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喀秋莎的威力怎麼樣?

時間 2021-05-31 17:05:09

1樓:公尺迦勒

一種應急產品,原型是航空火箭,諾門坎空戰使用過,讓日人以為是76炮,後來日本也裝75炮到飛機上,結果可想而知,德人後來告訴日人是航空火箭。BM-13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和精度都讓人難以恭維,至於什麼重大戰績杜撰成分比較多,加上保密原因和俄軍本身文化水平較低,K一度被神話了,每每射擊前需要122榴彈炮的試射和定位彈著點然後BM-13火箭炮才能發射,發射後要迅速隱蔽和轉移,史達林格勒戰役中BM-13可怕的火力和不佳精度讓雙方都驚恐不已,這也是為什麼BM系列火箭炮一直在改進的緣故,比如底盤用效能更好的歐美汽車取代。至於同德國的各種火箭炮比較呢,可以這樣說沒有可比之處,德國火箭效能更為優良。

2樓:drjin

火箭彈在二戰時期的精度是較差的,但是優點非常明顯就在於火力密度大。非常明顯的對比就是一輛車能夠在十秒鐘裡向對方傾瀉多枚火箭彈,然而對比的身管火炮也就能打一發。因此集群使用的喀秋莎在火力突然性和火力密度上有著壓倒性優勢—能到達同樣效果的身管火炮起碼需要數倍的數量才可以。

也因為這個原因,蘇軍更喜歡在突破區域集中使用喀秋莎,以達到最大效果。但相對應的由於精度問題,crs任務依舊是以身管火炮來擔任

3樓:喵斯拉大王

雖然現代戰爭的精髓是火力傾洩,但是不同兵器的戰術目的還是不一樣的。

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喀秋莎這樣的火箭炮主要是用於戰場遮斷和火力壓制,對付地面暴露目標和殺傷軟目標那是極好的。

但是,大口徑身管火炮的攻堅能力不是喀秋莎能比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乙個說法是火箭炮扒外套,大口徑身管火炮要你命。

不過現在技術水平提高了,中國火箭炮的精度有點耍流氓,應該攻堅拔點也能做到吧。

4樓:廚藝無雙啦大大

在核彈出現以前,所有兵器的作用都可以歸結為:如何又快又多的向敵人頭上丟鐵。

蘇軍的火箭炮是二戰戰場上,陸軍丟鐵丟的最快的機動兵器→_→。

南斯拉夫在二戰中的表現怎麼樣?

雲山 表現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關鍵狄托的進退感非常好,不會像某些越南同志一樣點了個炮仗就要上天。南斯拉夫游擊隊就像一根魚刺一樣卡在德意的咽喉部位,你要拔又怕流血受傷耽誤事兒,不拔又疼。可以說狄托一直把抵抗的範圍控制在德意能接收的範圍之內,從而達成了一種微妙的隱性協議來規避德意主力,但是同時,又一直保...

二戰期間,德軍的伙食怎麼樣?

化作紅 德軍前期比蘇聯英國好點,沒美國豐富,就是典型的西式口味,也不錯。就是麵包,肉,魚,黃油,咖啡,飲料,糖果,巧克力等。有點特色的是德軍愛吃香腸 薰魚 鹹肉和醃菜,有過香腸機跟著到前線的事兒,炊事班現場製作香腸給士兵享用。德軍的巧克力不錯,應該算是二戰最好的質量 為什麼請看下圖 不僅自己愛吃,東...

二戰期間,日軍的伙食怎麼樣?

jdy1988 手機碼字,不容易。二戰時期,日本國內傾盡舉國之力,供給前線作戰士兵口糧。具體就是單兵每日不少於600g精公尺,200g糙公尺小麥,以及不少於200g肉,味增湯,傳統日式醃菜,相對高階的軍官甚至可以領到咖啡 巧克力等緊俏物資。日軍每次作戰前,一次需要帶足5 7天的口糧,如果按照每日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