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斯克號」不能修復為航母,而「瓦良格號」可以?

時間 2021-05-06 11:44:56

1樓:暴躁老哥線上

因為瓦良格不僅僅是船拖回來了

最重要的是設計圖紙也拖回來了吧

明斯克號你要是想修復

你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頭開始研究怎麼改這跟直接研究乙個新航母沒什麼大區別了吧

況且,明斯克好像不是正了八經的航母吧,那是個艦載機巡洋艦吧不管怎麼看,修復明斯克都是乙個沒什麼用的雞肋工程瓦良格修復的最重要的點,是以瓦良格為實驗平台,少走了很多從頭開始研究航母的彎路

2樓:QUAKER

最根本原因,瓦良格是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的姊妹艦。是我們能拿到手最接近現役主力航母的船型,瓦良格體量為大型航母。雖然內部未建設完畢,部分裝置被拆除。

但值得花錢和精力修復改裝。當初預期改裝後的戰力接近庫艦。實際在中國強大電子工業加持下,遼寧戰力已超庫艦。

為了修復改裝瓦良格,中國也挖到了不少烏克蘭專業技術人員過來,這是後話。

基普和明斯克不是航母。是蘇聯紅海軍時期載機巡洋艦。定位不適合中國,即使得到改裝修復,載機量也少的多,戰力遠不如瓦良格。

中國雖然有百年航母夢,但海軍眼界還是很廣的,不是載機巡洋艦可以達到的。

簡單說,不是基普,明斯克不能改裝和修復。而是中國海軍看不上。

換成東南亞,印度,南美等國。他們還是美滋滋的巴不得要呢。

3樓:大艦巨炮

並不是不能改,而是看不上

你看南亞大國,同樣的基輔級歷經十幾年千難萬險燒的盧比都快比排水量多了也要改成,用得還挺好。在東方大國就只能當遊樂場。

無他,唯眼光爾

4樓:藍色的風

用最簡單的說法解釋,乙個是舊的成品,乙個是舊的未成品。

再新的成品,從意義上已經開始折舊了,從實際說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衰舊期。

舊的未成品,雖然也舊了,但是畢竟有很多繼續加工和成型的加工餘量還在,還值得再加工,再建造。

當然,也要看實際情況了,但是廋死的駱駝比馬大,毛坯件生鏽可比成品生鏽有改造和再加工價值。

5樓:彪叔叔

主要是,當時中國沒有垂直起降飛機,開發垂直起降飛機的技術難點太多,跨度太大,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發動機太落後。

如果是起降正常艦載機,起飛、阻攔、戰機整備,甲板夠不夠用,機庫夠不夠用,艦載機用什麼型號發展,能裝多少架,都是問題。

買基輔級兩艘,目的就是買兩本課本,得以仔細研究航空母艦到底是什麼樣,動力、煙道、艦島、機庫、甲板乃至大小艙室,蘇聯到底該如何布置的。也從基輔級這型蘇聯航母史上承上啟下的「戰術載機巡洋艦」身上,吸取前人經驗和教訓,找出自己發展和使用航空母艦的方向,是走歐美專艦專用還是蘇聯一艦包打?

至於艦體本身,中國以前沒有使用的能力,現在也沒有使用必要。放著就放著吧,字典雖舊,但想用的時候肯定有用。

6樓:鋼鐵般的費利克斯

瓦良格是施工未完成,明斯克是已經服役被破壞。

譬如說買乙個樓盤你是選擇乙個爛尾的瓦良格還是選擇拆一半的明斯克。而且明斯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載機巡洋艦這玩意的主要目標不是跟敵方打海戰是為了給蘇聯海軍步兵提供登入掩護的。

7樓:

差了一級,明斯克是基輔級,滿載才四萬噸不到,改了也沒什麼大用處

瓦良格號是庫茲涅佐夫級,滿載能有六萬噸左右,跑道也長得多,但即使是這樣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夠用的,所以才要造003,004甚至後續型號

8樓:高冷

本來想找圖的,好像刪了,因為經常能看到明斯克號。就在蘇通大橋旁邊停著,甚至一開始認為他是條驅逐艦,感覺太小了。效能落後,沒必要改他了,讓他停在那吧,沒事過蘇通大橋扭頭就能看看

9樓:liuhengwu1985

明斯克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啊。我們買東西也是要根據需求和預算來選擇的,就像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我們極度渴望三代機,但我們還是沒要mig29一樣

10樓:

明斯克我去看了。動力並沒有被拆除。兩個機艙都是滿滿當當的,四部汽輪機、柴油機輔機。

配電盤什麼的統統都在。據說螺旋槳大軸拆了,我看到乙個空的推力軸承座。減速箱還在。

基本驗證了這個說法。

上層建築裡的東西都拆了。我估計機艙沒拆的原因是,拆不出去。而且這裡拆掉之後頭重腳輕會翻船。

而且現在在蘇通大橋邊上的小水塘裡已經擱淺了。成了永不沉沒的巡洋艦。

11樓:山月刀嵐月刀

天津的基輔號,深圳的明斯克號,退役時都是下水泡了20年上下的老船,雖然可能因為軍費困難,略早退役,但是正經服役15年上下,壽命大打折扣

鏽蝕——船舶的癌症,不僅外殼會鏽,肋骨龍骨也會因為無孔不入的鹽霧鏽蝕,拆船廠工作時,經常鐵鏽如同暴雪一般飄落在作業場地上。

鋼船的壽命甚至不一定比木船高。木船雖然容易損壞,但是沒有遭遇嚴重事故的木船,用50年+,保養得當,甚至用一百年都不是不可能。而鐵鏽簡直是不可抗力。

瓦良格號則是2023年年末下水,而且只是下水,沒有服役航行。鍋爐軸承這些沒法換的部分沒有壽命折損。

遼寧艦不是二手,因為不存在一手使用者,即便按下水時間算,也比10艘尼公尺茲級航母中的5艘新。

至於兩者效能差異就更大了,基輔級的1143級和庫茲涅佐夫級的1143.5級航母雖然只差了0.5,但是噸位大了約2萬噸。船型也差別很大。

基輔級是個帶了甲板的巡洋艦,是個比較個例的航母,用於當年的「戰略反潛」任務。這種原始設計,根本不會有第二個國家照用。

印度買走的巴庫號,改裝需要拆了艦首的一堆雞零狗碎的反艦飛彈和反潛飛彈,多加出了一條全通跑道,如此規模的大改,毛子才好意思敲詐幾十億刀

哪怕改造了9年,很多原始設定是改不了的,比如巨大的艦橋,和狹小的機庫等等

更換老舊的動力系統也是無敵深坑,巨大的蒸汽輪機深埋在艦體內部,拆卸這些核心裝置十分不易。也不知道毛子怎麼改裝的這些70年代的蒸汽輪機,據說改燒柴油了(問號臉,有誰知道咋回事,蒸汽輪機燒柴油為啥啊?圖啥啊?

比起重油和渣油不貴嗎)。如果要讓明斯克號和基輔號服役,單單動力裝置一條就如鯁在喉,是費事傷筋動骨拆了換套新的呢,還是捏著鼻子用70年代的老機器?

而且巴庫號的艦況遠好於明斯克號和基輔號,巴庫號服役的7年間,基本都在趴窩。

但是瓦良格號就看著正常多了,也就前部跑道下的SS-N-19反艦飛彈廢了。

基輔級的SS-n-19飛彈是橫著擺在艦首的,褲子則是豎著放在跑道下

雖然棄用SS-N-19後,飛彈發射管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內部空間,但是並不嚴重,這部分空間裡面裝水裝油也不見得利用不起來。

12樓:老虎不吃人

明克斯號改造成航母訓練艦的意義還是有的,不要求有多大作戰能力,只求能當海上彈射器飛行訓練平台還是不錯的;如果我們的假想敵是美國,美國有十艘大型核動力航母,我們至少有6-7艘大型航母才能和美國在亞洲範圍對抗,未來10年以內中國估計會下水6艘航母,緊靠一艘遼寧號來訓練還是不夠的,而且遼寧號還沒有彈射器,,陸地上的測試成功不一定能在海上成功,如果在明克斯號上安裝彈射器,作為乙個海上測試平台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算廢物利用,能發揮出測試和訓練的價值,明克斯號改造也不虧了。

13樓:王孫歸

明斯克可以改造,誰說不能?但代價忒大,戰鬥力也不行,tg當年固窮,但還是有追求的,一直以來我們都想要的是五萬噸以上的重、中型航母。

14樓:曹駿一

其實也不是沒人改過。

印度的維克拉馬蒂亞號就是用同是基輔級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造而來的。你看看那個蛋疼的載機量和飛機甲板……

為什麼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只能跑25節左右,遠不及二戰時期艦隊航母30 的高速?

Noah 你提供的資料是錯的。伊莉莎白女王級的設計時速是機密,不是25節。按照GE的資料,推進器由4個20MW的馬達組成,也就是80MW,10.7萬馬力的軸功率。按照經驗推算一下的話,航速達到30節是沒問題的。試航時極速超過了設計時速,達到了32節。The 70,600 tonne vessel r...

航母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大,航母的甲板為什麼不能做得更長?這不就可以大大降低了艦載機研製難度了嗎?

alucrad 首先,和工程難度沒有任何關係,和工程難度沒有任何關係,和工程難度沒有任何關係 大型軍事裝備,在效能滿足需求的大前提下,一定是越小越好。小裝備隱蔽性更好,造價一般更低,也不易被擊中。而對航母來說,效能滿足需求 中最關鍵的需求在於能一條能保證艦載機安全降落的降落通道 起飛可以靠彈射器 只...

為什麼老有人說核動力航母不能用核潛的堆?而且老拿戴高樂說事兒。潛艇的堆那麼小,功率不夠就再加一組堆唄?

凌晨壹點 不是反應堆的事,是錢的事。法國就是圖省錢,或者就是沒錢了。你看第一艘核航母企業號,上了八個堆,還不是用了五十年,頂多就是維護起來多花錢咯。有錢你把戴高樂造大點,多上個堆,或者研發大功率堆,對於法國造船業也不是難事吧。關鍵要有錢。 騎士王的剛毅 核潛艇為了在水下保持4節左右靜穆航速的動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