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小公尺手錶

時間 2021-05-11 23:43:58

1樓:椰子狗

5年公尺粉再逼叨一下,除了外觀,整體是個令人滿意的產品。

但是對於作為已經成為領頭羊行列的企業,我這裡的態度更多的是遺憾、惋惜。作為公尺粉的5年間,欣喜看到小公尺逐漸躋身為有能力去教育市場的大廠,但是如今卻還是以前的思路,缺少了必要的擔當和責任。

畢竟資本和投機是硬幣的正反面。唉

2樓:

專業的咱也不懂,但是光看這款手錶產品,作為消費者,然後預算有限(就是買不起AW),個人覺得很香,功能相較比較齊全,互動設計很好,已經準備入手一款尊享版了。

3樓:漂洋過海哈士奇

現在用的華為GT 簡直可以吹爆。

小公尺由於沒有能拿的出手的低功耗晶元(麒麟系列),因此選擇了要上作業系統走蘋果的發展路線。而華為卻可以使用嵌入式系統來開發,牢牢的抓住產品的要點和痛點。

手錶現在最大的意義還是看時間和運動健康啊,應用端的展現力由於位置和功能決定了是不可能和智慧型手機比的。

還有一點表盤真的是圓形的好看啊,2333

4樓:

有點不了解哈,這不是評價小公尺手錶的嗎?對比進行評價可以理解,怎麼前3個全是說另外一款手錶的。對比說沒意見,但你們公司銷售,產品經理,硬體研發一起蹦出來搶戲了吧。

認真回答問題拿產品出來對比沒事,不要惡意營銷。會降口碑的

5樓:「已登出」

首先手錶是一大類,我個人分為智慧型手錶和傳統手錶,智慧型手錶只是其中一小類。

傳統手錶,比如機械表、石英表,絕大部分都是圓形,與方形比漂不漂亮應該另說,但圓形符合人們對手錶這一大類表的主觀認識。

然後,小公尺手錶屬於智慧型手錶。不管是IOS還是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都是方形,那麼從智慧型手機演化過來的智慧型手錶做成方形,實際上是合乎常理的。當然我確實不是從事數碼產品領域的專業人士,我無法對這種「合乎常理」做出更多定性、定量的專業解釋。

如果有外觀專利方面的糾紛,那是兩家公司的事。但是,除此以外小公尺手錶沒毛病,我個人表示理解這個外形。就像以前手機正面的home鍵,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圓形,如果要為了不同而不同,當然可以換其他的形狀。

沒辦法的,有些東西別人就是走在了前面,與其自怨自艾、貶低挖苦,還不如回家多看報讀書。

多點寬容吧,去追求和探查一些更本質的東西。

6樓:小林子阿立

發幾張圓形螢幕的手錶圖對比下(以國內最早開始做【真智慧型】手錶的TicWatch為例)

觀點1: 手錶還是圓形的好看(顏值高於功能)

觀點2: 手錶適合短時間的互動,「一瞥」之間看清內容,在這點上,方和圓屏都能滿足需求,不應該糾結同樣螢幕空間,可以「擠下」多少文字。

7樓:有花有酒春常在

說實話我看外形它和蘋果手錶太像了,以至於大家都感覺是抄襲。

這是從網上找來的引數圖,你看像不像安卓低配版。。。

其他該爆的也都爆出來了,至於具體的使用體驗,等出來之後肯定會有一大堆評測,現在不妄加推測。

如何看待小公尺新推出的MIX ?

Robert Zang0901 MIX 才是MIX一代之後的第二代產品。它採用了新的設計語言,承擔了創新的重任。也許會有人說它不切實際,正如MIX一代出現時人們所做的那樣。但總有一天MIX 會展現出它的價值。這是真正變革中的一部手機,對小公尺的探索精神致以敬意。 神鬼柒煞令 7.92 英吋柔性 OL...

如何評價小公尺手錶的 MIUI for Watch?會帶領智慧型手錶行業變化嗎?

deryck 感覺自己也算是深度公尺粉了,但是ticwatch用了兩年多,小公尺之前一直沒有類似產品。帶動行業變化?不會。你去看看現在的小公尺手錶和兩年前的ticwatch有多大功能差異。andriod wear本地化的事情,大家早就都已經在做,像出門問問這樣的公司已經做了好幾年,五年前的moto3...

如何看待小公尺手錶出現大量差評現象?真的很難用嗎?

名符號 別的功能我沒有細緻體驗,僅從我購買的目的上來說下 小公尺手錶的藍芽很魔幻,我買來是為了跑步聽歌,不想帶手機,但是這貨的藍芽貌似是假藍芽?正常不動的情況下,都會卡頓 斷斷續續 跑步就別提了,我就晃幾下胳膊,它都卡得不要不要的。我搜了下網上,反映此問題的不在少數,小公尺社群也有,但是小公尺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