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 中法國有無督戰隊開槍阻止逃兵的行為?

時間 2021-05-12 21:26:15

1樓:忘記

有個電影叫光榮之路,裡面的法國將軍為了自己的軍功不顧勸阻強行令手下士兵進攻,久攻不下,副官請求撤退,但將軍指示炮兵向前線開炮,炮兵長官拒絕,因為會炸到己方士兵,但將軍強迫炮兵長官發起炮擊。

失敗的進攻後,將軍把責任推給士兵的懦弱,並且要槍斃一批「逃兵」懲處。

沒有人逃跑,但最後抓鬮出來的三個不幸的人成為了替罪的羔羊。

有良心的副官為士兵辯護,但他撼動不了腐敗的秩序,三名士兵最終被槍決。

電影結尾,士兵又要出發上前線了。

2樓:科穆寧

當場格殺逃兵的事情在很多國家都多多少少發生過。但是《兵臨城下》那種衝上去被敵軍機槍收人頭,退回來又被自己人的機槍殺到全軍覆沒的苦逼劇情,大概只在義和團身上上演過吧。

當然,義和團和武衛軍算不算「自己人」還是值得商榷的。

3樓:核心之日

2023年俄羅斯在法國的遠征軍第一旅造反的時候法中國人還是請俄軍的忠誠派幫忙開炮鎮壓的呢,自己不願意幹;對毛子尚且如此,那對自己人應該更沒理由下什麼狠手(笑)

題外話:殲滅了關東軍的馬利諾夫斯基元帥2023年時正在第一旅服役,但部隊造反的時候他本人在醫院呆著,因此逃過了一劫。

4樓:

沒有,法國沒有督戰隊,蘇聯/蘇俄也沒有督戰隊。你不同意?你不同意你拿出材料來回答問題啊,一幫大V牛X哄哄地鬧,題目問的督戰隊沒有乙個人在乎。

法國有軍事法庭,廢話,看過電影的誰不知道法國有軍事法庭,題目問的是督戰隊,督戰隊在哪兒,有還是沒有,是不是法國沒有督戰隊,為什麼不回答問題?

法國有軍隊臨陣起義,講左翼鬥爭歷史的都說了無數遍了,用你來炒冷飯?問的督戰隊,到底是有還是沒有,起義對應的是鎮壓,跟督戰隊有個什麼關係?

蘇聯有懲戒連懲戒營,有列寧等人的信件,有水兵起義事件等等,這些我們都知道了,不想再看了,蘇聯或蘇俄有督戰隊的記錄你能拿出來乙個也好啊,我自己都見過類似的文獻,且不說可靠性,你們繞彎子繞來繞去為什麼不拿乙個文獻出來回答督戰隊的問題?扯得千丈遠,自己扯得舒服了,倍兒有面子,問你法國有沒有督戰隊,潛台詞蘇俄有沒有督戰隊,問題解答了沒有?

5樓:山高縣

不知道。

從帶兵規律上來說,兵變後法軍軍官與士兵間的信任遭到極大破壞,從此嚴重喪失主觀能動性,並永遠沒有恢復到14/15年的狀態,這一嚴重後果是二戰蘇軍所沒有出現的。所以只能說法軍兵變對軍隊這一組織的執行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一點上是遠超過二戰蘇德軍的。

說完法軍說蘇軍。二戰東線是極端殘酷的戰爭,雙方部隊極少有充分時間進行補給與恢復,齊裝滿員滿狀態是極為罕見的,部隊往往在嚴重超過後勤極限與組織極限的崩潰情況下進行作戰(美軍就非常不擅長打這種殘缺編與低組織度下的作戰)。也就是說,即使不缺槍不缺炮,不缺狀態良好的士兵,但是在戰線某個區域性,作戰的部隊是啥都缺也沒啥士氣的。

軍隊在這種狀態下,出現什麼情況都可能。

一戰二戰能否避免?

於哈哈 我支援一戰不能避免的觀點 但我覺得並不是因為各國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而是因為人類在此之前從來就沒有一次關於戰爭如此慘烈的教訓 一戰以前各國對於戰爭的印象都是 榮譽 啊之類的好詞,人們對於戰爭的殘酷性沒有刻骨的記憶,都吵吵嚷嚷的要給敵人以顏色 是一戰徹底的從物理意義上教會了人們戰爭究竟是個多麼...

一戰調劑錄取,還是二戰?

借我倆錢吧 調劑也是老牌211,說明學校名氣是不差的。尤其是這2年考研人數越來越多,明年二戰還未可知,乙個明確的結果,和乙個未知的結果,我認為還是能調劑就接受了吧。可以看下其他回答 讀調劑學校還是二戰? 你猜我是誰 如果自己有名校情節就可以選擇二戰,二戰有了更多的基礎和經驗,一般會比第一次多考一些,...

在足球圈裡,有哪些可以稱得上一戰成名或一戰封神的戰役,故事和傳奇?

羅比 真的太多了,先寫幾個印象深刻的,未來慢慢補 碧鹹姆 1996 年對陣溫布林登的半場遠射。當年剛剛結束外租鍛鍊不久,還沒有背上標誌性的 7 號球衣的小貝,在 96 年的英超揭幕戰打入了這記超級遠射,可以算一球成名吧,這記遠射也成為了當季英超最佳進球。歐文 98 世界盃對陣阿根廷的長途奔襲破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