的量子物理基礎理論錯誤,實驗全盤造假?

青空樂園 我自己只是乙個物理專業的本科生,從直覺來說我覺得這個東西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甚至一度認為這個可能是新時代氣功,是偽科學,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這真的是個忽悠,能到這個份上,只能說明我們學物理的太沒用了。 害怕。你們本科都不用做量子保密通訊實驗的嗎?不做驗證貝爾不等式實驗的嗎?還是做實驗時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