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損人利己當本事,或者普遍鄙視損人利己行為,或者乾脆不存在損人利己行為 這種情況可以存在嗎?

時間 2021-05-12 04:10:34

1樓:

坦白說,其實這種價值觀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教的啊。

首先,題主都已經有說到利己是天然存在的,且存在必然性,但有一點有bug的就是不單是想「發展」才會產生,有的是要生存就已存在競爭。

這個題目可以套到我最近看過的片說到乙個生物現象,當兩組草履蟲它們的目標是不同種食物的時候,它們的數量都維持各自的平均水平,但若目標都是來自同種食物的時候,它們的數量一者公升一者降,出現競爭。

當其生態區位被侵犯時,便可能發生競爭。兩者勢均力敵時,才能穩定地共存。——引用

此時我想了下參考互利共生和片利共生的關係來。

共生關係必然需要有所付出才能得以維持。——引用

以物易物、交易等等都是共生關係的體現。但若要100%的沒人損失同時做到利已,不可能存在。在沒利我意識,或是沒「我」這種觀念,100%地出現利他主義,從而被動式利己、受助。

雖然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普遍譴責所謂的「損他行為」,可只是人們是否「全都」真的打從心底去作出以上「不損他」的行為就存疑了。

利他主義中有一句——

是為了取得回報,或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並非自覺自願,那麼這種行為就不是真正利他。

真正做到的話...(有機會的話再來補,現在凌晨4點沒想到太仔細)

2樓:安公尺課堂

不切實際

就像題主所言,這個世界是守恆的,你多佔一點資源勢必就會讓別人失去一點資源。

損人利己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對比現象。人獲得快樂的方式無非兩種,一通過努力獲得快樂,二通過別人的損失獲得快樂。

一開始人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快樂,然而中途有些人找到了歪門邪道,發現:比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而開心,不如踩在別人的痛處而開心來得更方便。正如尼采所說:

幸災樂禍,為大眾提供了一種陰暗的快樂,一種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滿足感。

我們不妨來假設一下,你參加一場游泳比賽,但是萬年老二,不管怎麼努力,總有乙個人每每在你之前獲得金牌。有一天那個人被誤判吃了興奮劑,不能參加比賽,這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關心事情真偽?

還是竊喜終於沒人跟我搶第一了?

也許你會立刻否定自己的幸災樂禍,你表面上更關心他安否,但是當周圍毫無戒備,身心放鬆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心竟然這麼陰暗!他參加不了比賽,那第一就是我的啊,我能不幸災樂禍嗎?

人真是個奇怪的動物,為了生存而聚集在一起,又為了利益而不顧他人,或許世界並沒有什麼善惡之別,人一切的行動只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罷了。

損人利己對嗎?

菠蘿蘋果梨 首先這 損 有多大?這 利 有多大?這 利 值不值得你做出損的舉動?同時,你的原則底線你的人生觀你的自我要求又是怎樣的?做這一舉動,你要揹負多大的心理壓力?你是否存在被發現並與對方撕破臉的風險?如果被發現,對你名聲的影響又有多大?以及不損人是否也能利己,達到相同的目的?雖然過程中要付出更...

損人不求利己只求損人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玲瓏心 為什麼撒謊,他本身也看你不順眼,你違規在先,你自己也知道是違規,他沒有制止你只讓你挪挪只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不想招惹你與你爭執罷了,其實他的工作職責就是不讓你停在這裡啊。警察來了,你讓他說是他同意你停這裡的?那意味著他和警察說是他的工作不盡職,讓你亂停車,這樣就從你的錯誤變成他的錯誤了,相當...

為什麼吸菸這件事損人不利己,可是卻還有那麼多菸民

已登出 從乙個不吸菸的人的角度。關於菸民多的原因 道聽途說,以及周圍吸菸的年輕人群講述,很多從小開始抽菸只是跟風,覺得酷,想嘗試一下感受煙霧繚繞的感覺,顯得自己成熟等等。然後抽習慣了,戒不掉,也沒耐心戒。久而久之拿它當精神麻痺劑。青年和中年人,為了應酬,互相敬菸。不知道是作為一種表示社交的訊號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