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恐懼?

時間 2021-06-30 11:00:47

1樓:一凡

你好,與人交往讓你感覺很恐懼,並不是你不想與人交往,而是在人際交往中曾有不愉快的體驗。

你喜歡與狗狗一起,也很有愛心,說明你還是很喜歡交往的。

相信在人際交往中,重新獲得新的體驗,就會鬆動你原有的認知和思維及情緒反應模式。

那麼要怎麼才能獲得新的體驗了,那麼就需要帶著這些害怕去做該做的,該上學就去上學,雖然現在有預期的焦慮,害怕自己不行。不去認同這些焦慮和擔心,盡量專注當下,在交往中不把自己的想法投射給對方,相信就會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另外若靠自己無法調整過來,也可考慮接受心理諮詢,在諮詢互動中也會帶給你與以往不一樣的體驗,在諮詢關係中,修通情感鏈結的問題。

2樓: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中心

主要還是社交恐懼障礙,對新環境新人有很多焦慮情緒。

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恐懼的心理問題。對社交有一種持久的恐懼心理,害怕自己的行為或表現會引起羞辱難堪。那麼,如何面對社交恐懼呢?

對於世界上那些真誠的交際花來說,結識新朋友是多麼的令人興奮而滿足,然而對於那些終日與社交恐懼鬥爭的人來說,僅僅是見生人這乙個念頭都會引發嚴重的焦慮,甚至是恐慌的症狀。

整個社交恐懼是乙個複雜的問題,它以很多形式出現,並且有很多可能的理由找到進入我們生活的途徑,正如其他每件東西一樣,人們體會的焦慮程度各種各樣且因人而異,我們來對社交恐懼做一次分析吧。

當然,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疲憊,或者我們只想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邊收看電視裡很棒的一部電影或是馬拉松比賽邊享用乙份美食或甜點——所以我們選擇不出門。這並不是社交恐懼。這裡拒絕出門的動機並不是為了避免在社交過程中的不舒服的症狀,而只是因為乙個想要在家做點什麼的決定和需求。

但不得不說,大部分人想到要和陌生人見面,或者和一群不太熟悉的人共同參加某個活動,心理多少是有些焦慮和打退堂鼓的。

社交恐懼症患者害怕的物件主要是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他們在公共場合把注意力過於放在周圍的環境上,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總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關注,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社交恐懼症常常會導致口吃、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甚至興奮性暈厥等併發症,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狀態。下面我們來介紹幾個調整心態的方法,讓你順利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1、接納你自己

接納自我,可以從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判、責難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於從負面情緒中逃開。真實面對後,常常發現事實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可怕。

2、把對方想象成自己的親戚

把對方想象成叔叔、舅舅、大伯、阿姨、大媽、或者兄弟姐妹。這種自我「套瓷」在很大程度上能緩和這種社交恐懼,因為想象中的那個人與自己是如此親近,和自己的親人聊天,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3、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不必刻意向那些對自己不友善的人示好,你只需要關注那些會對自己點頭微笑致意的人就可以了。

4、不讓舌頭超越思想

如果真的沒什麼想法,就還是選擇沉默吧。不要把在社交場合一聲不吭片面地理解為是一件壞事。有些時候,不說話並不顯得無知。

5、選擇那些目光友善的人作為交往物件。

友善的人比較懂得如何尊重乙個人,我們也比較容易從他們那裡獲得認可,進而建立起我們的社交自信。

6、練習專心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如果能夠勇於直視他人的眼睛,也就相當於敢於敞開心靈與人交流。開始時,一直盯著別人的眼睛,感覺可能會比較尷尬,當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即使看著他的眼睛,他也不會咬我一口。

又或者當成乙個自己的小遊戲:我就這麼盯著他看,看他會有怎樣的反應。

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具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或者曾經受過挫折、失敗,甚至因此而被嘲笑。所以要真正克服社交恐懼症,最重要的是建立個人的自信心,消除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