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怎麼學習自己的母語的?

時間 2021-09-09 14:52:18

1樓:Pathum Thani

當然是因為人在出生之前大腦裡已經有一套預設的待被開發的語言系統啦,也就是喬姆斯基所說的LAD

有這一套系統,才具備了學會語言的基礎,也就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標誌。即使是所謂「會說話」的鸚鵡,也只是發音器官和模仿能力發達而已,並不了解自己所「說」內容的意義。

光有系統也不夠,還必須在語言關鍵期接收並學習語言資訊,錯過關鍵期就很難再學會語言了,比如著名的狼孩熊孩,後來即使回到人類社會也無法再學會使用語言。

至於你覺得自己很小就認識字,會說話,那是因為在你認識之前,會說之前,你的親人已經無數次展示給你了,你接收了大量的有意義資訊才啟用了系統。

2樓:

小孩甚至還未出生的嬰兒已經具備從外界輸入的訊號提取規律的能力(statistical learning)。可以通過語言輸入的音之間的概率關係來來摸索什麼是詞的邊界,什麼詞的內部,什麼樣的音的區別在母語中是有意義的什麼樣的音的區別是沒有意義的。同時,小孩在比較小的時候也具備了一些低階的「讀心"(theory of mind)的能力,這屬於一種社交認知(social cognition):

比如當人指著某樣東西的時候,它們會自然的目光追隨,也能夠知道說話者的注意力分布,所以在人發出某些音的時候,它們可以有一定目標鎖定意思,從而建立起音和意的聯絡。有了基本的詞,可以推測一定的意思之後,又可以通過詞之間的分布關係學習句法等。

3樓:YS不缺L

這個問題雖然很簡單,但是很複雜,國際很多著名學者曾經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有幾個學派,Chomsky是很重要的一派,他認為人的腦子裡有乙個LAD,即Language Acquisiton Device,能讓小孩習得語言,但是長大以後這個東西就不是很起作用了。而且他還提出語言的學習又乙個關鍵期,小孩如果有腦損傷,這個東西會自動轉移到另外乙個半腦,大了以後就成型了,就不會輕易恢復語言能力,基本的可以看看胡壯麟老先生的語言學教程,他15年的時候又出版了乙個新的版本,應該會更詳細一些。

小孩子的學習重要還是童年重要?

羽山 學習和童年不是只能選其一,對不同的孩子都要採用不同的策略,我們要做的是平衡好性格培養和能力培養的關係。都重要,哪個都不能放棄。 朵貓喵 學習,童年二者當然都很重要啊,它們並不矛盾呀。學習不一定是規矩坐著寫字看書,生活處處皆學問。低年段的小孩子應該有更多種形式的學習。比如在大自然裡觀察,傾聽,感...

小孩子學鋼琴的學習路徑是怎麼樣的?或者其他的樂器的學習路徑也可以?

點點滴滴 這個每位老師不一樣,我傾向於入門是正確的姿勢,想寫字一樣,怎麼握筆,什麼姿勢。第二是識譜,就是開始認字。第三步強弱與手法,就是開始模仿一些句子。第四部開始感情帶入自如,就是自己創造作文了。大概是這樣吧。 我先針對下你的問題下的附加。五線譜是學習過程中的必須經歷的。學習指法的說法實際上不正確...

怎樣引導小孩子更好的學習?父母該怎麼教育?

月不落 只能發掘孩子的內驅力了。有句話叫 沒有不愛學習的小孩 主要是把內驅力挖掘出來。要我看,還是要發現孩子的優勢智慧型。從八大智慧型中發掘,這個需要家長來做,而不是學校,目前學校沒有資源替家裡做。家長學習一下多元智慧型理論,發現孩子的優勢智慧型之後,在優勢智慧型裡培養孩子,我覺得會事半功倍。 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