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整理筆記會很笨嗎?

時間 2021-06-17 03:55:15

1樓:化學民工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總結

通過總結自己可以發現規律

發現知識的串聯

獨特的理解

甚至解體的技巧

通過對比來記憶理解知識也是最方便的

剛開始總結筆記

會很麻煩

看似在做無用功

因為大部分人總結完了

不看不研究不琢磨

總結完了一定要看

不僅僅是看

要對比著經典的題來總結看分析

去研究答案

知識是怎麼落實到題上的

乙個知識點有幾種考察角度

那種是陳舊的角度

那些是新穎的角度

近些年喜歡那些考察角度

自己進行詳細的標註

學會用便利貼

不要用晚上的時間去幹這事

用週末的時間去總結,一科花2小時,總結這一周堅持一學期

自己就會發現對於知識的框架,知識的脈絡的理解就和別人不一樣了甚至對解體的感覺會超越同學一截

我帶過的學生裡

還有自己給自己壓中高考題的

2樓:Gin

整理筆記是乙個把課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的必要過程,這個過程一點兒都不笨,反而是最聰明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自己對細節知識的熟練度。尤其是高中化學這門學科,除了選擇就是填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題」,很多聰明的學生,難題都會做,但是考試的時候各種細節錯誤,一分兩分的小填空,最後加起來也會扣掉不少分數。

這就是平時不注意整理筆記的結果。

但話又說回來了,很多同學整理筆記的方式跑偏了。很多人覺得所謂「整理筆記」,就是找乙個平時學習好的同學,把他/她的筆記原封不動抄下來,就認為自己整理完了筆記。這樣整理完筆記的學生,很多人最後對所抄寫的筆記並沒有多大的印象,而且進行完這種「整理」之後就幾乎不再翻看了。

這樣整理出的筆記,並沒有成為自己的筆記,完全是另乙個同學的筆記的複製品,這種「整理筆記」就是很笨的乙個行為了,吃力不討好,還會給人一種「我明明很努力學習了,成績就是上不去」的錯覺。

所以,我一直對我的學生說:「你們即使在筆記本上把我講的知識全寫下來了,這本筆記也不是你們的筆記,而是我的筆記。因為我知道裡面任何乙個重要知識點所在的位置,但你們卻不行。」

3樓:LYL

絕對不笨,請教過一位高考704的學霸學姐,高考化學接近滿分,問她經驗就是平時筆記可以記書上,但學完一章後就把那一章整理一遍,同步完善筆記。欣賞她的筆記,看到她到高三時某些章節(譬如元素化合物)又整理了一遍,新增之後的新內容。

這給了我很大啟發,高一上的時候,化學真是要了我的命,由於筆記只是課堂上零散的抄寫,一沒過腦子,二加上參考書上一堆總結和技巧,使我稀里糊塗地淪為死記硬背。離期末乙個月,我畫了思維導圖,理解性記憶,發現其效果極好,(尤其對於高一這種繁雜的知識),方便記憶,又不會過於累贅。化學教材系統性較好(個人認為比生物適合整理筆記,畢竟生物可能整理了但背不住拓展的部分,收效不如化學大)只要掌握了其中的邏輯,就可以推而廣之,而整理筆記就正是化學要求的邏輯性的體現。

高中化學應該背大量老師筆記總結的方程式嗎?

當然不是啦 在大學,化學是沒有方程式的 我自己認為應該要記住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特別是書裡寫到的,我是全背下來的 如果書裡沒有,考試中需要運用這些性質的話,題目會告訴你 有時間的話可以做一下筆記,把每種物質的性質列出來,經常溫習鞏固。物理性質,比如說是否易溶於水,是否易溶於有機物等等。化學性質...

高中化學應該多刷題嗎?

Pneumatic Paris 理科做題在於精而不在於數量。若通過題海戰術提公升自己的分數,乙個累第二個效果並不很大。做為過來人我建議題目要刷但不能盲目的刷不會的題目多鑽研考慮。 星海 給你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我高二下學期參加了市裡面的摸底考試,對於化學我是不屑的,因為書上的知識點不說百分百,百分之八...

高中化學有什麼可以打基礎的書嗎?

你的溫小周 高中教材都會給到,你不要急。如果真的很想要的話,知識點總結很不錯。因為是暑假,你這個應該屬於補課,所以完全可以拿學習資料去問老師,讓老師對照著講。不明白是很正常的。對比著初中化學來說,高中化學知識量更加龐大,內容更加繁雜。但經過細細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規律可循。只要把握好這些規律,高中化...