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領域是否存在一些普適的設計原則或經典的設計理論?

時間 2021-05-11 18:54:54

1樓:德川亮

最常用的設計方法模型:

雙鑽模型 from 新版《設計心理學》;

網上的文章,分享交流活動,和線下的工作坊裡,大家也應該看到過類似的圖。比如:共建式設計法,參與式設計法,五導家設計法等等。

我雖然不是大牛,但猜測,題主的困惑的關鍵點可能在於,你沒有定義和分析清楚問題和問題們。

2樓:Mr湯進er

看了題主的問題描述,針對性的回答一下吧:

1、「互動設計的根本,是商業設計的一種」這個我不太明白,關於「互動設計」的理解,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可移步我的知乎專欄:產品設計入門:到底互動設計是什麼?

- 湯進的創設空間 - 知乎專欄

2、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只實際工作中,設計師總是以感官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方案。說實話,如果互動設計師用「這樣看起來比較美觀」或「XX的產品也是那麼做的」來做解釋,那TA可能還不算乙個優秀的互動設計師。因為互動設計師的設計落腳點應該是:

使用者行為。

互動設計關注的是「使用者場景」「使用者心理」,設計的物件是「使用者行為」,達成的目標是「能用、易用、想用」。這是最核心的思路。

3、評價乙個互動設計好還是不好,有乙個最核心的標準:這個方案,解決了使用者什麼樣的問題?(可能有些空,但很實用,建議多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你用這問題去反問設計師,他如果能回答的讓你滿意,那就OK。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理論和原則之類的,可以移步xidea的文章:《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使用者體驗知識1 - xidea的咖啡館 - 知乎專欄》、《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使用者體驗知識2 - xidea的咖啡館 - 知乎專欄》、《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使用者體驗知識3 - xidea的咖啡館 - 知乎專欄》看看,算是使用者體驗知識入門。其實本質上,這些使用者體驗知識都是在幫忙使用者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

最後,推薦兩本非常精煉簡短的書《簡約至上》和《don't make me think》(中文《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

對於一些文章詩詞的鑑賞是否存在分析者將作者不存在的想法捏造出來的情況

藍藍藍藍藍藍 老師給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 接受美學 大概是,作者完成文藝作品後,只能算作品的第一階段,接下來由讀者去再創作,接收者也是藝術創作主體之一。當然不同的人對作品的理解也不同,但只有接收者的理解才能讓作品走向生活。 林小環 很多作家直白的就說了自己寫的時候真麼這麼想,我記得有誰的文章被選作閱...

一些大型單機遊戲在畫質上的優化是否存在有意保留?

Vinjn張靜 通常一款 AAA 的遊戲中,負責圖形部分的程式設計師 Engine Programmer 中的 Graphics Programmer 也就兩三個,同時要負責 Xbox One PS4 PC 等平台,有時候還要支援 Xbox 360 和 PS3,甚至任天堂的破玩意兒。沒有遊戲廠商會刻...

日本動畫業界是否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和工種?

吳知道Raymond 大致看了一下,王昕導演的意思是中國動畫製作快,質量不一定差,日方製作耗時長,但是存在很多浪費時間的工作 組織人員和掃瞄等.日方的實際作畫時間和中國是差不多的。反正他就是給這個問題打擔保,澄清誤區嘛,時間長不代表作畫時間長,不代表質量高。如果問題往 作品質量 的方向上研究,那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