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私密社交應用 秘密 ?

時間 2021-05-11 14:44:45

1樓:

撇開抄襲。易上手,滿足窺私慾,各種八卦小道訊息充斥其中,很容易讓人步入坑中。

昨天公司(IT)內幾個高管同時看到一條內部爆料訊息(公司內部待遇相關),立馬安排通訊錄聯絡人排重篩選爆料者,倘若能順利逆推確定身份,勢必腥風血雨一番方罷。

小結:從人性的特點出發做產品,固然沒錯。但只要稍微不慎出現規則導致破壞穩定性的局面,很快熱度就會散去。

2樓:

有很多場景其實可以說,特別是被現實憋屈的很多人,匿名了之後很多東西就可以說了。

1、傳播小道訊息

2、吐槽,八卦

3、發洩心理陰暗面

4、傾訴

5、越來越多的有人發正常訊息

……從目前來看,說幾點好的:

1、滿足使用者需求。很多人玩起來會上癮的。

2、產品OK,畢竟是一模一樣出來的,從產品的各個角度來說其實還不錯。

3、營銷OK,通過社交網路在傳播。至少目前在IT圈子已經逐步開始傳開了。

說幾點擔憂的:

1、言論監控。連微博這種公開的網路都有監管,做大了之後,匿名網路理應會受到更強的監管。

2、傳播他人隱私甚至造謠,如何分辨如何處理是個問題。

3、上面有人說了,用企業證書簽名搞,不怕正式版本被蘋果封掉麼?

總體來說,「秘密」是滿足了很多人的需求。

但是……這就跟se(和)qing(協)nei(社)rong(會)一樣,經不起xx啊~~~

3樓:unTed

等著看什麼時候出現好友撕破臉的案例出現……

不過說實話,我覺得這種玩法在中國說不定還真能玩的通。中中國人的文化和性情雖然不太能玩得起snapchat,但是嚼嚼舌根說說八卦這種事情倒是輕輕鬆鬆能夠玩轉起來。

我不太擔心這個核心需求跑不起來,匿名社交很可能是下乙個把人搞瘋的點,但是現在這幾個匿名社交產品的形態都並不是很好。匿名社交到底該怎麼玩也還需要邊做邊發現問題,比如「秘密」,用的人多起來以後慢慢被一些不痛不癢的東西佔據了,最初看到爆料時候的新鮮感和刺激感會慢慢減淡。

4樓:

體驗了一下,~覺得可以有。

1,其ui設計簡單明瞭,介面色調非常符合「秘密」這一情調2,刷了一下,宣洩個人情感狀況的居多,而情感問題比較敏感,於是有這平台可以發洩。

3,基於現有人數,只要你發一條秘密,就可以很快得到回覆,既滿足了回答者一種心情,同時讓發帖者覺得受關注。

4,不設同城,更大意義上遏制了某種走不正當想法的使用者,從而在一定程度保障了使用者的質量。

怎麼看待社交應用 Yo ?

YO之所以能火的乙個原因,是它提供了乙個想象力無限的話題場景 人物 YO的發起者或接受者可以是你的親人 朋友 老闆 鄰居 情節 不同的人物關係中就能展開不同的故事,盡可能的擴充套件你的腦洞時間與地點 醉翁之意不在酒,有針對的時間點和地點YO,所能帶來的資訊也是不一樣的未知性 訊息推送?智慧型連線?只...

該怎麼看待社交恐懼症

於飛 社交恐懼症多見於青少年,主要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也有一些社交恐懼是後來的家庭和人際關係矛盾 事業不順等造成的。有一位朋友,年輕的時候沒有社交障礙,後來是因為在自己老公手底下工作,她老公的幾個親戚也來工作,她老公處理不好和親戚的關係,就讓她去處理,她就感覺自己裡外不是人,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大家怎麼看待發朋友圈喜歡先設為私密,過一段時間再公開這種情況?

哦啦兔子 本人有過這種情況,原因如下 1 我認為直接發出去是主動想讓別人了解自己。2 後來又設為公開是給想要了解自己的人乙個資訊或者渠道。關心你的總會希望了解你,至於不關心的看不到也沒關係。對於社交而言,相當於乙個被動接受者吧可能。 回首依舊少年郎 過段時間,我會將第一條 部分人可見 設為私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