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本沒有侵華,能打贏太平洋戰爭嗎?

時間 2021-05-30 13:46:46

1樓:Brando

就算未來爆發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太平洋戰爭,澳洲和中國是關鍵,尤其是澳洲。若要征服美國,必先征服澳洲。從理性角度來看,日本如果像蒙古那樣,那麼太平洋戰爭還有和談的機會:

蒙古的策略就是先征服北方,慢慢耗死南宋。北方人別說我地域歧視,歷來北方就比南方容易征服,事實。只要日本和中國形成南北朝,日本就有充足兵力拿下印度和澳洲。

緬甸戰爭敗北的最大因素就是兵力全被拖在中國。但是如果絲毫不碰中國,資源從何而來?滿洲嗎?

可是滿洲沒有優良港口(別提大連,對面就是山東,受威脅太大)啊,動中國是肯定的。就看他怎麼動。結果就打了愚蠢的淞滬會戰。

這點客觀而言,光頭是明智的。以上是理性。從現實角度來看,就算日華劃江而治,軍部那群瘋子是絕對不會拿多餘兵力去打澳洲和印度的,只會是北上打蘇聯。

左右都是被耗死。綜上,只要日本劃江而治,拿下澳洲,把工業重心從本土轉向澳洲,人口大量移民澳洲,和美國打消耗戰,日本耗得起。理由:

日本到了後期仍能造出信濃號巨型航母,說明日本生產能力不差,他缺的是生產效率,因為大部分從南洋運油運鋼運橡膠的船基本被美潛艇炸沉了。如果把基地轉向澳洲,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日本是有可能形成最佳助攻,緩解德國的壓力,但是就算占有澳洲,只能耗美國,登陸美國基本不可能。

能在戰力上搞定美國的只有德國。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說我是德吹??注意我說的是戰力(軍事素養),不是國力。

德國其實缺的也是生產效率和油。澳洲才多少人口?印度才多少英軍?

如果日軍攻入印度和澳洲,那麼北非的英軍,大西洋的美軍就會被吸引到日本這一方來,這對德國來說無疑是最佳助攻。

2樓:瘋子李

很難!日本的工業能力有限,缺少必要的持續在作戰能力。以航母為例,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擁有正規航母8艘(鳳翔、龍驤、赤城、加賀、飛龍、蒼龍、翔鶴、瑞鶴,其中鳳翔、龍驤垂垂老矣),後又改造出航母龍鳳(原大鯨號)、瑞風、祥鳳(原劍崎、高崎)。

整個太平洋戰爭時期完成的正規航母僅有大鳳級大鳳號、雲龍級三艘,剩下的只有改裝航母20餘艘。而美軍建造的航母總數就有一百多艘。再加上不靠譜的反潛、反水雷作戰能力,想勝利很難。

(想一場海戰讓潛艇乾掉兩艘航母是什麼概念,僅靠航空布(水)雷就乙個國家的海運癱瘓是怎樣的感覺)。

3樓:

不可能。太平洋戰爭怎樣收場,主動權不在日本而在美國。綜合國力相差太大導致日本能夠討得最好的結局就是停戰和談,當然談還是打完全取決於美國的心情。

美日之間的戰爭就像乙個窮屌和乙個土豪在一起賭博,屌絲贏了,土豪輸了和沒輸一樣。屌絲輸了,他就徹底輸了。日本是拿全部家當在賭國運,從甲午到日俄到二戰都是如此,它可以贏兩次但絕對輸不起一次,而美國輸十次,第十一次都能捏死日本

4樓:女神娘娘的跪舔汪

完全沒可能,戰爭打的是交戰雙方參戰國的綜合國力。本子和公尺帝明顯不是乙個檔次的對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是和美國海軍打得難解難分,打成了僵局,但問題是日本海軍在這樣的僵局中逐漸消耗殆盡,而美國卻在太平洋戰爭中造出了遠比參戰前裝備和戰鬥力更牛B的第二支海軍。

更不要忘記,美國的當時的鋼鐵、石油、汽車等重要工業品的年產量遠高於軸心國年產量的總和。而且美國比日本擁有更多的高素質人力。而且美國的二戰戰略是先歐後亞,。

5樓:

如果孤注一擲的話有20%的機會吧。。。前提是日本一定要在前期短時間內「採用閃電戰」戰術,日本就像乙個功高血低的刺客,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打敗對手,那就等死吧(小日本又沒點隱身技能)

日本為什麼輸掉了太平洋戰爭?

吳博文 除了高讚答案還有乙個點就是賭徒心理 畢竟大清和毛子都是賭決戰打贏了逼對面談判 於是日本以為可以靠這樣的模式對付美國 但是沒想到美國是個會員VIP土豪玩家,直接氪了一堆高科技裝備給他揍了 靜之界 軍力對比,前期日本佔優。國力對比,日本一直不佔優。戰術思想對比,日本後期不佔優。因此,日本想打贏美...

太平洋戰爭美國為啥不南下而要北上打日本?

poluozero 乍看還以為題主將日本錯打成美國了 阿留申的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美軍在太平洋的反擊之所以選擇南線而不走北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後勤。北面的阿留申群島壓根不具備滿足大藍艦隊後勤需要的基地和港口,相反南線雖然繞得遠一些,但可以以珍珠港 澳洲為出發點,延馬里亞納群島 菲律賓群島一路殺向...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否分擔了納粹德國的壓力?

另類無情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之後。希特拉說我們完了,墨索里尼一屁股絕望的坐在椅子上,邱吉爾老淚縱橫,終於把美帝拉進坑了。史達林放下心,因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就沒辦法偷襲後方,可以把亞洲防範日本的兵力拉到東線戰場。日本招惹美帝完全是個錯誤,但是能在亞洲牽制一部分英美盟軍的軍隊,對德國也不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